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十八屆中央紀委五次全會要求:紀檢監察機關要鞏固深化“三轉”成果,重點研究探索縣及縣以下紀檢機構職能定位、工作方式和作風轉變問題。文章從基層紀檢監察的現狀入手,結合“兩個為主”、“三轉”,從黨委重視、制度完善、高效履職三個方面提出基層紀檢監察提升履職能力的對策。
【關鍵詞】三轉 基層 紀檢監察 履職能力
【中圖分類號】D262.6 【文獻標識碼】A
十八屆中央紀委五次全會提出新的要求:要求紀檢監察機關要鞏固深化“三轉”成果,重點研究探索縣及縣以下紀檢機構職能定位、工作方式和作風轉變問題。當前反腐態勢下,基層紀檢監察作為我國反腐格局中重要的組成部分,融入在基層組織,但其履職能力參差不齊,如何結合自身的工作特點,落實“兩個為主”、“三轉”?這個問題既是十八屆中央紀委五次全會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基層紀檢監察機構必須思考的問題。筆者結合在基層紀檢監察工作的親身經歷,從分析基層紀檢監察的現狀入手,提出基層紀檢監察提升履職能力的對策。
基層紀檢監察提升履職能力的意義
基層紀檢監察是反腐斗爭大格局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黨章明確規定黨的紀律檢查體制是由黨的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黨的地方紀律檢查委員會和基層紀律檢查委員會構成,共同擔負著維護黨的章程和其他黨內法規,檢查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議的執行情況,協助黨的委員會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組織協調反腐敗工作,由此可見,基層紀律檢查委員會是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從社會架構來看,黨的基層組織賴以存在的社會組織是構成社會的最基本的組織單元,基層紀檢監察是在黨章規定的企業、農村、學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區等黨的基層組織所在的社會組織中成立的紀檢監察機構,由此可見,基層紀檢監察無論是從組織的規模數量,還是從涉及的黨員干部的數量,都不容小視。
基層紀檢監察是反腐斗爭大格局中的重要環節。曾有媒體評論,中國反腐之難,不在打“老虎”,在打“蒼蠅”,因為“蒼蠅”的數量要遠遠超過“老虎”。筆者認為,中國反腐難在基層,持此觀點,之一是因為千里之堤潰于蟻穴,“蒼蠅”“老虎”不是與生俱來,沒有“蒼蠅”哪來的“老虎”,沒有發生在基層的腐敗,又哪來的“蒼蠅”“老虎”;之二是因為基層的腐敗發生在群眾身邊,數量遠甚“蒼蠅”“老虎”,其危害的是黨和人民群眾的血肉關系,損傷的是人民群眾對黨的理想和對社會主義的信念,慢慢侵蝕的是黨的執政根基。
基層紀檢監察及時發現少數黨員干部的腐敗問題,抓實、抓細“小事”,堵住少數黨員干部腐敗蛻變的源頭,就不會有后來的“蒼蠅”“老虎”,其作用由此可見一斑。
基層紀檢監察履職現狀
主業定位還不夠清晰。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的主業概括起來就是執紀、監督和問責。目前,有的基層紀檢監察機構履職過程中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還有的基層紀檢監察機構履職時種了別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越位、缺位、錯位現象時有發生,沒有聚焦到執紀、監督和問責上來。以招投標工作為例,多數基層紀檢監察經常埋頭參與招標過程的議事,處理招標過程的一些“特殊”情況,有的甚至還參與價格談判、用戶考察,工作的重心沒有放在招投標工作有沒有執行國家、單位有關的規定,監督什么、怎樣監督,屬于典型的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
