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學生就業是一個由學校走向社會的系統的、動態的變化過程。影響大學生的就業因素包括社會資本、人力資本、擇業觀念、就業儲備、就業政策等。從就業的實現到未來的職業發展,需大學生本人、高校、企業、社會和政府四方做出不同的努力。
【關鍵詞】大學生 就業 路徑 遷移能力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失業是當今世界各國普遍存在的一種經濟現象,就業問題作為一個社會問題,關系到一個國家經濟的持續發展及國家穩定。大學畢業生是中國就業人群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他們的就業狀況受社會各方所關注。雖有數據統計表明,2011~2014年大學生的整體就業率有逐漸提高的趨勢,但由于大學的逐年擴招造成的就業基數的不斷增大,及未實現就業大學生絕對數量的不斷增加,在失業率的統計中,大學生的失業率始終高于城鎮的平均失業率水平。未來幾年內,大學生的就業壓力仍然巨大,大學生“就業難”也成為全社會關注的重大民生問題。對這一問題,學界曾給予極大的關注并認為,影響大學生的就業因素包括社會資本、人力資本、擇業觀念、就業儲備、就業政策等。研究發現,在具體實踐中,大學生自身綜合能力的提高及就業實現過程,是一個動態的過程。上述影響大學生就業的多種因素,通過滲透于大學生自身、高校、企業(社會)和政府的行為中而體現出來。因此,本文將大學生、高校、企業(社會)和政府四方面,對大學生能力培養及就業實現問題進行考查,以期通過研究,能對當前大學生就業難問題的解決有所裨益。
大學生自身綜合能力提高和就業觀念轉換是實現就業的根本
大學生是就業的主體,包括專業知識在內的綜合能力,構成了大學生就業的基礎,是實現就業及未來職業發展的核心和關鍵。
對大學生就業研究發現,雇主對學生就業能力的要求一般包括人際能力、個人品性、職業發展能力、通用技能、處理工作能力等;實際就業過程中,大學生的整體就業能力水平偏低,在各結構維度上,個人品性最佳,職業發展能力最弱。在所有技能中,專業能力、適應能力及團隊合作精神是企業對大學生的能力最主要要求。顯然,在大學生就業實踐中,雇主和社會對易被在校大學生所忽略非專業能力會有很高的要求—這種要求有時甚至還會遠遠高于對專業能力的要求。
麥可思發布的數據統計報告顯示,2012、2013兩年,本科和高職高專畢業生的工作與專業相關度分別為69%、62%,有近4成畢業生并未從事其所學的專業工作。該信息同樣提示出非專業能力在大學生的就業中所占有的分量。所以,從大學生自身來講,在校學習期間必須要以專業技能為中心,實現多種技能的綜合發展;深刻認識到專業能力是實現就業的前提,對企業和社會的適應能力是就業能力的重要方面,良好的團隊合作能力是實現更高水平的就業力的保障。
觀念會影響甚至決定自身的行為,正確的認識對實踐具有指導作用。要實現成功的就業,在提高自身綜合能力的同時,就業觀念的轉變也是大學生應該思考的問題。受傳統觀念和現實城鄉二元結構的影響,沿海城市和一線中心城市成為大學畢業生就業的首選。2009年,北京、廣東和上海就聚集了全國28.3%的大學畢業生和42.7%的碩士畢業生。要改變這一現狀,政府的適當干預當然是必須的,但更為關鍵的是大學生自身的就業觀念必須要進一步轉變。
盡管現階段還存在著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但應該看到,經濟發展新常態下,大學生的需求結構也發生了許多新的變化,小微企業和二三線城市對大學生的需求量有明顯上升;為應對產業結構由中低端向中高端的轉化,企業對技術工人的需求數量也有明顯增大。從我國大中專院校的畢業生的實際就業能力分析來看,不同層次的畢業生客觀上確實存在著一定的差距。一般情況下,重點院校畢業生的可雇傭性技能高于一般院校畢業生,普通高等院校畢業生高于高職院校畢業生。所以,并不是每個大學畢業生均適合在就業市場競爭激烈的城市,尤其是一線中心城市。針對這種現狀,大學生應當對自身有一客觀正確的自我評價,轉變自我的就業觀念,做好長遠的職業規劃,不能忽視對能真正發揮、發展自己專長的工作領域和崗位的選擇。
高校教育改革:大學生綜合就業能力提高的關鍵
長期以來,受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我國高校多重視學生專業知識的傳授,很少考慮學生未來就業技能的培養,導致許多大學的專業設置、課程體系、教學內容以及人才培養模式與社會需求嚴重脫節;脫離自身辦學條件和水平,盲目追求“大而全”的辦學定位,加重了不同高校的學科與專業設置出現趨同,嚴重浪費了有限的教育資源,也成為引發大學生就業難題的重要因素。
