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改革進入深水區和攻堅期,經濟社會發展中不僅面臨著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等問題,還在一些方面仍然存在思想觀念的障礙、體制機制的痼疾、利益固化的藩籬等。國內外形勢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不穩定性因素增多、社會轉型加速,易滋生安全責任事故高發、勞資沖突不斷、社會道德失范、信任危機加深等社會風險因素,且易造成不同社會發展階段風險因素交織疊加的特征。
在風險社會理論視域下,對我國全面深化改革中面臨的各種安全風險進行深入分析,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切實應對各種可能的風險,構建社會安全風險防范及其預警機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對風險社會的認知
“風險”概念最早由德國社會學家尼克魯斯•盧曼提出,認為它是指一種客觀的危險,一種不可抗力發生的可能性。德國學者烏爾里希•貝克在1986年出版的《風險社會》中提出風險社會的概念,并在相關著作中從政治變遷、個體化社會、科學危機、信任與安全、社會心理與風險認同等各個方面對風險社會的形態進行了全面的分析。除此之外,還有不少有關風險社會的研究從各個方面展開。學者安東尼•吉登斯在現代性的基礎上考察風險社會;學者斯科特•拉什從風險文化的角度來解讀風險社會;學者莫里•科恩將風險社會理論與約瑟夫•休伯的生態現代化理論結合起來,試圖找出適合風險社會發展的新模式;學者沃特•阿赫特貝格探討了風險社會與生態民主問題;學者萊恩•威爾金森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研究風險與憂慮問題;學者大衛•丹尼分析了世界和全球風險;學者馬克•海恩斯•丹尼爾提出了逃避風險的新全球戰略。
我國學界在翻譯西方風險社會理論主要著作的基礎上,對該理論總體或其中某個學者的理論進行述評,同時著有一些將風險社會理論與我國社會具體領域風險治理結合探討的文章。國內對風險社會理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對風險社會理論的總結和比較。如薛曉源、周戰超主編的《全球化與風險社會》、楊雪冬的《風險社會理論述評》、周戰超的《當代西方風險社會理論引述》、莊友剛的《風險社會理論研究述評》、周濤的《當代西方風險社會理論述評》、章國鋒的《反思的現代化與風險社會》、汪建豐的《風險社會與反思性現代化》等。一般認為,風險是被感知到的對人類的威脅,由于客觀條件的不確定,造成事情發展的最終結果和人們的預想目標發生偏離。
第二,將風險社會理論放在中國現實背景下進行具體分析,如分析處于轉型期的中國所面臨風險的特殊性及其風險類型,重在研究其成因和社會根源。主要有潘斌的《社會風險論》、田道敏的《“風險社會”內涵的哲學思考》、曹勇的《現代風險的歷史演進及其哲學內涵》,從不同的角度對現代風險的內涵、特征進行概括總結,有利于在準確把握現代風險特征的基礎上探討風險規避;熊光清的《當前中國社會風險形成的原因及其基本對策》、李俊的《當前我國社會風險的體制根源》、李誠的《我國轉型期社會風險及其治理的理論思考——基于風險社會理論的分析》,著重分析處于轉型時期的中國所面臨風險的表現和特征,并對轉型風險的控制提出相應對策;夏玉珍的《社會風險問題研究》對轉型時期的中國社會面臨的風險及其源起、分配、承擔及傳遞進行剖析,指出目前中國正進入社會風險時代,原有的社會治理模式已不再適用,建立適應風險社會的新型風險管理體制迫在眉睫。
第三,注重探尋應對風險社會問題。如陳巖的《風險社會理論視野中的和諧社會議題》、陳磊的《風險社會理論與和諧社會建設》、李永超的《和諧社會構建與社會風險治理》、吉龍華的《群體性事件的風險社會理論分析》、宮娜的《風險社會語境下社會安全與社會發展的哲學思考》、李新的《風險社會下的食品安全問題》,基于風險社會理論視角,分別對群體事件、社會安全事件和食品安全事件的風險問題進行分析和探討,并提出具體的應對措施。
第四,探討風險社會的評價、預警和責任問題。如肖群鷹、朱正威在《公共危機管理與社會風險評價》中提出風險評估機制設計、風險預警評價等;劉婧在《風險社會與責任倫理》中認為責任倫理的確立是人類應對風險社會挑戰的有效途徑;錢亞梅在《風險社會的責任分配初探》探討了政府、專家、媒體、公眾等的風險責任問題。
我國理論界在對風險社會理論進行系統梳理的基礎上,越來越注重與現實的結合,重點探尋有效應對風險社會的路徑選擇。雖然學者們提出諸多風險應對的思想,如公民治理、復合治理等,但對安全風險防范及預警、診斷等還缺少系統的研究,相關研究亟待加強。對于社會風險的研究需要準確把握風險社會時代特征,建立安全風險防范及風險預警機制,并以此有效應對社會安全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