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市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建設的重要思想,把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7·9”重要講話精神作為重要政治任務,樹牢抓好黨建是最大政績的理念,緊緊圍繞推動向海經濟高質量發展,以政治建設為統領,全面履行機關黨建主體責任,采取“四提升四強化”舉措,探索政治機關建設的北海“新路徑”。
提升政治自覺,強化黨建引領。自覺把講政治作為政治機關建設的第一要求。一是夯實政治引領。出臺規范執行“第一議題”工作指引,持續開展重要講話精神再學習再領悟行動,舉辦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座談會,深入實施“黨建領航工程”,開展理論“微宣講”比賽和黨史學習教育技能競賽,深化對黨忠誠教育,當好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的排頭兵,走好踐行“兩個維護”第一方陣。二是夯實體系引領。落實健全全面從嚴治黨“五個體系”新部署新要求,持續做好制度的“廢改立”,著力構建市委統一領導、工委牽頭抓總、黨組(黨委)主責主抓、巡察部門協同監督、市縣(區)上下聯動的全鏈條工作體系,推動機關黨建提質增效。三是夯實示范引領。以政治建設引領模范機關建設,由市財政撥付880萬元專項經費用于模范機關創建。以深耕細作85個“書記創優項目”為載體,創新構建黨建和業務深融合、雙提升的“應用場景”,推動“干就干最好、爭就爭第一”成為鮮明標識。
提升發展自覺,強化中心融合。自覺把促進高質量發展作為政治機關建設的中心任務。一是當好實體經濟促進者。全市所有廳處級領導干部帶頭,常態化開展服務壯大實體經濟專項行動,強力推動32個百億級重大項目和253個工業項目加快落地建設、投產達產,北海市2023年招商引資等170余項指標排全區第一,榮獲全區壯大實體經濟推動高質量發展調研服務先進集體。二是勇當項目一線主力軍。創新實施“兩融合雙提升”工程,選派機關黨員業務骨干擔任“實體經濟服務員”“項目建設聯絡員”,促進干部邊解決問題推動工作、邊提升能力改進作風,北海市近5年工業投資保持年均31.3%的高速增長,總量連續6年穩居全區前三。三是爭做營商環境主人翁。選調163名科級干部組成“心廉心科長服務團”,幫助民營企業切實解決改革發展中的制約性、累積性問題。2024年9月,進一步優化實施“科長服務企業素質能力提升工程”,啟動“行動學習+協同攻克營商環境重點問題”項目,更好推動解決涉企涉項目難點堵點問題。北海市已連續6次獲全區營商環境評估第一名。
提升從嚴自覺,強化清廉效能。自覺把“全面從嚴”作為政治機關建設的基本遵循。一是“三育并舉”強武裝。鞏固拓展黨史學習教育、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黨紀學習教育成果,形成“黨的創新理論進機關”“書記點題談”“清廉支部共建”等特色品牌,多項管黨治黨的制度成果和標準舉措走在全區前列。二是“珠聯璧合”樹新風。大力弘揚“珠還合浦”的廉潔文化,創作《清吏·孟嘗》等文藝精品,依托全市21個廉政教育場館、8個清廉單元共同開展廉政教育、警示教育和庭審旁聽等活動,直接覆蓋黨員6.8萬余名,崇廉尚潔新風正氣不斷充盈。三是“三點一線”提效能。錨定規范權力運行“根本點”、重點行業領域“風險點”、干部隊伍建設“關鍵點”和服務保障高質量發展“第一線”,在全市機關梳理排查出重要廉政風險點244個,修訂完善和健全重要制度機制346項。在全區率先打造清廉北海智慧平臺,實現智慧賦能。清廉機關融合共建經驗得到肯定推廣。
提升為民自覺,強化共建共享。自覺把“讓人民群眾滿意”作為政治機關建設的根本立場。一是創新打造“三大平臺”。北海市成立市域社會治理網格化指揮中心、海洋監管綜合執法指揮中心、社會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服務中心,構建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一張網”,2023年北海市群眾安全感達98.9%、排名全區第一,平安建設綜合考核排名全區第二。二是扎實推進“三大行動”。依托全市3488個網格和8.1萬余名黨員,深入基層社區開展“珠城先鋒”互聯共建、“我為群眾辦實事”等行動,2024年以來受理解決群眾訴求31.2萬余件,切實把“問題清單”變成“幸福清單”,群眾滿意率達98.8%。三是同心建好“五個家園”。將“五個家園”建設與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等中心工作緊密結合,1015個老舊小區、626個“三無”小區、2266條背街小巷得到改造整治,114個體育場館向市民開放,15個口袋公園加快建設,各類救助保障水平提升至全區前列。2023年北海成功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市”。潿洲島在聯合國總部捧回2024年度國際“新可持續城市與人居環境獎”,群眾獲得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
(作者系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市委市直機關工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