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抒己見】
2024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提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強國所應具有的“思政引領力”。圍繞這一話題,光明日報《教育周刊》進行了深入探討,筆者深有同感。具有強大的思政引領力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強國的鮮明特征,位于教育強國“六個力”之首,集中體現了教育強國的政治屬性,內在地回答了在建設教育強國征程中舉什么旗、走什么路、呈現什么樣的精神狀態等系列重大理論與實踐問題,為全面推進新時代立德樹人工程提供了根本遵循。
以強大思政引領力為新時代立德樹人工程把牢前進方向
我們要建成的教育強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強國,必須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
高校是意識形態領域的前沿陣地,要通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說清楚、道明白,進一步堅定青少年學生的馬克思主義信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信心。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強國,必須以堅持黨對教育事業的全面領導為根本保證,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以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為根本目標,以服務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重要使命。近年來,湖南省委省政府出臺《關于加快建設教育強省的決定》等文件,以堅持黨對教育事業的全面領導為根本保證,錨定“三高四新”美好藍圖,把服務高質量發展作為教育強省的重要任務。
要標定人才培養的政治屬性。能不能培養出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能不能培養出擔負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這是建設教育強國的時代之問,也是歷史大考。新時代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就是要著力培養一代又一代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立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奮斗終身的有用人才。
以強大思政引領力讓新時代立德樹人工程思想引擎更強勁
思想的強大偉力,集中體現在順應時代、把握趨勢的影響力,洞察本質、抓住根本的穿透力,解決問題、指導實踐的推動力。
當前世界范圍內思想文化相互激蕩、社會思潮良莠不齊,給鑒別能力和判斷分析能力相對較弱的青少年群體帶來一定影響。堅持用黨的創新理論鑄魂育人,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最新成果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不斷增進學生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理論認同、情感認同,教育引導青少年清除思想觀念障礙、撥開思想迷霧、澄清模糊認識、激發精神動力,是全面推進新時代立德樹人工程的首要任務。
黨的十八大以來,湖南將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提升工程整體升級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充分發揮文化育人的重要作用。省委書記、省長帶頭深入高校講思政課,成立省級“大思政課”建設創新中心、宣傳思想工作創新中心等8類思想政治工作創新中心,推進思政課深化改革創新。打造“我是接班人”網絡大思政課堂,推動互聯網這個“最大變量”釋放“最大正能量”。在全省14個市州各建立一個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共同體,形成大中小學思政課共研、共創、共教、共學的新模式。
以強大思政引領力為新時代立德樹人工程明晰價值追求
價值觀決定著青少年學生不同的人生追求和精神狀態。在快節奏、多變化的現代社會中,“學業的成就”與“世俗的成功”之間關系復雜,當代學生面臨著更為復雜的成長問題,容易導致價值選擇失衡。
立足新時代新征程,大力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青少年學生正確處理好自我價值與社會價值的關系,立報國強國大志向、做挺膺擔當奮斗者,是強大思政引領力形成的關鍵核心。讓典型引路和發揮示范作用,歷來是我們黨重要的工作方法。近年來,湖南大力推動教育系統崇尚英雄、緬懷先烈、爭做先鋒,深入推進“校友回湘”,加大大學生在湘創業先進典型選樹力度,開設“奮斗青春號”自主大思政課堂,教育引導廣大學生胸懷“國之大者”,切實增強了青少年的“志氣、骨氣、底氣”,將敢于奮斗、勇于奮斗、善于奮斗作為人生理想最亮麗的底色。
(作者:夏智倫,系湖南省教育廳廳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