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tv在线观看,精品国产污污免费网站Av,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五月天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理論前沿 > 深度原創 > 正文

新興技術協同創新網絡運行特性及培育機制

——以廣西生物制藥產業為例

【摘要】通過對廣西生物制藥產業協同創新網絡的整體特性進行描述和分析,發現該網絡目前還處于萌芽階段,網絡密度和網絡整體中心性還相對較低,但幾個關鍵節點已在網絡中占據相對重要地位,并以其為中心建立了活躍的小派系。未來可以從加強核心節點的創新輻射作用、以企業為主體加大協同合作的深度和廣度、完善外部環境以提供持續發展動力等方面著重對該網絡進行培育。
【關鍵詞】協同創新  生物制藥  運行特性  培育機制
【中圖分類號】F062     【文獻標識碼】A

緒論

近幾年來,隨著創新步伐的加快,技術和市場不確定性的增強,很多學者在對產學研合作創新進行研究的基礎上引入了協同論的思想,開展產學研協同創新的研究。而在產學研協同創新的發展模式中,網絡化模式會使眾多主體間的資源、知識存在一種整體性、開放性、動態性的交流和互動,極大地促進創新資源的產出和應用,具有其他創新模式不可比擬的優勢,目前已逐漸成為我國協同創新的主流發展模式。許多文獻都對創新網絡參與主體的特征描述、角色定位以及相互作用是怎樣產生的等問題展開了研究,但對于創新網絡的結構及優化、培育以及演化過程中的關鍵動力等問題卻關注較少。特別是相對于不同產業來講,由于技術、市場及對環境的依賴程度等方面的不同,要素間的合作模式、連接緊密程度、網絡的中心節點等會有顯著不同,需要不同的培育模式,特別是對于國家大力發展的新興技術產業來說,更應該進行有針對性的研究。因此,本文將以廣西生物制藥產業為例,詳細描述其協同創新網絡發展現狀、網絡結構特征,以尋找突破口,對其未來的培育機制進行探索。

研究綜述

最早提出創新網絡概念的是Freeman(1991),此后逐步擴展到網絡結構、網絡合作和合作績效研究等層面,其中對協同創新網絡組織模式的設計、選擇是基礎和熱點。例如,Gloor(2006)認為具有共同愿景并且能夠自我激勵的成員能夠組成協同創新網絡;吳曉波等(2011)研究了網絡關系與技術創新績效間的正相關性,并論述了上、下游企業間網絡的關系嵌入性對探索型學習的影響機制;Wang等(2014)提出由研究者所組成的合作社會網絡以及由知識要素所組成的知

識網絡能夠不同程度地影響研究者的創新活動;Carnabuci和Dioszegi(2015)進而提出一個有較多結構洞的社會網絡由于擁有適應性認知而能夠有效增強創新績效。
這些文獻盡管對協同創新網絡進行了較為深入的研究,但對于創新網絡的結構及優化、培育等問題卻關注較少。因此,本文將針對以上的研究不足之處,以廣西生物制藥產業為例對新興技術產業協同創新網絡的運行機制和培育措施進行探討。