大學生的專業和就業技能主要是通過在校學習獲得的,高校學科、專業的設置對學生未來就業影響巨大。因此,要很好地解決大學生的就業問題,高校就必須對原有學科及專業設置進行改革。課程改革要以滿足學生包括就業在內的所有需求為目標,要與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這一問題學界已有豐碩研究成果,本文不再贅述);在學生的培養過程中,既要注重專業素質培養,更要有針對性地進行包括就業技能在內的適用技術培養。
對大學生就業差異研究發現,“普通院校與高職院校畢業生在具體技能方面沒有顯著差異”,但就業質量上卻存在著明顯區別,呈現出“按照研究生、本科、大專、中專、高中、初中及以下的順序依次遞減”的現象,而在工作強度、工作生活平衡度、員工關系等非專業方面,研究生學歷人群的表現要比其他學歷人群表現的更差。可見,擁有相對較高學歷的學生,盡管可能獲得較好質量的就業崗位,但其實際職業能力并不能完全與其職業崗位相適應。
大學生就業過程可以看作是一個重新學習的過程,這其中涉及到就業行業、地域的選擇,人際關系的處理及專業知識的應用等問題。因此,本文特別強調,在高校的實際教學實踐中,要加強大學生可遷移能力的培養,強化職業生涯及終身職業技能教育理念;充分認識到,對未來職業的探索準備與就業成功率關系密切,就業準備越充分未來的就業績效水平就越高。
盡管有學者提出,高校不應成為大學生就業壓力的主體,但在過往高校教學實踐中,確實存在著過分強調專業理論知識的傳輸,對包括實踐知識在內的可遷移能力培養卻不夠重視,造成畢業生理論與具體實踐的分離的現象。對這一問題,高校(特別是一般高等院校)要特別強調學生未來的真正需要,實現基于能力遷移為目的、以實踐為導向的課程建構。在教學理念上,要突出“職業”和“終身職業”教育的重要性,實現由專業知識培養向就業“關鍵能力”或“核心技能”培養的轉變。具體的教學實踐中,要尤其注重培養學生的可遷移能力,教師在預設教學內容,尤其是對大學生進行職業技能和就業教育時,始終注意對大學生相關知識遷移能力進行預設;要圍繞創新、團隊協作、社會適應能力和職業道德素養等綜合能力的培養,來組織開展各種教學活動;努力處理好繼承教育和創新教育的關系,把可遷移的創新教育放在教育的首位。
企業與社會:大學生就業穩定與增長的主體
大學生由潛在就業者轉化為現實就業者,是其從邁出校門走向社會開始的。從動態上看,大學生的就業包含學校的就業準備和進入社會的就業實現兩個階段,整個就業過程就是學生將學校習得的專業技能應用于社會的過程。市場經濟體制下,企事業單位是實現大學生就業穩定及其增長的主體,社會所能提供的就業崗位數量,影響并最終決定著大學生就業的程度。
從理論上講,由于學校和學生未來雇主在時空上的分離,必然會造成學生的所學與企業所需之間產生出某種矛盾。從企業發展的現實角度來看:受經濟發展水平影響,勞動密集型的企業仍占很大比重,以技術創新為主的行業、產業發展還稍顯落后,市場對以簡單勞動為主要勞動形式的勞動力的需求數量要遠遠大于從事復雜勞動的勞動力數量。上述問題從客觀上造成了付出較大經濟成本的大學生在就業市場中,并沒從整體上占到太多的優勢。從學校的培養實際情況上看:高校也沒有針對經濟和社會的發展,采取相應的方式對大學生進行適應市場需要的技術培養,造成企業所需要的、擁有技術和有一定管理經驗的復合型人才的供給數量明顯不足。
企業發展的需求與高等教育培養人才模式的脫節,加大了大學生就業的難度。這一矛盾的解決,既需要高校付出艱苦的努力,同時也需要企業和社會予以積極配合。企業在對待大學生就業問題上,既要考慮自身的經濟效益,更應考慮其所應盡的社會責任。從社會效益上看,企業對大學生進行吸納,在減少大學生家庭負擔、減輕他們對社會的抱怨程度,有利于維護社會穩定的同時,也有利于社會對高等教育制度獲得肯定,避免“讀書無用論”等錯誤社會價值觀的泛起。況且,“追求在預期存續期內最大限度地增進社會福利的意愿、行為和績效”本身也是企業社會責任的應有之義。再者,從企業自身發展的角度來看,企業承擔的社會責任常常與企業的市場競爭力有強烈的正關聯,社會責任承擔的越多,企業的競爭力就越強,對企業的發展也越有利。
企業積極參與促進大學生就業的具體途徑有多種,除包括直接吸納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外,大中型企業通過校企合作的方式對大學生定向培養,是促進大學生就業的有效手段之一。校企聯合培養,可以更好地找到、并進一步擴大校企雙方各自的興趣點、利益點,實現雙方共贏,這種教育形式有可能成為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未來教學改革的主流方向。沒有能力參與校企合作培養的小微企業,可適當擴大接受實習大學生的數量,增進企業和學生之間的相互了解,增加彼此之間的好感和信任程度,因為在雙向選擇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大學生就業過程中,企業和大學生彼此之間的信任程度,對大學生最終就業產生有著很大的影響。
