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tv在线观看,精品国产污污免费网站Av,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五月天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經濟金融 > 宏觀大勢 > 正文

中國式“錢荒”的產生與化解

【摘要】文章從近期重復出現在銀行間和金融系統的“錢荒”現象出發,分析了產生中國式“錢荒”的原因,闡釋了中國式“錢荒”給社會和經濟帶來的影響和危害,最后提出了避免和化解中國式“錢荒”的對策和措施,希望對解決當前困擾我們的“錢荒”問題有所助力。

【關鍵詞】錢荒 民間資本 商業銀行 市場利率化

“錢荒”一詞最早源于2013年6月的金融系統的流動性緊縮,時至年末,源于6月的“錢荒”并未消停反而愈演愈烈,使得“錢荒”成為婦孺皆知的年度流行語。

所謂“錢荒”,是由于流通領域內的貨幣相對不足而引發的一種金融危機。中國式“錢荒”是伴隨著我國貨幣政策不斷加大緊縮力度,“錢荒”從銀行體系內萌生、在資本市場被放大,民間金融變得異常活躍的現象,而利率市場“冰火兩重天”的現狀則直接影響實體經濟的運行。①中國式“錢荒”的特殊性體現為:一面是金融系統中資金“饑饉”,一面是社會游資“過剩”,這種中國式的不對稱“錢荒”,反映出的是金融領域和實體經濟發展的不平衡、不匹配。

中國式“錢荒”產生的原因

商業銀行不斷擴大自己的業務規模。商業銀行是以贏利為目的的金融機構,其收入和利潤來源的主要業務是負債業務和貸款業務。一方面,商業銀行的絕大部分資金的來源是源于吸納社會大眾的儲蓄存款,另一方面商業銀行為獲利將存款轉化為貸款注入非金融行業和實體經濟領域并獲得利息回報以支付吸收存款的利息。為了最大限度的盈利,商業銀行自身存在著擴張貸款業務的動機和要求,更有甚者不顧貸款項目的投資前景和收益能力,一心追求貸款利息而盲目擴大貸款規模,造成了相當規模的貸款無法收回,進而形成呆賬、壞賬。尤其是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的貸款中有相當的比重都貸給了效率不高甚至連年虧損的國有企業,而國有企業更是有恃無恐連年向商業銀行借新債還舊債形成惡性循環。然而每到銀行業監督部門年中和歲末考核銀行的貸存比和索納超額備付金之際,商業銀行流動性嚴重不足,為應付年中和歲尾的貸存比“大考”,不得不卷入攬儲和吸金的爭奪戰中,客觀上造成了社會上和銀行間市場的流動性緊縮。

民間游資無法通過金融系統進入實體經濟。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在民間也積聚了大量的閑散資金,這些資金往往是各個企業不斷壯大后積累下來的財富并且不急于運用到自身企業的運行和發展中去。然而,資本的本質就是要增值,要獲得利潤,要投向預期收益較高的項目和領域中去。我國社會上存在的大量游資始終得不到正規的宣泄渠道而進入高收益和前景看好的實體經濟,民間資本始終得不到廣泛的認可,“打死也進不去”金融系統和銀行領域。一方面是整個金融系統缺錢鬧錢荒,另一方面大量社會游資無用武之地,最終形成了資金需求的錯配和矛盾。②

監管部門對銀行核心資本的監管缺乏長效性。根據《巴塞爾協議》的精神和規定,我國的銀行監督管理部門要把商業銀行的安全性作為嚴格考核的內容之一,對代表著商業銀行安全性指標的銀行資本充足率和核心資本充足率作出了嚴格的量化考核規定:資本充足率不低于8%,核心資本充足率不低于4%。為了更有效保障商業銀行的安全性,銀行監督管理部門還規定了“貸存比”指標進行考核,即銀行貸款規模與存款規模的比值來衡量負債業務和資產業務的穩定與安全。1995年《商業銀行法》規定貸存比不低于75%,一直沿用到2012年,17年未變。銀行監督管理部門在季末、年中和歲尾都要對商業銀行的貸存比進行考核,每到貸存比“大考”臨近之時,商業銀行便陷入拉存和攬儲的爭奪戰中,另外還要壓縮貸款和延緩貸款。這種安全指標時點上的考察缺乏長效性和穩定性,每每造成一年中周期性循環往復的“錢荒”現象。③

國際資金外流。在中國普遍陷入“錢荒”之際,美聯儲又一直以各種不同的口徑向外界市場放出風聲說:量化寬松政策將逐步退出。另一方面,美國經濟復蘇數據日益走強,美國對全世界國際資本的吸引力逐漸增強,造成新興市場國家的資金不斷外流。中國更是難以幸免,2012年上半年,我國銀行結售匯余額逐月下降,從2012年12月份的509億美元下降到2013年5月份的104億美元。本來飽受錢荒之苦的中國經濟又雪上加霜。

中國式“錢荒”對經濟的影響

民營經濟和中小企業等實體經濟受到沖擊。眾所周知,每到銀行缺錢之際也正是中小企業和民營經濟首當其沖之時。國有大型企業和中央大型企業憑借著國家的信譽和后盾在各種經濟和金融危難之際總能得到必要的“照顧”。為了貫徹和執行國家的宏觀經濟政策,掌握著市場中大量資金的國有商業銀行必須向國企和央企傾斜政策,優先向掌握國家經濟命脈的國企和央企貸款注資,盡管有些企業的生命力并不旺盛甚至效率底下還連年虧損,在“錢荒”的時代還是手頭闊綽、豪擲千金購買高收益的理財產品。

