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今年在青海考察時指出,“包括教育在內的東西部協作和對口支援取得顯著成效,充分彰顯了中國共產黨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大家庭的溫暖”。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東西部協作和對口支援“兩個充分”的重要論斷,深刻闡明了新時代東西部協作和對口支援性質特點和重大意義,是黨領導東西部協作和對口支援生動實踐的經驗總結和思想升華,標志我們黨對東西部協作和對口支援的規律性認識達到了新高度,為在更高起點上進一步推進這項工作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東西部協作和對口支援必須長期堅持下去等重大問題作出重要論述、提出重要要求,形成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系統回答了新時代為什么做這項工作、怎樣做這項工作。多年來,這項工作在許多領域發揮重要作用、作出突出貢獻,是一項經得起時間檢驗、被實踐證明行之有效的偉大創舉。我們必須深學細悟、學深悟透蘊含其中的豐富理論內涵和重大實踐意義,完整、準確、全面加以理解和貫徹。
一、東西部協作和對口支援取得顯著成效,充分彰顯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優勢
東西部協作和對口支援是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治疆方略和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黨中央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一項有效制度設計。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推進各方面制度建設、推動各項事業發展、加強和改進各方面工作,都必須堅持黨的領導,自覺貫徹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根本要求”。回顧東西部協作和對口支援的多年發展歷程,特別是新時代以來的高質量發展歷程,這項工作始終在黨的領導下來謀劃、來部署、來推動,彰顯了強大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和密切聯系群眾優勢。
黨的領導賦予東西部協作和對口支援強大政治優勢。旗幟鮮明講政治,既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鮮明特征,也是我們黨一以貫之的政治優勢。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將東西部協作和對口支援擺在治國理政的突出位置,部署各有關地區和部門將其作為一項重要政治任務來抓。這一過程中,援受部門、地方和廣大干部群眾堅持從政治上看、從政治上辦,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不講條件、不打折扣,堅定不移推動黨中央部署要求落地落實。最近十多年,東西部協作持續深化,涌現出閩寧協作、滬滇合作等各具特色的協作模式;對口支援扎實推進,在新疆、西藏等地高質量發展和災后重建、抗擊疫情等大事大戰大考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事實表明,黨的領導展現出的強大政治優勢,是東西部協作和對口支援沿著正確方向劈波斬浪、行穩致遠的根本保證。
黨的領導賦予東西部協作和對口支援強大組織優勢。我們黨組織體系嚴密、組織紀律嚴明,集中了眾多先進分子和行業優秀人才,具有強大的領導力組織力執行力。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東西部協作和對口支援高位謀劃、強力推進,規模之大、范圍之廣、要求之高前所未有。這一過程中,靠著黨的領導獨有的組織優勢,構建一整套高效能運行機制、推出一系列超常規政策舉措,形成不可比擬的組織優勢。據人民日報數據,截至2023年11月底,東部8個省市向西部10個省區市投入財政援助資金231.9億元,互派掛職干部3045人、專業技術人才2.5萬人;共建產業園區775個,新增投資1684.8億元,購銷農產品1104.8億元;實現81.5萬名農村勞動力就業,其中脫貧勞動力54.3萬人。事實表明,黨的領導展現出的超強組織優勢,是東西部協作和對口支援高效開展、穩步推進的核心動力。
黨的領導賦予東西部協作和對口支援強大密切聯系群眾優勢。我們黨來自人民、植根人民,始終堅持人民至上,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根本宗旨,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并由此贏得人民衷心擁護。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東西部協作和對口支援作為關心西部地區的重大舉措,不斷將黨的主張變成群眾自覺行動。這一過程中,各級黨組織廣謀良策、廣聚共識,各族群眾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再現了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和尊重群眾首創精神、發揮群眾主體作用等優良傳統的新魅力。時至今日,東西協作、互利共贏,援受互動、攜手共進,這項工作成為東西部各族群眾當中得民心順民意的德政工程和“同心圓”工程。事實表明,黨的領導展現出的密切聯系群眾優勢,是東西部協作和對口支援激發群眾智慧、匯聚群眾力量的關鍵因素。
二、東西部協作和對口支援取得顯著成效,充分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鮮明中國特色、明顯制度優勢、強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進制度”;“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斷發展,我們的制度必將越來越成熟,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必將進一步顯現”。東西部協作和對口支援植根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沃土,并從中得到豐厚滋養。
