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一個因素使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受到更大影響,那就是投票率。1979年撒切爾夫人以43.9%的選票當選,當年的投票率是76%,也就是說她只得到了全體選民中33.3%(約1/3)的支持。這個比例已經很高了,多數大選結果還達不到這個數字。所以,表面上看英國選舉制度似乎很“完美”,但操作中卻背離“民主原則”,英國政府經常建立在“少數”的基礎上。我們在理解英國選舉制度時,不能只停留在文本上,而要看其實際效果——聽起來完美的東西,做起來會走樣。
三、政黨政治
通過大選產生“多數黨”,多數黨組成政府,現代英國的政治運作完全建立在大選的基礎上,沒有大選,英國政治機器就不運轉了。但候選人如何產生?從理論上說,任何人都可以出面競選,爭奪下院席位。但這種情況在18世紀還有可能出現,19世紀中期以后就越來越做不到了,原因在于政黨政治。現代英國選舉是政黨選舉,政黨在選舉中發揮了最主要的作用,任何人參選都必須得到某個政黨的支持,沒有政黨支持,“競選”只是開玩笑。現代政黨制度的基本要素是政黨推出候選人,并使用種種技巧保證他們當選議員,在大選中拿到“多數”并組建政府,達到掌權的目的。所以,第一步就是推舉候選人。
20世紀以后,幾乎沒有人能夠以獨立候選人的資格當選議員了,原因很簡單:選舉需要復雜的政治技巧,需要很多的組織工作、輿論宣傳、群眾動員等,還要有無數在幕前幕后操作的、看得見和看不見的、能說出來和不能說出來的行為與安排;要挨家挨戶拉票、籌集經費、登廣告、上電視、安排演說、組織宴會、召開群眾集會等。所有這些都需要一個班子來運作,這個班子就是政黨,操辦者是黨的地方組織。每一個選區都有黨的地方組織,競選工作都是在幕后進行的,所以候選人如果真的想當選,就必須依靠政黨,這就是政黨政治的關鍵。
因此,所有候選人都必須是由政黨提名,而任何黨都不會提名那些不屬于自己、不接受黨的理念、與黨離心離德的人參加競選,這是顯而易見的道理。于是,除了因“領先者獲勝”而使選舉在運作中背離“少數服從多數”外,由于政黨政治的原因,“多數”就更加要服從“少數”,因為推舉候選人的黨的地方組織,只是很少一些人組成。選民沒有選擇的自主性,只能被動接受,在不同政黨推出的候選人當中挑出一個,或者根本不投票。在20世紀,主要政黨之間在社會基礎和理論綱領上差距一般都很小,投票只是從不同的政黨那里選一個比較順眼的禮包而已。
四、政府運作
一個黨在大選中取得“多數”,組織政府,黨的領袖成為首相,這個黨就成了執政黨。政府必須得到議會(其實是下院)多數的支持才能執政,一旦丟失多數,它就要下臺。所以,政黨政治有一個前提,就是牢牢控制議會多數。前面已經提到,多數議員必定屬于執政黨,他們是在這個黨的支持和幫助下獲得競選勝利的,因此必須接受它的領導,服從它的指揮,為黨效勞。黨對議員的控制非常嚴格,無論執政黨還是在野黨,對本黨議員都有嚴格的紀律約束。這對執政黨來說尤為重要,因為關系到本黨能不能執政、能不能保住議會多數。一旦有議員不服從領導,就可能使本黨丟失議會多數,并且下臺。
為執行黨的紀律,英國所有政黨都在議會設有黨團,黨團設“黨監”,負責執行紀律,對本黨議員進行管束。“黨監”(whip)這個英文詞直譯“鞭子”,因此“黨監”就是“黨鞭”。一旦出現不服從紀律、破壞紀律的情況,黨就會對有關議員進行處罰,嚴重的會被開除黨籍,這就意味著議員的政治生命可能結束了,因為離開政黨就沒有辦法競選。因此,凡是碰到重大問題,特別是兩黨分歧嚴重的時候,表決前各黨的黨監都會通報黨的立場,要求本黨議員按照黨的指示投票。有時還會發生住院的議員被抬上擔架去投票的情況。
這就出現另外一個原則性問題:從理論上說,議會民主制要求議會制定法律,政府負責執行,議會是選出來的,政府只是執行機構。可是在運作過程中這個原則又被翻轉了,原因是大選產生“多數黨”,這個黨控制著下院多數,并且組成政府。政府可以在下院提出任何議案,并要求本黨議員服從黨的指令,保證議案在下院通過。而上院在20世紀已失去實權。因此只要法案在下院通過,它就成為國家的法律,政府必須執行。于是事情就變得很有趣了:法案是政府制定的,拿到議會轉一個圈,變成了政府需要的法律,再由它自己去執行。在這個過程中政黨是關鍵,所謂的政黨政治就是這個意思。可是,經過這樣一種復雜的運作,最后的結果變成了:不是政府服從議會,而是議會服從政府,議會民主的又一個原則被翻轉了。
政府的核心人物是首相。首相既是執政黨的領袖,又是政府首腦,所以大權在握,是政治運作的關鍵人物。20世紀中葉以后首相的地位越來越突出,英國有這么一個說法:專制時期,政府是國王的政府;光榮革命以后,政府是議會的政府;20世紀的政府成為首相大人的政府了——這就是當代英國政治的寫照。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對西方國家的政治制度,不可只看它怎么說,更要看它怎么做,運作比字句更重要,只有了解實際的運作過程,才能有真正深刻的理解。
(作者: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中國英國史研究會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