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tv在线观看,精品国产污污免费网站Av,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五月天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調查研究 > 人民調查 > 正文

巴莫曲布嫫代表——

傳承非遺守護文化根脈(改革再深化 奮進新征程·代表委員履職故事)

“宣布‘春節’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那一刻,我們代表團每一名成員都無比喜悅。”談及“春節”申遺的現場點滴,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文學研究所研究員巴莫曲布嫫說。

這位來自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的彝族學者,在過去一年的履職工作中發揮了自身在非遺保護領域的學術專長。從基層實地調研到參與非遺保護,再到跟蹤研究國際合作機制,處處可見她的身影。在涼山彝族自治州美姑縣,圍繞非遺系統性保護如何助力城鎮建設和鄉村全面振興,為當地政府文旅融合規劃項目出主意;在黑龍江黑河、大興安嶺等地,參加專題調研,觀察民族非遺保護現狀……

通過履職調研和參與執法檢查,巴莫曲布嫫見證了非遺系統性保護取得的成果,同時也發現了非遺傳承發展中的一些問題。“一些地方出現了非遺過度商業化的現象,把非遺當作噱頭;一些網站、自媒體濫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標識,冒用、挪用非遺代表性項目,甚至以舉辦比賽、頒發證書為名獲取不義之財,必須從嚴整治。”巴莫曲布嫫說。

今年全國兩會上,巴莫曲布嫫準備提交有關數字環境中完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機制的建議。

“堅持保護第一、傳承優先,要正確處理保護與利用、保護與發展、保護與開發的關系,防止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歪曲和濫用。”巴莫曲布嫫說。


記者手記

發揮專長  執著擔當

作為全國人大代表,巴莫曲布嫫傾聽民聲,關注非遺代際傳承,呼吁用非遺保護成果賦能青年發展。

巴莫曲布嫫以代表的擔當與學者的執著,助力推動非遺保護事業發展,既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也助力改善民生福祉。

《人民日報》(2025年03月03日 第 04 版)

[責任編輯:鐘超]
  • <dfn id="3kwm1"></dfn>
    <dfn id="3kwm1"><div id="3kwm1"><label id="3kwm1"></label></div></dfn>

      <abbr id="3kwm1"></abbr>

      1. <menu id="3kwm1"><nobr id="3kwm1"></nobr></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