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從中國石油獲悉,2024年,渤海鉆探第三鉆井公司鉚足干勁抓生產,聚焦市場開發、技術攻堅、安全保障等重點工作,優質高效完成全年生產經營任務,年進尺超121萬米,同比增加4.5%。
2024年,面對諸多困難挑戰,中國石油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全力推動油氣和新能源融合發展,增強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競爭力,取得了一個個亮眼的成績,為中國石油高質量發展注入磅礴動力。
第三鉆井公司西北項目部吉慶油區施工現場
大慶油田:構建多能互補新格局 能源總當量向新向上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大慶油田已連續10年實現原油高質量穩產;連續14年實現天然氣穩定增長;全年新能源自消納發電量超7億千瓦時,是歷年累計發電量的1.4倍,能源總當量向新向上。
大慶油田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增強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競爭力,積極推進新能源與油氣業務融合發展,全力構建“油、氣、新能源”多能互補新格局,各項重點工作均取得良好成效。
油氣生產向“上”而行。大慶油田扎實開展水驅綜合挖潛、三采優化提效、天然氣產能提升等重點工作,水驅開發堅持“控水與挖潛并舉、產量與效益并重”,注水結構調整由“控水控液”向“提控優化”轉變,措施挖潛由常規壓裂向規模應用多種壓裂新工藝轉變,井網優化調整由常規加密向層系井網整體優化轉變,水驅產量降幅得到有效控制。在三次采油工作中,大慶油田以“多提高采收率1個百分點”為目標,強化全過程精準調控,扎實推進提質提效,持續擴大高效驅油體系應用規模,推廣應用層系密封性監測方法,豐富完善跟蹤調控手段,三次采油產量再超千萬噸,實現連續23年超千萬噸。
在天然氣生產方面,大慶油田按照“穩定松遼、加快川渝、高效建庫”的思路,扎實推進天然氣快速上產,持續提升儲氣庫調峰能力。通過深挖老區潛力,攻關難采儲量開發難題,探索煤層氣等非常規資源開發,天然氣產量實現穩中有升。
綠色低碳向“新”而行。大慶油田新能源項目實現自主設計、施工、運維一體化管理,目前在建風光電項目達到19項,裝機規模比2023年擴大6倍。其中,林甸60萬千瓦、廣西62萬千瓦集中式風光發電項目全面開工,對外清潔供能取得新突破;黑龍江首個水熱型地熱供暖項目——方正縣地熱供暖先導試驗工程順利開工,邁出了企地合作開發利用地熱資源的重要一步。大慶油田圓滿完成2024年二氧化碳注氣任務,通過積極優化徐深9凈化廠和乙烯液化站運行參數,注氣量比上年增加8.2萬噸,將在“十四五”末建成中國石油規模最大的百萬千瓦級低碳油氣生產基地。
長慶油田:連續3年天然氣產量超500億方 夯實民生溫暖“底氣”
長慶油田持續加大天然氣增儲上產力度,截至2024年12月22日,天然氣產量達到500.27億立方米,并連續3年保持年產天然氣500億立方米以上穩產上產。
長慶油田負責勘探開發的天然氣藏,85%以上都屬于致密氣,單井產量低,高效開發難度大。面對挑戰,長慶油田強化集智攻關,創新形成三維地震、優快鉆井、體積壓裂等6類30項主體技術,攻克了致密氣開發的技術難題。自2010年天然氣年產量突破200億立方米后,天然氣年產量12年3換百億立方米字頭,2022年建成我國首個年產500億立方米戰略大氣區。
長慶油田持續打好天然氣高效勘探進攻仗和精益開發陣地仗。2024年以來,長慶油田統籌高效推進新區評價建產和老區精益生產,加快實施氣田“3+3”壓艙石工程,推進致密氣提高采收率攻關,以革命性舉措加快慶陽、青石峁氣田上產步伐。長慶油田對19座天然氣凈化和處理廠、295座集氣站、3萬多公里的輸氣管網進行全方位體檢,按照氣井的不同“脾性”分類優化生產、量身定制方案,確保2.6萬多口氣井以最佳狀態迎峰保供,為下游萬戶千家筑起“溫暖防線”。
進入本輪采氣周期后,長慶油田各儲氣庫“提氣”“戰寒”保障冬季天然氣供應。長慶油田采取在役庫與氣田生產協同調峰、在建庫應急調峰采氣的方式,并積極優化儲氣庫注采時間,儲氣庫群提前25天開始注氣,本輪注氣已超15億立方米,日“沖峰”能力同比增加380萬立方米。目前,長慶油田日產氣量保持在1.54億立方米以上運行,為守護萬家溫暖再添“底氣”。
