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城鎮化持續發展,其引發的大規模人口遷徙,改變了億萬農民的命運,推動了經濟社會發展,為中華民族的崛起與復興作出了巨大貢獻。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推進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推動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產業和城鎮融合發展,促進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協調推進。新型城鎮化之“新”,是要在對既有城鎮化經驗與教訓揚棄的基礎上,探索出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城鄉統籌、城鄉一體、產城互動、節約集約、生態宜居、和諧發展”的新型城鎮化道路。其中,在城鎮化的具體模式選擇中,社會各界包括學術界爭論比較激烈的就是有關就地城鎮化與異地城鎮化的問題。
所謂就地城鎮化,就是農村人口不再一味地向大中城市遷移,而是依托中心村和小城鎮,或把散落的農村居民點適時適度聚集發展為新社區,并逐漸成長轉化為新城鎮,就地就近實現非農就業化和市民化的城鎮化模式。所謂異地城鎮化,是指農村人口大量集中向大中城市或向發達地區城市流動、遷移的城鎮化模式。
主張就地城鎮化模式的學者的基本觀點是:我國大城市已開始呈現出交通擁堵、空氣污染、用水緊缺、房價過快上漲等“城市病”。異地城鎮化模式誘發了大量的經濟社會問題:大城市的容量限制、資源限制與戶籍限制,使大量農民工無房住、無公平的權利保障,有陷入貧民窟的危險;同時,農民大舉進城造成農村出現大量留守老人和留守兒童,農村土地資源浪費,新農村建設缺乏主力軍,一些地方出現了大量空心村等現象。因此,應推進就地城鎮化,通過土地置換和土地整理的綜合方式引導農民集聚,建立眾多適宜人居的村鎮,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完善農村基礎設施、發展農村社會事業,從而縮小城鄉差距、實現城鄉協調發展,并減輕大城市的壓力,防治“城市病”。
主張異地城鎮化模式的學者的基本觀點是:就地城鎮化完全忽視了地理位置對經濟發展和城市發展的作用,特別是如果沒有產業的發展,人口集聚無異于紙上談兵,因為農民在其中不能獲得發展機會,就難以穩定下來。而從現實來看,農民一般都是跨越小集鎮,直接進入縣城乃至更大的城市,因為那里發展機會更多。現在,鄉村地區的人口正流向城市,鄉村人口聚集在孤立區域形成小城鎮是很不明智的。另外,相對而言,異地城鎮化是一種較為資源集約的城鎮化方式,而就地城鎮化會帶來國家層面規劃建設成本的上升和資源的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