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基本結束,反映了經濟社會五年發展狀況
總量擴大 結構優化 效益提高
國務院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領導小組副組長、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12月16日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宣布,歷時兩年多的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基本結束。此次普查充分運用了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普查全過程公開透明,數據質量和工作效率都比較高,摸清了我國第二三產業家底,真實反映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狀況,達到了預期目標。事后質量抽查結果表明,這次普查的調查單位凈漏報率為0.8‰,數據填報綜合差錯率為3.3‰。
三產從業人員比重提高3.5個百分點,高技術制造業利潤增1.66倍
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的對象是在我國境內從事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全部法人單位、產業活動單位和個體經營戶。普查標準時點為2013年12月31日,普查時期資料為2013年年度資料。普查主要目的是全面調查了解我國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發展規模及布局,進一步查實服務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小微企業的發展狀況,摸清我國各類單位的基本情況。
對“三經普”取得的主要數據,馬建堂認為它們深刻地展示了“二經普”后5年間我國經濟總量明顯擴大,經濟結構持續優化,經濟發展的效益不斷提高。
首先是總量不斷擴大。法人單位是經濟活動的細胞,法人單位5年增長了52.9%,從業人員增長了30.4%,企業的資產增長了1.25倍。按照國際慣例,普查后需要對GDP進行相應的調整,國家統計局將在12月19日發布對2013年GDP進行調整的數據。馬建堂透露,“三經普”以后對GDP的修訂幅度大約是3%多一點,這個修正幅度不僅大大低于第一次經濟普查對2004年GDP的修訂幅度,也小于第二次經濟普查以后對2008年GDP數據的修訂幅度。修訂幅度越來越小,表明了常規的統計調查工作和GDP核算工作越來越準確,特別是服務業的統計越來越健全。“第一次經濟普查以后對GDP修訂幅度比較大,主要是當時服務業統計比較薄弱,最近幾年我們加強了對服務業的調查統計,所以普查以后對GDP修訂的幅度越來越小。”
其次是結構持續優化。從產業結構看,服務業比重不斷提高,2013年末第三產業的法人單位占的比重比2008年提高5.7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從業人員所占的比重比2008年提高3.5個百分點。產業內部的結構也在優化,比如工業內部的結構,制造業的轉型升級態勢比較明顯。2013年末全國規模以上的高技術制造業企業占規模以上制造業法人單位的比重是7.8%,比“二經普”提高1.3個百分點。高技術制造業2.7萬戶投入的研發經費2034億元,比2008年增加1.78倍。
結構優化還體現在所有制結構優化上。5年來混合經濟、民營經濟快速發展,同時國有經濟的活力、控制力、影響力也在不斷提高。比如,2013年末私營企業戶數比2008年增加了55.8%,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責任公司等四類混合所有制企業數也在增加。國有經濟的戶數盡管在減少,但是它的活力和控制力也都在提高。
最后,第三次經濟普查還表明我國經濟運行的質量和效益在穩步提高。比如,“三經普”的數據顯示,2013年企業法人單位人均營業收入78.1萬元,比2008年增長64.2%。2013年高技術制造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1.6萬億元,比2008年增長1.08倍。高技術制造業2013年實現利潤總額7234億元,比2008年增長1.66倍。
馬建堂說,總之,“總量擴大、結構優化、效益提高”是“三經普”所刻畫的5年來我國經濟發展變化的簡要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