健全傳承機制,維護我國民族優秀傳統藝術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建立以政府為主導的利益導向傳承機制。首先,以政府為主導,完善傳統文化管理體系。各級文化管理部門要結合中國文化發展的現狀,廣泛征集社會各方建議,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加強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同時,對于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要落到實處,特別是對文化市場混亂、犧牲傳統文化追求經濟效益的現象要力查、力管、力抓,把文化的管理和考核納入行政管理責任考核的范圍,使政府真正履行職責為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服務。其次,健全傳統文化建設工作的運作機制,加強部門協作。各級文化管理部門和監督部門要從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機制方面集思廣益,在工作理念、工作方式和工作途徑上要有創新意識,銳意進取,積極與社會文化團體進行溝通合作,把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規范到位、細化到位、落實到位,最終使文化產業的發展與社會效益相關聯,使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主流方向不變。
切實完善藝術文化相關的政策保障傳承機制。首先,加大中華民族優秀傳統藝術文化傳承和發展投入力度及政策扶持力度。政府要出臺相關的政策積極扶持,以維護優秀傳統藝術文化產業的權益,并為他們的發展開通政策性綠色通道,且為這些產業搭建國際交流合作的平臺,使中華民族優秀藝術文化擴大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其次,加強傳統藝術文化傳承和發展的人才隊伍建設。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平臺為人才培養基地,在教育教學領域內,課程設置上注重增添傳統優秀藝術專業;吸收專業性的民間藝人進入到教師隊伍中;在教學硬件設施上,配備相關器材,便于開展優秀傳統藝術文化的教學,這三者若能實現有機結合,將培養出中華民族優秀傳統藝術文化的新生一代。
創建藝術文化產業之路,推進藝術文化創新傳承機制。首先,構建現代文化產業體系,推動優秀傳統文化產業發展。各個地區之間從自身的文化建設實際情況出發,利用現代信息技術與傳統藝術文化產業相結合,以高校和科研機構傳統文化產業培養基地作為技術依托,發揮市場經濟對文化資源的合理配置作用,科學合理規劃布局傳統文化產業的發展空間,挖掘發展潛力,尋找符合自身的傳統文化發展體系和產業化道路。其次,樹立中華文化的品牌意識,創建中華民族傳統優秀藝術文化工程。自覺地站在人民群眾對文化發展需要的角度、本國文化建設發展的主線角度、全球化文化發展的趨勢角度,創立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品牌,把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自覺性和自信力融入到藝術文化品牌中,增強中華優秀傳統藝術文化的魅力和感染力,從而最終增強中華文化的競爭力和促進中華文化強國道路的建設。
以現代信息傳媒技術為依托,完善藝術文化傳播傳承機制。首先,增強傳播手段,拓展現代傳播渠道。以現代多媒體信息技術與傳媒系統相結合,運用多樣傳播手段和多種傳播渠道,加強對中華民族優秀傳統藝術文化的宣傳和傳播,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藝術文化深入人心,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和自豪感。其次,加強社會輿論的引導,創造良好社會氛圍。以文化傳播手段和渠道為依托,唱響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主旋律,特別是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的思潮,加強對于中華民族優秀傳統藝術文化的認同感,最終構建營造出以中華民族優秀傳統藝術文化為榮的全民意識和社會氛圍。
民族優秀傳統藝術文化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不可缺少的部分,更是中華民族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得以存續發展的不竭動力,我們要提煉中華民族優秀傳統藝術文化的精華,并使之內化為中華民族文化建設不斷前進的精神養料,踐行于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道路中,助力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和中國夢。
(作者單位:廣西師范學院師園學院)
【注:本文系2015年度廣西高校科學技術研究項目(項目編號:KY2015YB516)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①錢穆:《中國文化史導論》,北京:商務出版社,1994年。
②方立天:《炎黃文化與民族精神》,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3年。
③費孝通:《文化與文化自覺》,北京:群言出版社,2003年。
責編/陳楠 劉芋藝(見習) 美編/宋揚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