業務能力還有待提高。基層紀檢監察相當多的人員沒有經過紀檢監察業務知識的系統學習或培訓,從監督來看,相當一部分人以為參與就是在履行監督,不知道監督什么、怎么監督,不知道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從執紀來看,相當一部分人還不清楚信訪件的規范受理程序,有的還不懂得怎樣開展案件調查,有的還不知道案件檢查與案件審理的關系,信訪受理、案件檢查、案件審理、紀律處分等必經程序是什么,核心環節是哪些,都不清楚,而與被查案件有關的業務知識和能力更無從談起。
基層紀檢監察業務能力不強的客觀原因,一方面系統學習紀檢監察理論知識的機會不多,現有的培訓大多是短期培訓;另一方面實踐鍛煉的機會也不多,基層紀檢監察的信訪量有的一年沒有幾個信訪,有的幾年也沒有一個案件,缺少必要的實踐鍛煉,業務能力不強就不足為奇。
人員配備參差不齊。人員配備不足是基層紀檢監察普遍存在的現象,一般的單位只有三四名工作人員,少一點的單位只有一兩名工作人員。基層紀檢監察融入在基層組織內部,不僅要開展形式多樣的黨風廉政教育,還要開展信訪舉報受理,更要承擔單位內重大事項、大宗物資采購、干部選拔任用、人才招聘等監督的職能,人數不多、事情繁雜、責任重大,基層紀檢監察普遍感覺人手不夠。
履職能力不穩定是基層紀檢監察人員配備存在的另一個問題。干部交流、輪崗是目前干部管理的常態手段,與動輒幾十人的地方紀檢監察機關不同,干部交流、輪崗對人員配備本就不足的基層紀檢監察機構履職影響較大,特別是人數較少的基層紀檢監察機構,執紀、監督、問責的能力不穩定,時好、時差,時強、時弱。
基層紀檢監察提升履職能力的對策
黨委重視是前提。黨委重視就是要準確把握基層紀檢監察的雙重領導,理順雙重領導中上級紀委與同級黨委的關系,深刻領會中央提出的“兩個為主”的目的和意義。“兩個為主”是強化上級紀檢監察對下級紀檢監察的領導,強化對基層同級黨委履行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的監督,同級黨委不能因此淡化對黨風廉政建設的主體責任。
黨委重視就是要求黨委書記切實履行第一責任人的職責,黨委成員對職責范圍內的黨風廉政建設擔負起領導責任,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納入到本單位工作的總體部署,同部署、同檢查、同落實、同考核;就是要求黨委必須全力支持紀檢監察查辦案件、加強監督,重大案件主要領導親自過問,重要問題黨委或常委會議專題研究,有案必查,違紀必究;就是要求黨委領導班子成員在廉潔自律方面,身先士卒,率先垂范。
黨委重視就是要厘清黨委的主體責任和紀委的監督責任,黨風廉政建設出了大問題,黨委的主體責任不可推卸,紀委的監督責任也難辭其咎,主體、監督兩種責任不是并列關系,兩者相互聯系、相互促進,主體責任是前提,監督責任是保障。離開黨委的堅強領導,基層紀檢監察的執紀、監督、問責作用就難以發揮。
制度完善是基礎。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紀委二次全會上強調:“要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懲戒機制、不能腐的防范機制、不易腐的保障機制。”①制度是基層紀檢監察執紀、監督的依據,離開了制度的執紀、監督就猶如巧媳婦難為無米之炊,所以,完善制度是紀檢監察履職成效的基礎。
制度建設也是反映同級黨委履行主體責任的具體體現。基層黨委要用繼承、完善、創新的理念加強制度建設,使紀檢監察部門可以依法依規履行監督責任。所謂繼承就是把行之有效的制度保留下來;所謂完善就是把執行中存在問題的制度加以修改和調整;所謂創新就是結合新形勢、新情況、新問題,解放思想,不拘泥傳統、習慣做法,區別于常規或常人思路,用新的制度解決問題。
基層制度方面存在的問題也是少數黨員干部易生腐敗的根源之一。制度不健全、不完善,制度執行力不夠,制度責任追究缺失,既給少數腐敗分子留下權力尋租的空間,也造成基層紀檢監察監督難、難監督的局面,缺少責任追究的低成本的違法、違紀、違規,實際上也是對少數黨員干部腐敗的縱容。
高效履職是保證。“三轉”是基層紀檢監察提升自身履職能力的最佳切入點。第一,轉職能聚焦主業。轉職能就是解決干什么這個問題,是基層紀檢監察提升履職能力的核心。如何轉?