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創造了國家近七成產值、為社會提供了約六成就業機會的中小企業和民營經濟始終“不招待見”,在銀行也缺錢的同時更是鬧“錢荒”。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由于規模有限,要維持正常的運行和不斷的發展壯大不得不大量地依靠外部融資來充實自身的實力,維持企業的運轉,資金鏈條一旦斷裂必然造成中小企業的周轉困難甚至是切斷了這些企業的生命線。尤其是到了年終歲末之時更是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發放、清欠工資和獎金之際,中小企業向銀行的貸款往往被延緩甚至拒絕,中小企業減產、裁員甚至倒閉、老板跑路的現象不絕于人們的眼簾。④必要的資金不能及時地注入實體經濟領域而更多地留在金融系統之中空轉,必定造成實體經濟的萎縮和虛擬經濟泡沫,這既不利于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也不利于緩解嚴峻的就業形勢。

民間資本過剩和借貸利率攀高。中國式“錢荒”吊詭的地方正是金融系統缺錢和社會游資過剩相伴而生。一方面,大量的社會閑散資金得不到合理的利用,找不到正確的途徑和規范的渠道投入到實體經濟中,形成資源和資金的浪費。游資投機花樣迭出,尋找出口的資金在中國的市場上左突右圍,尋求增值機會,在對未來經濟前景不確定的憂慮成倍增大,不能進入實體經濟的資金洶涌地涌向各種可以炒作的虛擬經濟和商品中,泡沫迅速膨脹。

另一方面,在銀行融資碰壁的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難以為繼之時,又不得不尋求其他的融資渠道融入資金來渡過難關。在市場中,需要增值和帶來利潤收益的大量游資供給可以滿足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對資金的極度渴求,民間資金高息放貸,借貸利率節節攀高。在民營經濟發達、中小企業集中的江浙地區,融資成本高企已經成為不少中小企業生存的攔路虎,一些企業已經承受高達60%年利率民間融資成本,而官方貸款利率并不高,使得中小企業遭遇“冰火兩重天”的利率,利率“雙軌制”現象愈演愈烈。

股市和資本市場資金外逃。金融系統鬧“錢荒”使得資金的借貸成本提高,利率也不斷高攀。從2013年5月以來,金融市場的資金利率全線攀升。以三個月國債利率為例,5月7日,其到期利率為2.59%,6月19日升至3.39%,升幅高達30%;銀行間隔夜拆借利率更是狂漲,6月20日的拆借利率高達7.66%,比5月7日的2.36%暴漲了2.24倍。同期固定利率企業債券到期收益率也從2.35%陡升到6.97%,漲了近兩倍。隨著利率的提高,與之成反比的股票價格下跌,中國股市資本市場遭遇“大旱”,股市連連創下新低,A股市場快速走入熊市,市場成交金額也迅速下滑,與入市抄底的巨大風險相比,不少手頭資金寬裕的人士更愿意將資金投入到民間借貸領域,而在銀行信貸緊張的情況下,股票市場成為套取資金的“抽水池”。

商業銀行攬儲競爭激烈。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吸收的存款、獲得最大的經濟利潤,商業銀行盡可能地擴大貸款的規模,以期收回高額利息收入彌補存款利息支出。然而每到銀行監管部門季末、年中和歲尾的貸存比“大考”臨近之時,商業銀行可謂如熱鍋上的螞蟻。一方面,原有的呆賬和壞賬已經占據一定的規模,另一方面,很多貸款尤其是“貸存比”的分母,即存款規模。在銀行缺錢之際,商業銀行攬儲競爭也進入了白熱化階段,為了盡可能多地拉存款、攬儲蓄,商業銀行可謂無所不用其極。尤其是年關將至,銀行攬儲大戰已經提前開始,攬儲的壓力逼著客戶經理們紛紛奇招百出。為了完成存款任務,有的客戶經理不得不自掏腰包滿足大資金客戶的種種要求,小客戶們也聯合起來賺取“返點折扣”,造成了銀行之間的不正當競爭;有的銀行不惜成本提高收益率,發行短期理財產品,特別是跨期時點的理財產品,以迎接各項考核,部分商業銀行提供的短期理財產品的年化收益率甚至超過了長期收益率,形成“長短期收益率倒掛”現象,銀行理財產品的急劇增加也對沖了信貸調控的效應,加大了銀行的流動性風險,同時不利于銀行形成穩定的核心資產。⑤

人民正常經濟生活受到影響。首先,是對房價的影響。在金融系統缺錢的同時,民間大量游資正在尋求出口,在民間游資尚不能合理進入銀行體系和金融系統也沒有正常渠道注入實體經濟的情況下,大量的民間資本開始注入樓市,形成所謂的“炒房團”。江浙等民營經濟發達的地區的閑散資金開始在多個一線、二線城市流入樓市進行“炒房”活動,客觀上拉高了房價,這也是多年來我國樓市房價居高不下、屢控不降的重要原因之一。居高不下的房價著實令老百姓傷不起。

其次,是對放貸的影響。在銀行缺錢的情況下,受其流動性趨緊的影響,不少銀行放貸業務收緊,甚至有城市傳出“停貸”的傳聞。許多人湊足首付等著買房的人們開始在銀行排隊申請放貸,不僅放貸難辦,許多與放貸相關的優惠也被取消了,甚至連跑數家銀行卻依然面臨無款可貸的難題,住房公積金貸款也面臨緊張局面,老百姓買房的難度進一步加大。

上一頁 1 2下一頁
[責任編輯:楊玲玲]
標簽: 中國式   錢荒  

    1. <menu id="zcyhi"></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