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宏觀層面需要完善國家監督和市場監督。一方面是完善國家財務監督。核心是要明晰產權,理順委托代理關系,解決出資人缺位的問題。筆者建議,可以探討將國資委由隸屬于國務院改變成隸屬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或者效仿美國監督上市公司的做法,設立一個獨立性很強的非政府組織,直接對人民代表大會負責;也可以借鑒淡馬錫管理模式,實現董事會與職業經理人分離;核心是解決政府自己監督自己的問題。與之配套的是改變目前企業管理人員由政府任命的方式,形成有效的職業經理人市場,讓真正優秀的企業管理者經營管理國有企業;改變目前審計署對政府負責的現狀,直接向人民代表大會負責,實現監督權與決策權和經營權的分離,解決國家財務監督不足的問題。
另一方面是完善市場財務監督。一是發展壯大會計師事務所等社會中介機構,加強其獨立性,同時通過市場機制淘汰那些有失公允、獨立的會計師事務所,加大會計師事務所的誠信成本,確保其獨立性。二是建立完善發達的資本市場,讓資本市場真正起到“用腳投票”的作用,增加企業經營者的壓力。三是發展完善職業經理人市場,建立職業經理人的業績檔案和誠信檔案,通過市場機制正向和負向激勵職業經理人。
其二,微觀層面需要完善企業內部財務監督。第一,要加強獨立董事制度。強化獨立董事的“獨立性”切實保護中小投資者利益。改變目前中國上市公司獨立董事提名基本由大股東或高層管理人員提出的規定,既然獨立董事代表中小投資者利益,就應該建立機制由中小投資者通過一定的方式選舉產生,保持獨立董事的獨立性;暢通獨立董事任職期間獲取相關信息的渠道,加強獨立董事對董事會決策的監督;完善獨立董事的激勵機制,激勵獨立董事勤勉盡責,努力工作。
第二,強化財務預算的價值管理職能。全面預算管理是多數國有企業實行的重要管理手段,但在目前國有企業管理體制下,全面預算管理本末倒置,忽略了財務預算價值管理職能,財務預算對業務預算的約束及導向作用缺失,結果是財務預算與業務預算無法深度融合,導致業務預算只追求規模和速度,忽略經濟效益和質量。把財務預算編制與戰略發展相結合,強化財務預算的價值管理和資源配置功能,在此基礎上加強集團對分子公司財務運營狀況的動態監督。
第三,實行資金集中管理。通過資金集中管理,強化國有企業現金流預算管理,促使全面預算管理提升控制和資源配置導向功能;借助銀行網絡,實現現金實時歸集,統收統支,規避資金管理風險。
第四,推進財務共享服務建設。通過推進財務共享服務建設,減少報表報送層級,降低財務報表信息失真風險,解決財會信息上下、內外不對稱的矛盾,讓財務管理工作更好地支持公司戰略,服務投資者、債權人,從而形成由內到外、由上至下的監管體系,盡可能讓會計人員擺脫各層級管理者的干擾。
第五,完善內部審計制度。完善內部審計制度最重要的是強化內部審計的獨立性。通過建立由獨立董事任職審計委員會制度并切實發揮其作用,為內部審計發揮管理和控制風險職能營造良好的管理環境。結合目前國有企業推進紀檢監察職能獨立的契機,推進審計管理職責與紀檢監察職責融合,使二者相輔相成,改變國有企業審計管理職責向管理層負責的現狀。
第六,實行總會計師(財務總監)委派交流制度。由國資委向國有企業委派總會計師(財務總監),直接向國資委負責;國有集團公司,由集團公司董事會向獨資、控股子公司委派總會計師(財務總監),直接向董事會負責,建立總會計師(財務總監)的經營業績和誠信檔案,委派和定期交流,盡量保證總會計師(財務總監)的相對獨立性。
結語
筆者重點從國有企業內部財務監督入手,探討了國有企業如何在新常態下通過深化內部改革和管理提升,注重質量效益發展,實現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當前,我國改革發展進入轉型期,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國有企業發展關乎國家的經濟命脈,在此大背景下,各方十分關注國有企業能不能通過深化改革度過難關,能不能獲得更廣闊的市場和發展空間。為此,只有通過完善國有企業財務監控機制,才能促進國有企業可持續發展。
(作者單位:中石化集團公司,北京化工大學)
【注釋】
①唐聞捷:“加強國有資產監管和企業財務管理”,《上海金融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3年第2期。
②王樂錦:“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財務監管新措施”,《山東財政學院學報》,2003年第6期。
③肖堯春:“國有企業財務監管的新思路”,《價格月刊》,2004年第4期。
④何國雯:“國有企業財務總監管理模式現狀與改進對策”,《會計之友》,2006年第4期。
⑤黨建龍:“加強地方國有企業財務監管的思考”,《財會通訊》,2006年第4期。
責編 /韓露(實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