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清安倍談話背后的政治“賬本”
安倍談話這場政治秀,只有“利益”,沒有“道義”,秀出來的不過是日本右派對軍國主義歷史罪行拒不反省的事實。在國際上,這種態度恐怕給日本掙不來“面子”。
安倍談話這場政治秀,只有“利益”,沒有“道義”,秀出來的不過是日本右派對軍國主義歷史罪行拒不反省的事實。在國際上,這種態度恐怕給日本掙不來“面子”。
從個案突破、檢查風暴到長效機制,這是通常所說的“壞事變好事”的三部曲。如果要對天津爆炸案進行真正地反思,這三步就一定要走下去。
促進生產力不斷發展,進一步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就必須在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基礎上,做好國企改革的“加減乘除”。做加法:全面評價,強化監管,提升國有企業效率;做減法:減少保護,政企分開,維護公平市場環境;做乘法:發揮優勢,分工協作,促進生產力成倍增長;做除法:回饋社會,改善民生,更好體現公有性質。
2014年以來,在中國的經濟版圖上,曾一度輝煌、領跑全國的東北地區經濟增速出現嚴重下滑,甚至“斷崖式下跌”,被稱為“新東北現象”:2014年,東北三省平均經濟增速不到6%,低于7.4%的全國平均水平;2015年上半年,吉林GDP增速為6.1%,黑龍江為5.1%,遼寧為2.6%,分別排在全國倒數第四位、第二位和第一位。
2012年以來,東北地區經濟增速出現較大回落,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增大,今年上半年甚至滑出了“合理區間”,基本處在全國的最后幾位。但也應辯證地看到,東北就業、物價、收入等指標整體上是穩定的,經濟發展呈現出許多積極因素。“新東北現象”的出現,是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遇到的新問題。
東北振興關系民族復興大局,應列入國家戰略新格局中,進行通盤考慮。東北為國家發展做出過貢獻,今天面臨浴火重生的轉型升級更需要國家的援助。國家要加大區域轉移支付力度,推進公共服務均等化,加大人才援助力度,給東北轉型升級增添新動力。
東北三省經濟增長速度和經濟效益出現明顯下降的事實,原因不是單一的,需要一個綜合的解釋。要從微觀和宏觀、體制與政策、產業與企業、國際和國內、歷史和現狀等多個維度看待和分析東北地區出現的問題。
計劃經濟時代,東北曾經輝煌過,是中國的排頭;向市場經濟轉軌后,東北逐漸落后,變成了排尾。東北經濟落后的成因可以歸納為三個落后:思想觀念落后、體制落后、產業結構落后。當前東北應當抓住東北振興新十年、經濟新常態、中國制造2025等機遇,做好加減乘除法四大法則,加快發展。
從東北三省的政治、經濟和人文環境看,東北地區存在不少掣肘經濟的因素,主要有政府制約市場,政策約束企業;經濟結構單一,增長方式欠缺;人口數量下降,人才需求迫切等。以德國為榜樣進行智能化改造,金融資本和產業資本相融合,實現“再工業化”將是東北再振興的核心選擇。
能否實現東北制造業的成功轉型,實際上成為了我國是否能夠順利實現“中國制造2025”這一戰略目標的關鍵部分。東北制造業實現了全面轉型升級,不僅可以再次重振東北經濟發展,而且對于實現我國在十年內成為制造業強國的戰略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在東北經濟振興中,國有經濟能夠、也應該發揮主導作用。為了注入產業活力、激發產業活力,國有經濟應在增量調整方面和存量調整方面發力。國有企業要做市場主體表率,不斷增強自身持續發展能力。
新常態下東北振興不是簡單的政策扶持,而是要快速建立現代產業體系。但現代產業體系的關鍵是要有符合發展需要的治理結構保證。要打造服務型政府,按照十八大精神,盡快完成政府職能的轉變,努力推動政府行政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促進民營經濟和混合所有制經濟發展。只有這樣,制約東北的體制機制性因素才能徹底消除。
東北地區出現本地市場支撐不足、域外市場開拓不力等現象,而投資驅動短期內未能拉動本地市場、主導產業發展長期局限國內市場、開放發展長期依賴個別國家等,則是導致“市場”出現問題的直接原因。東北地區要走出低谷,必須踏踏實實做好穩定原有市場份額、積極搶占市場份額、著力創造市場份額三項工作。
在“四大板塊+經濟支撐帶”的新區域經濟戰略中,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的內涵和外延都將發生重大變化,由過去單純的“板塊”戰略向“板塊+類型區”戰略轉變,即由過去的以東北地區為主向鞏固深化東北、統籌推進全國老工業基地振興和資源枯竭型城市轉型轉變,由此呈現出“1+2”的東北振興新棋局。
受到國際政治、外交等影響,加上周邊國家和地區經濟相對落后與政策制約,以及邊境地區基礎設施建設滯后等原因,東北對外開放的進程并不順利。推進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海上絲綢之路,是我國提出的對外開放大戰略,東北地區要抓好這一歷史性發展機遇,謀劃互聯互通的大通道建設,推動優質富余產能“走出去”。
我國一直以來實行的主要就是“伯樂相馬”制,這既是導致用人腐敗的主要制度根源,也是導致干部“能上不能下”的主要思想根源。要實現我國干部管理制度的科學化,就必須痛下決心,從人治的窠臼中跳出來,堅定地走向制度之治。
領導干部能上能下《規定》是將“要么原地踏步,要么進步”的單向激勵完善為“干得好就進步,干得不好就退步”的雙向激勵,填補了負面激勵的缺位。期待《規定》能夠在實踐中不斷豐富,汲取更多經驗智慧,真正成為全面從嚴治黨戰略走向動態化的治本之策。
從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與治國理政實踐中,可以總結概括出其治國理政的品格。問題意識、直面難題、敢于擔當、辯證思維、剛性執行、戰略定力是最為鮮明和突出的。而其中最為核心的,是問題意識、敢于擔當、剛性執行,它是貫穿于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各個方面的一條主線。
十八大以來,黨不斷加大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力度,“打虎”“拍蠅”顯示強大震懾力。今年下半年,反腐敗斗爭形勢依然嚴峻復雜,腐敗和反腐敗呈膠著相持態勢,讓清風正氣成為社會常態依然任重道遠。在反腐高壓態勢下,要形成嚴厲懲治“不敢腐”、約束行為“不能腐”和激勵廉潔“不想腐”的有效機制。
對于從中央到地方各級黨員干部中開展的以“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為核心內容的“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如果真的這樣扎扎實實落實到位的話,無異于是“修身、齊家、平天下”的現實增強版!