從當前社會經濟發展的客觀實際情況來看,中小企業是勞動力需求的主力軍,也是吸納大學畢業生的主渠道。但從中小企業的實際運行狀況來看,它們多為民營或私人企業,經營中往往存在著多種困難,為更好地發揮中小企業在大學生就業中的作用,政府要在財政、貸款予以支持,甚至可考慮在稅收給予一定優惠,把穩定和促進中小企業發展與擴大大學生就業聯系起來,并把它作為一個戰略決策來對待。另外,國際經驗表明,以私營和個體經濟為主的第三產業能夠吸納大量的勞動力,見于我國第三產業比重偏低、吸納就業人數有限的現狀,社會各級部門應通過多種渠道,加大第三產業的發展。
政府:通過制度為大學生提供公平就業的保障
受傳統因素的影響,大學生的就業顯示出了某種穩定的、家族性的和“世襲”的特點,家庭和社會在大學生的就業中發揮著極為重要甚至是決定性的作用。
受“代際效應”因素影響,很多大學畢業生感覺到,單靠自身的學業成績、能力素質,要想在激烈的勞動力就業市場獲得競爭獲得優勢,找到一份理想的職業是很難辦到的,尤其是出身于社會低端階層家庭的子女。這種現象加大了就業領域的社會不公,嚴重地動搖了畢業生尤其是農村大學畢業生的就業信心,“超過80%的大學生期望政府能夠采取有效措施對就業市場進行規范,并不斷制定和完善有助于促進大學生就業的政策,建立健全公平合理的就業體制,不斷完善就業制度,讓“顯規則”代替各種“潛規則”,實現大學生的就業公平,是當前政府必須要亟待著力解決的重要問題。實現包括大學生在內的就業公平性,需要有政策和制度上的保障。
發達國家多采用市場模式,利用市場達到人力資源的優化配置來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這對我們解決大學生的就業問題有極大的參考價值。但在高等教育大眾化的階段,市場對大學生就業問題的調控往往會出現失靈,因此國家政府出臺干預政策,促進大學生就業就成為必然。從就業的表面現狀上看,我國大學生就業中的最大問題似乎是就業市場中的供過于求,但深入分析可以發現,也存在著諸多有利于大學生就業的積極因素。其中,國家在大學生就業過程進行全面的結構性調整,將有可能成為破解大學生就業難的困境的重要途徑。
首先是就業結構。只要國家能從政策上加以引導,大學生就業結構性的供過于求是可以改變的,這是因為結構性供過于求一般是由二個因素造成:(1)市場上有足夠數量的適合勞動力供給,但大學畢業生卻更傾向于在大中型城市就業;(2)就業市場上提供的大學生勞動力數量、質量不能滿足企業的需求。很明顯,第一因素是就業結構性不匹配的主要方面,這一因素造成的大學生失業多為“自愿性失業”,對于這一問題,除了通過社會、學校和大學生本人的就業觀念轉變來實現外,最為重要的是政府要從政策上打破由于各種不合理的制度所導致的勞動力市場分割,建立起涵蓋城鄉的、無差別的完善勞動保障體系。而第二條中存在的大學生質量引發的結構性不匹配問題,在政府的引導下通過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也是有可能得到很好解決的,發達國家在這方面為我們提供許多可以借鑒的經驗。
國家宏觀上的產業結構調整,對大學生就業的推動作用更為重要。因為具有新內涵、需要新技術的新興產業,一般更容易吸納擁有專業知識的大學畢業生。實施產業結構的調整政策,實現產業創新,進而增加就業崗位,是解決擁有更多新技術的大學生就業的重要途徑。
現階段,創業正成為大學生“新寵”,為迎合大學生的需求,政府可出臺相應優惠政策,努力引導擁有專業知識、掌握新技術的大學生走上自主創業的道路。另外,政府一定程度上加大公共投資項目和基礎設施建設,努力扶持吸納勞動力強的行業發展,并著力發展文化、旅游產業,形成產業多元化發展的局面,也是增加大學生就業的重要途徑。
結論
大學生能力的遷移和就業的實現,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包括大學生自身的努力,雇主的理解、幫助和進一步培養,以及政府的多方面支持多個環節。其中,大學生轉變就業觀念、提高自身綜合能力,是實現就業的根本。對高校和企業來講,學校要找準與用人單位之間的利益共同點,教育教學活動中注重對學生綜合能力及可遷移能力的培養;企業應增強社會責任感,積極投入高校教學活動中,建立起校、企合作的長效機制。政府要出臺相應政策,努力引導、鼓勵和支持學校和企業著力于大學生就業工作;同時從制度上保證大學生就業中公平性。相信通過四方共同努力,一定能使高校畢業生成為了解社會所需、為社會所用的、受企業歡迎的、高級技能人才。
(作者單位:河南工程學院思想政治理論部;本文系河南省科技廳國際科技合作項目“中韓就業形勢及公共就業服務體系構建比較研究”階段性研究成果,項目編號:152102410044)
責編 /張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