廣西生物制藥產業協同創新網絡運行特性

第一,樣本數據獲取。本文以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檢索平臺和中文數據庫CNKI論文檢索平臺為主要數據源。在專利檢索過程中,首先以關鍵詞“廣西”來對申請(專利權)人進行地點限制,其次在IPC分類中選取了國內申請人在生物制藥領域中最常用的4個IPC分類號(C12N、C07K、A61K38、A61K39)進行檢索。最后進行人工篩選,挑選出申請人兩個以上,能夠體現出合作行為的專利,并將個別不屬于生物制藥領域的專利項目剔除掉,最后共獲得44條專利信息。在論文檢索過程中,以“生物”為主題關鍵詞,以“廣西”為作者單位關鍵詞進行檢索,然后人工挑選出作者單位兩個以上并屬于生物制藥領域的研究論文共13篇。
第二,協同創新網絡總體形態描述。通過對以上所檢索到的樣本進行分析,共得到59個協同創新主體數據,其中生物制藥類企業21家,研究機構10家,高等院校9家,醫院7家,政府及事業單位11家,另外還有一個個人參與協同創新,以上主體共同構成具體的協同創新網絡。
第三,協同創新網絡結構特性描述。一是網絡總體密度測量。網絡密度是用來衡量企業所處的網絡內不同主體間相互聯結緊密程度的指標。如果一個網絡的密度越大,其網絡中知識、信息和資源的傳遞速度將越快,網絡中各主體間更容易形成共識,具有良好的協同性。
將上述主體間協同創新關系數據帶入UCINET6軟件,計算網絡整體密度,所得結果為:Density=0.0508,Standard deviation=0.4435,即網絡的密度為0.0508,網絡中關系的標準差為0.4435。由此可以看出,該網絡的密度是相對較低的,說明廣西生物制藥產業的協同創新網絡還處于萌芽期,各主體間廣泛協同創新關系還未完全形成。
二是網絡聚集度及派系測量。派系通常是指由關系網絡形成的彼此之間緊密溝通的小團體,網絡資源在團體邊界內部充分流動。一個網絡中派系的存在會提高其對整個網絡的控制力,但負面影響則是權利的過度集中會導致網絡的破碎結構。一個網絡中存在派系較多時會使該網絡相比于隨機網絡具有更大的聚集系數以及較短的路徑長度,從而呈現明顯的小世界網絡特性。通過對廣西生物制藥協同創新網絡進行分析,得出該網絡按局部密度計算出來的聚類系數為1.789,按傳遞性計算出來的聚類系數為0.790,而且平均路徑長度為2.060。這說明該創新網絡結點之間的類別度較為明顯,而且平均路徑長度相對較短,因此可以認為是一個典型的小世界網絡。另外,通過對該網絡進行派系數度量,共得到7個小團體:廣西大學、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江西省科學院能源研究所;南寧市藍光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廣西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檢驗檢疫技術中心、廣西壯族自治區分析測試研究中心;廣西科技大學、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廣西中醫學院;中糧營養健康研究院有限公司、廣西中糧生物質能源有限公司、中糧集團有限公司;東莞市達慶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廣西信業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廣西達慶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廣西壯族自治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柳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玉溪沃森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吉林農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廣西桂東靈長類開發實驗有限公司、軍事醫學科學院微生物與流行病研究所。
三是網絡中心性測量。中心性通常用來測量某節點在一個網絡中所擁有的權利大小。如果一個節點處于其他節點間的捷徑上,就認為該節點具有較高的中間中心度,這表明他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其他節點,處于網絡的核心,它會將沒有直接聯系的兩個節點聯系起來,擁有一定的信息優勢和控制優勢,從而獲得更多的回報。
按照以上分析,本文計算了廣西生物制藥協同創新網絡的中間中心度以及網絡整體的中間中心勢。網絡的中間中心度大于0的點共有8個,其中廣西大學、廣西壯族自治區獸醫研究所以及南寧市藍光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三個節點的中心度較高。而整個網絡的標準化中間中心勢為0.033,該值相對較小,即整體協同創新網絡的中心性還相對較低。