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是推動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支柱產業。為加速實現“中國制造”升級為“優質制造”,必須在制造領域尋找新的突破口,實現制造業的跨越式發展。“制造3.0”不同于傳統的制造,其理論遠遠超出常規制造的理論和技術范疇,更多地依賴于新的科學原理和理論基礎,對我國在下一輪國際競爭中獲得優勢地位具有戰略意義。
首都人口規模膨脹是一個世界性難題。2014年7月國務院印發《關于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再提嚴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規模,且在特大城市戶籍管理上允許“因城施策,一城一策”。對于北京而言,未來要在京津冀一體化的視野中,在兼顧城市發展和民生保障的前提下實現人口的有效調控,必須把握當前人口發展的五個關鍵特點,明晰四點發展趨勢,以確保人口總量調控和城市生機活力的協調統一。
十八屆四中全會后,行政公益訴訟問題迅速成為輿論關注的熱點。學術爭議的焦點主要是制度構建中可能面臨的問題及解決方案,而必要性與可行性問題則退居其次。當前,試點工作啟動在即,無論是相關的基礎理論,還是具體的程序制度、機制,都面臨著不少亟待解決的問題。
近年來,北京市房山區以成人教育為抓手,整合各類教育和學習培訓資源,構建終身教育體系和終身學習服務體系,在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推動產業結構調整、推進教育綜合改革、破解基層治理難題等諸多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新世紀以來,在各地成人教育不斷弱化的情況下,房山區立足實際,艱難探索,銳意進取,走出了一條成人教育創新發展之路,為促進經濟轉型與社會進步作出了積極探索。
房山區融成教工作于構建終身教育體系之中,融成教工作于城鄉統籌發展之中,融成教工作于創新社會治理體系之中,走出了一條成人教育提質增效、快速發展的新路子,其經驗值得總結。
房山區從戰略視角創新成人教育工作理念,把握成人教育發展規律,深化成人教育改革,建立終身教育體系和終身學習服務體系,為區域經濟轉型提供人才支撐。
房山區以成人教育和學習型社會建設為抓手,通過促進人的發展來從根本上帶動地方經濟發展和精神文明建設,在引導新農村建設向更加深入的領域推進方面,取得了不少成功經驗。
房山區在成人教育領域的創新性實踐,為回答社會治理實踐中的難題做了十分有意義的探索,開拓了社會治理的新途徑。
新世紀以來,成人教育工作創新在推動房山區教育領域綜合改革方面的作用不容低估。
調研顯示,目前中國文化對外傳播存在三個問題,即國外民眾對中國文化的認知程度整體偏低,中國文化產品供給與國外民眾興趣點脫節,文化傳播渠道與外國民眾媒介使用習慣存在偏差。基于此,文化“走出去”在重視“供給”驅動的同時也必須更加重視需求驅動,注重內容層面的階段性遞進、媒介層面的融合趨勢、策略層面的共通故事表述。
近年來,我國傳媒業發展迅猛,對推進社會各個領域的建設發展貢獻很大,但是,也聽到很多人感嘆電視頻道和欄目增加的多,電影生產上映的多,可是愛看的不多。綜合大家的意見,筆者認為各種媒體利用其平臺和獨特優勢,匯聚傳播社會正能量的空間非常大。
清代信息腐敗主要在政治領域,曾發生過多起嚴重的信息腐敗案件。但在當時并未引起足夠重視,根本原因是封建皇權社會無法真正建立起預防和懲治腐敗的有效制度。而如果缺乏“制度籠子”,那些隱藏在人性陰暗處的貪欲、虎視眈眈的國外間諜就有可乘之機,技術發展帶來的治理盲區,也難免就會變成腐敗滋生蔓延的溫床。
人民日報報系,始發于1927年8月創建的中共中央派出機構——中共北方局。報系中的《抗敵報》、《晉察冀日報》、晉冀魯豫《人民日報》及華北《人民日報》等,在新中國成立前均是中共中央北方局的下屬機構——中共晉察冀邊區總軍區軍政委員會、北方局北方分局、北方局晉察冀分局,及其繼承機構晉冀魯豫中央局和晉察冀中央局直至中共華北局,這一連續組織系統內的黨的機關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