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傳統媒體不能播的,網絡媒體也不能播”,意味著核心價值觀的底線無論是網絡劇或是電視劇,都不能突破、必須堅守。但在非核心價值內容上,由于媒介特性、觀眾特性和接受特性的差異,網絡劇可以更加開放多樣,而電視劇則會相對正統和主流。
【關鍵詞】網絡劇 電視劇 前置審查
【中圖分類號】G20 【文獻標識碼】A
隨著互聯網和新媒體的超速發展,網絡和移動視頻用戶快速增加,中國的網絡視聽節目近年來出現了井噴式增長。網絡劇、網絡微電影、網絡大電影、網絡綜藝、網絡脫口秀風起云涌,不僅數量眾多而且影響力日益提升,單部產品瀏覽就可能達到幾千萬甚至過億人次,已經具備超出傳統電影和電視劇綜合影響力的可能。同時,一些網絡視頻內容存在暴力、色情、低俗等問題,引起社會各界和行業管理部門高度關注,《太子妃升職記》《上癮》《盜墓筆記》等多部熱播網絡劇被勒令下線或修改。網絡劇等文化形態,該如何規范、誰來規范、用什么標準規范,引起人們廣泛關注。網絡劇是不是應該與傳統媒體播出的電視劇在規范標準和規范程序上一致,更是值得從觀念和操作層面上進行探討和分析。
熱播劇下架引發對網絡劇自審自播、備案審查模式的爭議
隨著網絡劇傳播范圍的擴大,它事實上已經成為一種具有大眾影響的文化產品。因此,按照當下核心的政治原則標準、倫理底線標準、社會安全標準對網絡劇進行規范是必要的,也是符合憲法和相關國家法律法規基本要求以及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的。在這一點上,網絡劇與傳統媒體應該說并無兩樣。實際上,在世界各國,對面向公眾的大眾文化商品都會有基本的“底線規范”,只是在歐美國家更多是通過健全的多層次法律體系進行規范,規范方式一般不采取前置的“檢查制度”而采取事后的“法律懲戒”。這種后置的法律規范由于強度高,往往可能轉化為對信息制造者和傳播者的前端壓力。但在中國,由于相關法律法規不健全,法規執行能力不足,加上社會狀況相對復雜,“無法可依”造成依法管理難以操作。所以,中國基本采用的還是前置審查的規范模式。
而網絡劇與電視劇的前置審查程序目前還有明顯的差別。網絡劇等網絡文藝產品基本是采用自審自播、備案審查方式進行規范。播出平臺對所播產品的內容負有審查監管責任;而如果播出內容出現爭議,則由相關部門或行業協會進行審議,提出整改或播停要求。前段時間《太子妃升職記》《上癮》的下架和修改,就是按照這樣的程序規范的。總體來看,這是一個行之有效的規范模式。一則強化了播出平臺的主體責任,縮短了規范的程序和降低了規范的不確定性,有利于播出平臺在負責任的前提下,提升對網絡劇等相關產品的自主創新能力;二則也為最終規范留出了裁決權,可以有效糾正網絡劇等產品可能出現或者未經預料到的“負面性”。這種相對靈活的規范程序,雖然多少增加了內容安全的風險性,但也大大擴展了內容創新的空間,對網絡文藝的發展繁榮有著正面的作用。
近年來,在這種規范方式引導下,各網絡平臺播出的網絡劇從整體上來看,在倫理觀、社會觀、審美觀方面呈現出“主流化”趨勢,出現了《蜀山戰紀》《活著再見》《匆匆那年:好久不見》《江湖學院》等既有網絡特點又符合主流價值標準,同時還產生了廣泛市場影響的網絡劇,甚至與電視的播出標準已經基本接近,網絡電影《煎餅俠》同時也成為了獲得公映許可的影院電影。網絡劇本身正在經歷從粗放到精致、從亞文化到主流文化的發展過程。網絡劇不僅高端作品品質有所提升,而且整體的底線水準也有所提高。從這個角度上來說,目前這種管理模式仍然可以起到推動網絡文藝發展的積極作用。我們需要進一步完善這一規范模式,使之能夠可持續地促進網絡文藝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