目前,長慶油田已成功開發靖邊、榆林、蘇里格、子洲、神木等14個氣田,累計生產天然氣超6650億立方米,可替代8.8億噸標煤,減排二氧化碳超10億噸,為綠色低碳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華北油田:綜合能源保供能力達千萬噸級 產業多元協同發展
2024年12月31日,華北油田年綜合能源保供能力折合原油當量達到1000萬噸級,成為京津冀區域能源保供的重要支柱。
面對油田穩產上產的壓力和能源高效保供難題,華北油田積極踐行“兩個階段、各三步走”的戰略路徑,能源生產呈現新局面。
原油供給躍上新臺階。華北油田加大勘探開發力度,向“四新”和風險領域進軍,近年來連續在河套盆地新區深層發現高豐度探明儲量、在冀中保定凹陷發現淺層規模富集油藏,實現多年勘探禁區的“一深一淺”兩大突破,保持儲量高峰增長的主動態勢。華北油田堅定效益開發理念,抓住控制遞減率和提高采收率主線,深入推進SEC儲采平衡、老油田“壓艙石”、采收率再提高等“三大工程”,打好“巴彥河套規模上產進攻戰、冀中二連效益建產保衛戰、老油田提高采收率持久戰”。
天然氣夯實保供根基。煤層氣業務做大做強、產量快速攀升。華北油田緊緊抓住提高單井產氣量“牛鼻子”工程,加強技術創新,加快煤層氣處理能力和外輸通道建設,持續保持全國最大中淺層煤層氣田優勢。儲氣庫業務立足快速提升調峰保供能力,高效推進蘇橋等儲氣庫擴容達產。常規天然氣業務穩健發展,通過不斷深化深層致密氣及潛山內幕氣藏領域研究,控制老氣田遞減,天然氣產量穩中有升。城鎮燃氣業務加強統籌協調,多方籌措氣源,完善管網建設,做足應急準備,保障民生用氣需求。
新能源拓寬綠色版圖。華北油田把新能源作為油田布局新興產業、發展新質生產力、開辟企業成長“第二曲線”的重要著力點,以“油氣新”協同融合發展為主線,全力加速新能源業務發展。通過向“新”而動、逐“綠”而行,全力做強地熱業務,加強風光電市場開拓,規劃北京城市副中心供熱管網增綠方案,形成石油孔雀城等8個油田地(余)熱、近千萬平方米規模化油田特色供暖項目,風光業務新建清潔電力裝機超14萬千瓦、自發綠電占油田生產用電量的5%以上,全年新能源產量當量達到60萬噸標煤。
塔里木油田:再添百億方大氣田 創新突破增儲上產
2024年12月21日,在天山托木爾峰腳下,我國最大超深凝析氣開發生產基地——塔里木油田博大采油氣管理區天然氣年產量突破100億立方米,折合替代標煤1330萬噸,為優化我國能源消費結構、推動綠色低碳轉型、助力實現“雙碳”目標作出貢獻。
博大采油氣管理區負責博孜、大北、克深5等氣藏的開發生產。博孜-大北氣區位于新疆阿克蘇地區溫宿縣、拜城縣交界處,是塔里木油田繼克拉-克深氣田后發現的又一個萬億立方米大氣區,也是西氣東輸和南疆利民管網的主力氣源地之一。近年來,塔里木油田持續加大博孜-大北氣區勘探開發和增儲上產力度,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這里也成為“十四五”期間我國天然氣增儲上產的主力軍。
塔里木油田集中力量開展博孜-大北氣區集中勘探、精細勘探和新區新領域勘探,加大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力度,逐步落實儲量規模。在博孜-大北氣區應用深層高壓氣井井下PVT取樣技術獲得突破,找到了超深層油氣水相態及運移規律;建立超深超高壓裂縫性致密砂巖氣藏高效評價技術、深層高壓氣藏動態儲量評價方法,支撐控水穩氣工程高質量推進。
面對超深、超高壓、高含蠟的世界級開發技術難題,塔里木油田堅持地質工程一體化,實現復雜長停井大修復產和低溫低產井全面復產;創新形成“以防為主、以治為輔、防治結合”的井筒流動保障關鍵技術,配套完善了大修提效、井筒疏通、儲層改造、流動保障、排水采氣五大采油氣工程技術。
在地面建設方面,塔里木油田立足博孜-大北氣區豐富的油氣資源,先后組織了集輸系統配套、處理裝置擴建等一系列重點工程,有效釋放了油氣產能。同時,博大采油氣管理區加快氣田數智化和新能源建設步伐,推進光伏綠電替代、光熱利用、空氣能利用等減碳項目,實現生產數據采集全自動、視頻監控全覆蓋、中小場站全部無人值守,建成綠色低碳數智化新型采油氣管理區。(文章來源: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 )
![](http://img.rmlt.com.cn/templates/rmlt2013/img/rmlt_logo.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