轉職能,就是要把工作重心聚焦到執紀、監督、問責這個主業上來。要梳理工作內容,退出相關議事協調機構,把不該管的工作交還給主責部門,做到不越位、不缺位、不錯位。在工作計劃上突出主業,集中力量、集中精力,圍繞自己的主業排兵布陣;在工作分工上突出主業,把精兵強將安排在執紀、監督崗位上;在工作安排上突出主業,人員、經費、物資優先保證執紀、監督。
轉職能,必須結合基層工作的特點,在抓早抓小、抓常抓長上下功夫:抓早抓小要在“早”字上做足文章。這里的“早”就是指少數黨員干部可能蛻變的開始,出現傾向性、苗頭性問題的時候。抓早就是防患于未然“早做防范”,談話提醒“早打招呼 ”,警示教育“早打疫苗”,日常教育“早扯袖子”。抓早就是防微杜漸,發現問題“早處理”,出現錯誤、偏差“早糾正”,對普遍性、經常性的問題“早處置”。基層紀檢監察不僅與人民群眾朝夕相處,與身邊的黨員干部也生活、工作在一起,抓早具有獨特的工作優勢。
抓早抓小要在“小”字上做足文章。十八大以來中央制定八項規定,以上率下,嚴查公款吃喝,嚴抓請客送禮等舉措,都是著力于抓小,黨風、政風、民風明顯好轉,人民群眾對此給予了充分肯定,這也足以說明了抓小的重要。這里的“小”特指“惡小”,就是小缺點、小錯誤,就是少數黨員干部蛻變前發生在他們身上的小問題。抓小就是要警示廣大黨員干部在發生小節問題時,不要以“不是我一個人”原諒自己,不要以“一次不要緊”開脫自己,不要以“一點小節無所謂”放縱自己;抓小就是要教育黨員干部用好手中權,管好身邊的人,不以權謀私,不為金錢所惑,不為美色所迷,不追求奢華排場、吃喝玩樂;抓小就是要黨員干部管好八小時外,頭腦清醒、守住言行,確保生活圈嚴謹,交往圈純潔,娛樂圈健康。
抓常抓長同樣要以執紀和監督過程中發生的問題為導向,以體制機制建設為抓手,以制度完善和制度創新為著力點,重視和加強基層管理制度的健全和完善。反腐倡廉關鍵在“常”、“長”二字,一個是要經常抓,一個是要長期抓。如果說“抓早抓小”是解決的傾向性、苗頭性、一次性的問題,那么“抓常抓長”就是解決以頑固性和反復性為特征經常發生的重復性的問題。如果說“抓早抓小”解決的是治標的問題,那么“抓常抓長”解決的就是治本的問題。
第二,轉方式貼近實際。轉方式就是解決怎么干這個問題,是基層紀檢監察提升履職能力的關鍵。如何轉?