廣西生物制藥產業協同創新網絡培育機制

通過對廣西生物制藥產業協同創新網絡進行整體描述及各特性指標的測量,可以看出目前該網絡的運行還處于初級階段,整體網絡的密度還比較低,聚集度不高,整體中心勢也還比較弱,因此未來需要根據網絡的特點進行進一步優化和培育。
一是要加強核心節點的創新輻射作用。在協同創新網絡中,企業、大學、科研機構等核心層主體是網絡發展的靈魂,而在這些主體中有一些處于網絡的中心地位,掌握著核心資源和知識,在合作創新過程中具有較強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因此有助于促成協同創新。例如在前文分析中的廣西大學、廣西壯族自治區獸醫研究所、南寧市藍光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和廣西壯族自治區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等就處于這樣的核心地位。在未來的網絡發展中,政府及各級主管部門應重視這些節點的發展,加大對其扶持和引導的力度,在活躍這些主體本身創新行為的同時還要鼓勵其利用自身優勢與更多的主體合作,擴大創新輻射范圍,進而帶動整個產業協同創新活躍度的提高。另外,還需要注意鼓勵和挖掘更多有能力的主體成為網絡中的核心節點,只有各節點創新能力普遍得到提高,該網絡未來的發展才會越來越活躍。
二是要以企業為主體加大協同合作的深度和廣度。協同創新實際上是產學研合作的一種升級模式,能夠促進產學研之間的深度合作。因此,就參與主體來講應積極促進有合作意愿的主體間開展廣泛的合作,包括企業、大學、科研機構、中介機構、金融機構等,其中企業應是協同創新的主體。在廣西生物制藥產業協同創新網絡的特性分析過程中,我們可以發現盡管以專利和論文合作為度量指標無法準確反映廣西在該產業協同創新的總體情況,但是就目前來看該網絡的合作廣度和深度還遠遠不夠。例如,盡管已形成以廣西大學—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江西省科學院能源研究所為代表的7個小團體,但是總體看來產、學、研及更多主體間的廣泛合作還未建立起來,更多的是科研機構之間或者企業之間的合作行為,合作主體單一,合作的頻率也不高。因此,未來可以通過信任機制、保障措施等的建立,在進一步加深原有合作頻率的基礎上逐漸擴大合作范圍,使各類型主體間都能根據自身需求進行協同創新,提高知識和信息的使用效率,具體可以通過在原有小團體基礎上增加節點,或者在不同小團體間建立合作關系。該過程可能是隨著創新環境完善各主體間的一種自發行為,也有可能需要外力加以協助。一般來講,在有直接利益驅動的核心層通常可以通過主體間知識信息的共享來完成這種自發行為,而在間接利益驅動的輔助層與核心層的合作中由于缺乏利益共享機制,則更多地需要政府等部門完善利益預見引導環境來推動其完成。
三是要完善外部環境以提供持續發展動力。生物制藥產業等戰略性新興產業與其他產業的重要區別是其所需知識的異質性以及環境的不確定性,因此在該協同創新系統中環境和外生因素會對主體的協同創新行為產生非常大的影響。因此像專利和論文等科研成果的后續發展過程中,持續的協同創新是必不可少的。這需要一個開放包容的外部環境,包括跨區域、跨部門、跨學科領域合作氛圍的建立,以及適宜的政治、經濟、法律、社會和文化等環境的完善,盡量減少協同創新過程中的各種阻力,以此幫助協同創新網絡的完善。其中政府起的作用是非常關鍵的,政府要主動成為協同創新的服務者、管理者以及協調者,為構建完善的協同創新環境提供各種制度保障,協調各主體間的利益、降低創新風險、營造創新文化氛圍、激勵創新行為,從根本上為協同創新提供發展動力,提高協同創新績效。

結論與展望

本文以廣西生物制藥產業為例,通過對其協同創新網絡的關鍵指標進行度量,認為該網絡目前還處于初步發展階段,各主體間廣泛協同創新關系還未形成,網絡的整體中心性相對較低,但活躍的小派系已經基本形成,以廣西大學等為主的幾個關鍵節點已表現出了對整個網絡的控制能力。未來我們一方面要利用這些關鍵節點進一步完善該創新網絡,同時還需要借助政府這一“關鍵運行要素”為協同創新營造良好的生態環境。
(作者為廣西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
【注:本文系廣西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戰略性新興產業協同創新網絡演化及運行模式研究”成果,項目編號:2014GXNSFBA118026,廣西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立項項目“創業團隊中少數民族成員的構成及作用”成果,項目編號:SK13LX021】

【注釋】
①范東升,曲凱:《生物醫藥領域專利申請中說明書公開不充分的常見問題分析》,《中國醫藥生物技術》,2014年第9期。
②高展軍,李垣:《戰略網絡結構對企業技術創新的影響研究》,《科學學研究》,2006年,第24期。
③羅家德:《社會網分析講義》,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年。
責編/王坤娜  孫垚(見習)    美編/楊玲玲

[責任編輯:張蕾]
標簽: 新興   特性   機制   運行   技術  

    1. <menu id="zcyhi"></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