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發沈陽黎明航空發動機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國航發黎明)隸屬于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有限公司,是我國重要的航空發動機科研生產基地。中國航發黎明堅持“價值導向、效率優先”,在人才引進、考核、評價、選拔、調配、退出等環節持續發力,全面深化市場化改革。自2023年入選“科改企業”以來,累計培養了19名國家級、省部級、集團級優秀人才,用工總量降低6.7%,打造了一支素質精良、能力突出的航空發動機人才隊伍,保障了企業生產經營質量效益不斷提升,2023年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8.9%,全員勞動生產率同比提升18.0%,人工成本利潤率同比改善5.8%,人事費用率同比改善12.2%。
聚焦核心主業,精準保障人才需求
一是注重能力提升,完善人才引進平臺。結合公司發展規劃和前沿專業重點人才需求,制訂一系列制度加大柔性引才力度,深入挖掘各方面資源,搭建立體化引才平臺。通過企業開放日、生產實習平臺,邀請畢業生走進生產現場,提前鎖定優質后備人才目標。與11家高校院所建立15個聯合實驗室,通過聯合實驗室和項目合作,共享成熟人力資源。設置“一人一策”制度,加大重點專業、前沿領域優秀人才引進力度,累計引進高水平人才11人。二是實施精準引進,提升技術引才成效。搭建“能力-潛力”人才盤點模型,圍繞公司規劃發展需求,實施全面人才盤點,統籌技術系統各專業的人才發展梯隊建設、博士重點專業覆蓋,制定人才引進計劃。依據“十四五”規劃和發展需求,針對重點院校、重點專業,不斷提升精準引進效果。健全完善試用期考核標準,嚴格把關技術人才引進質量。三是實施精準調配,提升技能人才能力。統籌各專業人才技能需求,積極開展多能工培養,不斷提升技能人才業務水平,打造復合型技能人才,快速適應數字化轉型升級和精益單元生產模式變革。針對不同產線工作特點,精準調配技能人才,將加工線上的富余技能人員調配到裝配、試車等需要大量手工操作的崗位,確保公司各專業技能人才的需求。
強化人才流動,盤活內部人力資源
一是管理人才“定向調”,實現使用培養相結合。依據產品、產能、技術發展規劃,全面盤點各專業、各單位人員富余和短缺情況,精準分析內部用工需求,關鍵崗位實施公司層面的統籌保障。結合專業人才盤點結果,成立重要團隊,科學制定人才配置計劃,建立AEOS(中國航發運營管理體系)、科研型號等項目團隊靈活選拔、管理機制,實現人才使用與培養相結合。2023年向重點單位調配、內部轉崗141人,配置各項目團隊45人。二是青年骨干“定向派”,助力青年人才成長。聚焦人才發展,全面規劃青年骨干人才成長路徑,持續完善公司、工廠優秀青年業務骨干人才庫建設。推進管理崗位繼任梯隊建設,建立常態化青年業務骨干交流掛職機制,2023年組織青年骨干交流掛職31人,中層正職“80后”管理人員占比提升至19.05%,中層副職“80后”管理人員占比提升至45.07%,新提拔干部均出自公司優秀青年業務骨干人才庫,新提拔干部滿意度平均值提升至97.96%。三是技術人員“定向流”,多措并舉加速成才。開展技術人員定向交流,對核心、優勢專業的骨干技術人才重點關注、定制培養、優先推薦。開展青年創新創效大賽,增強青年創新意識,激發青年創新能力。實施“人才成長獎”“帶教優才、拜師學藝”助力青年人才成長。建立橫向分專業、縱向分層級的覆蓋技術人才全職業生涯的培訓管理體系,突出對人才成長的支撐作用。統籌各專業人才梯次建設情況,分層分級推薦員工參評國家級、省部級、集團級等優秀人才。
暢通退出渠道,精簡優化員工隊伍
一是推進戰略供應商培育,科學輸出人員。建立以解除勞動合同為主、外派為輔的輸出模式,制定戰略合作供應商培育及業務外包外派人員管理辦法。根據崗位價值評估結果識別低價值崗位,明確實施業務外包的崗位目錄,對崗位目錄范圍內新增用工實施勞務外包,將現有人員逐步向外輸出。持續推進戰略供應商培育和管控,穩定向戰略供應商輸送管理、技術、技能相關人員,近三年已累計輸出減員433人。二是強化員工績效考核,加速優勝劣汰。持續推進績效考核變革,日常考核結果與員工績效工資嚴格對應、拉開差距。對年度考核“優秀”的1000人實施崗位工資晉升并發放一次性績效獎勵;對年度考核“良好”的3000人實施崗位工資晉升;對連續兩個年度考核“稱職”的員工實施崗位工資晉升;對年度考核“需改進”的300人實施績效扣發。針對年度績效考核需改進人員等,簽訂崗位勝任標準協議,明確崗位職責及工作目標,加速員工優勝劣汰。三是強化用工出口管理,暢通退出通道。持續夯實崗位合同,加強崗位勝任標準協議管理,將崗位勝任標準協議簽訂及管理情況納入基層單位年度黨組織考核。加大不勝任員工依法依規退出力度,以刷卡大數據、日常考勤數據、違法違紀事實為支撐推進強制解除,以業績考核為基礎、內退政策為引導,2023年實現不勝任退出80人,占減員人數的10%。(文章來源: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