轉方式,必須結合基層實際,工作要貼近地氣、要主動作為:貼近地氣就是要求基層紀檢監察工作緊密結合基層實際。基層單位千差萬別,在落實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具體做法上要因地制宜,不能脫離本單位的工作實際和工作特點,也不能上級文件一轉了之,更不能把外單位的做法照抄照搬,要抓住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點問題,要在具體做法以及細節上做出特色。比如醫療衛生行業,目前藥品回扣、醫生紅包是滋生腐敗的熱點問題,又比如教育行業,現在招生、基建、科研經費也是易發多發腐敗的熱點問題,基層紀檢監察一定要圍繞本行業、本單位的特點,開展懲治與預防腐敗體系建設,開展風險點的排查與控制,執紀、監督、問責。
貼近地氣就是要求基層紀檢監察工作密切聯系群眾。黨委的主體責任履行得好不好,基層紀檢監察的監督責任履行得怎么樣,群眾最有發言權,身邊的少數黨員干部是否存在違紀違規行為,是否存在不正之風的苗頭,群眾最清楚。基層紀檢監察不能一張報紙、一杯茶,紙上談兵,不能高高在上,脫離群眾的實際需求和真實愿望,在辦公室閉門造車,要充分利用融入在基層組織內部,與人民群眾朝夕相處的優勢,與身邊群眾打成一片。基層紀檢監察工作要貼近群眾,深入群眾,廣泛接觸群眾,充分發動群眾,如何執紀、如何監督、如何問責,內部管理與制度建設還存在什么問題、如何完善,要走出去,到群眾中去,問計于民;黨風廉政建設如何抓,中央八項規定執行得怎樣,黨員干部是否存在“四風”問題,到群眾中去,傾聽群眾最直接的呼聲。
主動作為可以掌握工作的主動權。現實中,多數基層紀檢監察機構習慣于被動工作,在執紀方面,有時候群眾中對某件事、某個黨員干部議論紛紛,因為沒有舉報,不去主動查處;在監督方面,職能部門提出監督要求后,才派員參加。基層紀檢監察要提升履職能力就必須改變這種現狀,變被動工作為主動工作,在執紀方面,要創新工作方法,拓寬信訪舉報渠道,對可能發生違紀違規的地方要主動與有關部門、有關當事人早打招呼、早提醒,變事后查處為事前預防;在監督方面,要根據基層單位的實際,有計劃、有目的地開展監督工作。
第三,轉作風打造隊伍。轉作風就是解決憑什么干這個問題,是基層紀檢監察提升履職能力的保障。如何轉?
配強配足隊伍。首先要從人員數量上為基層紀檢監察履職提供保證,特別是一些人數較少的基層紀檢監察機構,要充實人員,保證日常工作的正常運轉;其次要從制度入手,條件成熟的時候,要從制度上明確基層紀檢監察機構人員配備的編制標準,為基層紀檢監察的人員配備提供制度保障。基層紀檢監察干部業務能力的提升采取“送出去”“請進來”的方式,加強業務培訓。所謂“送出去”就是要有計劃將基層單位紀檢監察干部送到中央、省市紀檢監察干部培訓中心,分批、系統輪訓;所謂“請進來”就是基層單位要用好地方紀檢監察機構的有經驗的干部資源,請他們經常到基層開設講座、傳授知識以及辦案技巧,提升工作能力。
率先帶頭垂范。基層紀檢監察機構既是單位內部政策、規定的監督者,又是單位內部政策、規定的執行者,正人先正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別人不做的自己堅決不做。在落實八項規定、整治“四風”等問題上,基層紀檢監察干部必須當好表率,只有這樣,對少數黨員干部身上存在的“四風”等問題才能夠做到“零容忍”,才能夠勇于揭短亮丑,直面問題。
勇于擔當責任。工作有難易之分,能力有高低之別,但關鍵的還是能不能勇敢地承擔起自身的責任,責任心強不強,是決定我們的工作能否完成好的重要因素,是成就事業、推動發展的重要保證。基層紀檢監察人員提升、經費核撥等均受制于基層組織,執紀、監督對象都是身邊朝夕相處的同事、朋友,有些紀檢干部礙于情面存在著不愿監督、不敢監督、不善于監督的監督軟化問題。提升基層紀檢監察履職能力,要求基層紀檢監察干部要具有高度的責任心和使命感,要一身正氣、一塵不染敢于講真話、講實話,敢于較真勁,敢于與腐敗現象作斗爭,敢于對腐敗分子“亮劍”。
需要指出的是:基層紀檢監察提升履職能力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本文從基層實際出發,結合中央提出的“兩個為主”、“三轉”,提出基層紀檢監察提升履職能力的對策,但是實際效果如何,有待實踐的檢驗。
(作者為江蘇大學副研究員)
【注釋】
①習近平:“更加科學有效地防治腐敗 堅定不移把反腐倡廉建設引向深入”,《人民日報》,2013年1月23日。
責編/許國榮(實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