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主席的外交戰略思想呈現出許多新特點,這主要表現在: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與堅決捍衛國家核心利益的辯證統一;提出共存、共享、共治、共贏、共進的國際安全核心價值觀,不沖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新型大國關系理念,“人類命運共同體”戰略思想,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亞洲區域安全新觀念;等等。
【關鍵詞】和平 外交 世界主義 【中圖分類號】D602 【文獻標識碼】A
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與堅決捍衛國家核心利益的辯證統一
習近平主席在多個場合強調和重申了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的堅定決心,深刻闡明了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的歷史必然、文化必然、時代必然和制度必然。他指出:“中華民族是愛好和平的民族。消除戰爭,實現和平,是近代以后中國人民最迫切、最深厚的愿望。走和平發展道路,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的傳承和發展,也是中國人民從近代史以來苦難遭遇中得出的必然結論。”他表示:“事實勝于雄辯。中國多次公開宣示,中國反對各種形式的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不干涉別國內政,永遠不稱霸,永遠不搞擴張。我們在政策上是這樣規定的、制度上是這樣設計的,在實踐中更是一直這樣做的。”“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不是權宜之計,更不是外交辭令,而是從歷史、現實、未來的客觀判斷中得出的結論,是思想自信和實踐自覺的有機統一。”
走和平發展道路與堅決捍衛國家核心利益是辯證統一的。習近平主席強調:“我們要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但決不能放棄我們的正當權益,決不能犧牲國家核心利益。任何外國不要指望我們會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們會吞下損害我國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苦果。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其他國家也都要走和平發展道路,只有各國都走和平發展道路,各國才能共同發展,國與國才能和平相處。”
鮮明的國際安全核心價值觀:共存、共享、共治、共贏、共進
共存、共享、共治、共贏、共進五個內涵豐富且呈遞進關系的方面,是中國國際安全戰略的核心價值觀。共存即共同存在,中國承認其他國家的存在及其合理性;共享即共同享有,中國愿意與其他國家共同享有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共治即共同治理,中國與其他國際行為體共同參與跨國事務的治理,化解各種跨國挑戰;共贏即共同獲利,中國與他國在國際互動中共同受益;共進即共同進步,近期目標是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新秩序,遠期目標是建成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
對此,習近平主席主張:“各國和各國人民應該共同享受尊嚴。要堅持國家不分大小、強弱、貧富一律平等,尊重各國人民自主選擇發展道路的權利,反對干涉別國內政,維護國際公平正義。鞋子合不合腳,自己穿了才知道。一個國家的發展道路合不合適,只有這個國家的人民才最有發言權。”“各國和各國人民應該共同享受發展成果。每個國家在謀求自身發展的同時,要積極促進其他各國共同發展。世界長期發展不可能建立在一批國家越來越富裕而另一批國家卻長期貧窮落后的基礎之上。只有各國共同發展了,世界才能更好發展。那種以鄰為壑、轉嫁危機、損人利己的做法既不道德,也難以持久。”“世界的命運必須由各國人民共同掌握。各國主權范圍內的事情只能由本國政府和人民去管,世界上的事情只能由各國政府和人民共同商量來辦。這是處理國際事務的民主原則,國際社會應該共同遵守。”
新型大國關系理念:不沖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
妥善處理中美關系是在中國和平崛起的背景下,中國外交戰略思想的政治訴求。隨著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美之間經濟實力的差距進一步縮小,“中國威脅論”等錯誤論調又沉渣泛起。習近平在2012年之初以國家副主席身份訪美期間,即提出了建立新型大國關系的構想。2013年6月,習主席在美國安納伯格莊園提出構建“不沖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中美新型大國關系的重大倡議。2014年11月,中美兩國元首在中南海瀛臺夜話,在新型大國關系框架下達成許多新共識。2015年9月下旬,習近平主席在對美國進行國事訪問期間,與奧巴馬總統就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系等相關問題舉行了深入、坦誠、建設性的會談。雙方積極評價兩國元首2013年安納伯格莊園會晤、2014年北京會晤和這次華盛頓會晤取得的重要成果;同意繼續努力構建基于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中美新型大國關系,保持密切高層及各級別交往,進一步拓展雙邊、地區、全球層面的務實合作,以建設性方式管控分歧,使中美關系不斷取得新的具體成果,更多更好地造福兩國人民和世界人民。雙方一致認為,中美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和在全球具有重要影響的國家,應共同致力于維護一個強有力的中美關系,使之為全球及地區和平、穩定和繁榮作出貢獻。
中美新型大國關系以“不沖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為核心特征,明確了大國交往應當遵循的基本原則,為中美關系發展指明了方向,為處理大國間關系提供了嶄新思路,贏得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