堅持社會主義方向和走共同富裕道路的顯著優勢。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要求我們把共同富裕作為本質要求和根本原則,堅定不移堅持好;走共同富裕道路,要求我們把先富帶動后富、逐步實現共同富裕作為長期的歷史過程,堅定不移走下去。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通過東西部協作和對口支援,組織東部發達地區對西部欠發達地區給予協作合作和扶持支持、推動東西部共同富裕,理所當然屬于堅持社會主義方向和實現共同富裕道路進程中最直接、最有效的舉措和實踐。與此同時,東西部協作和對口支援是在堅持社會主義方向、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先決條件下來實施的,自然而然凸顯了更高政治站位、更強歷史縱深、更廣時代視野,能有效避免短期行為、短視效應和急于求成、急功近利,更好做到一張藍圖繪到底、一茬接著一茬干,切實保證了長期連續性、穩定性和可持續性。
保障社會公平正義和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顯著優勢。保障社會公平正義,要求我們把生存權和發展權作為首要的基本人權,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要求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共建美好家園、共創美好未來,一個民族都不能少。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通過東西部協作和對口支援,推動西部地區特別是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福祉改善,毫無疑問是讓民族地區受益、保障社會公平正義的大戰略,是東西部攜手共進、各民族團結進步、共享新時代偉大榮光的大戰略。與此同時,東西部協作和對口支援在社會主義制度優勢層面的特殊意義,進一步凸顯了其全局高度、戰略價值,有利于激勵各族干部群眾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畫好最大同心圓,不斷轉化為各族群眾全面發展、各個民族團結進步的更大成效。
全國一盤棋和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顯著優勢。全國一盤棋,要求我們突出整體效益考量,推動各區域各領域協作協同、協調均衡;集中力量辦大事,要求我們突出綜合效能謀劃,推動各方智慧力量融合聚合、攻堅克難。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通過東西部協作和對口支援,兼顧國家和地方、近期和長遠,既有利于西部地區高質量發展,更好融入和服務全國大局,也有利于為東部地區發展新質生產力提供堅強后盾、實現從東部率先發展到全國協調協同發展,這毋庸置疑是對全國一盤棋和集中力量辦大事顯著優勢的最好詮釋。與此同時,依靠這個顯著優勢,東西部協作和對口支援才能更好做到區位優勢精準互補和資源力量最優配置,在做大經濟總量和提高綜合競爭力上發揮更大作為。
三、東西部協作和對口支援取得顯著成效,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大家庭的溫暖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幾千年歷史長河中,中國人民始終團結一心、同舟共濟,建立了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發展了56個民族多元一體、交織交融的融洽民族關系,形成了守望相助的中華民族大家庭”;“中華民族是一個大家庭,一家人都要過上好日子”。東西部協作和對口支援承載著中華民族大家庭守望相助的厚重傳統,引發了各族群眾情感相依的強烈共鳴,激勵數以萬計的人投入其中,用堅定的信仰力量、濃厚的家國情懷、樸素的手足情誼,唱響了手挽手肩并肩的和諧壯歌。
一線共產黨員在東西部協作和對口支援中挺膺擔當、勇做中堅,用信仰力量傳導中華民族大家庭的溫暖。正確的政策方針制定之后,干部就是決定因素。少數民族面貌、民族地區面貌、民族關系面貌、中華民族大家庭面貌,之所以發生翻天覆地的滄桑巨變,就在于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矢志不渝致力于中華民族大家庭共同團結奮斗和共同繁榮發展,薪火相傳而又歷久彌新。新時代新征程,來自中央相關部門、單位、企業、群團和東部地區不同省份的黨員干部、黨員業務骨干、黨員知識分子和駐村第一書記、黨員工作隊等,響應黨的號召,主動扎根西部,同受援地黨員干部一道,接續奮斗在新疆、西藏、涉藏四省及西部地區、老工業基地、革命老區第一線,始終與各族同胞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在東西部協作和對口支援主戰場上肩負中堅力量、發揮先鋒作用。他們高揚對黨的赤誠之心、對國家摯愛之情、對民族自豪之情、對同胞手足之情,以信仰赴使命、以熱血鑄擔當、以行動踐諾言,書寫了中華民族大家庭黨群干群水乳交融、魚水情深的熱血故事。
派駐干部人才在東西部協作和對口支援中履職盡責、奮力作為,用家國情懷傳導中華民族大家庭的溫暖。社會主義是干出來的,新時代也是干出來的。東西部協作和對口支援之所以取得顯著成效,根本在于有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航掌舵、統籌指揮,在于各級黨組織有力領導、周密實施和廣大黨員勇挑重擔、勇當中堅,同時也離不開派駐的專職干部和專業人才勠力同心、奮力作為。新時代新征程,這支隊伍選得優、下得去、融得進、干得好,依托良好的從業背景、職業操守和專業技能,面對“最后一公里”特別是產業協作、教育支援、科技支援、衛生支援、民生幫扶等領域的繁重任務,吃透政策、把握需求,對接資源、規范辦事,始終帶著感情干工作,竭忠盡智做奉獻,扎扎實實把各項協作支援措施放在心上、抓在手中、落到實處,成為東西部協作和對口支援的生力軍。他們出于對國家富強民族復興的情懷、對人民力量人民利益的尊崇、對民族地區民族同胞的情感,用舍小家為大家的實際行動,講述了中華民族大家庭同向同行奮進新征程、同心同德建功新時代的一家親佳話。
各族人民群眾在東西部協作和對口支援中傾心傾情、群策群力,用手足厚誼傳導中華民族大家庭的溫暖。人民群眾是中華民族大家庭的主人,是中華一家親的根基所在。東西部協作和對口支援始終注重以黨風政風帶社風民風,激發群眾內生動力,吸引群眾廣泛參與。新時代新征程,從雪域高原、天山南北到塞外北疆、西南邊陲,脫貧攻堅全面勝利、小康社會全面建成,飛機高鐵、公路水運通達全國,快遞小哥、生鮮冷鏈遍及城鄉,互聯網、大數據一鍵即達,東西部地區人員往來、經貿合作、物資流動、信息交流日益便捷頻繁,地域互聯互通、社會共治共享漸成新常態,群眾參與東西部協作和對口支援的熱情空前高漲。廣大群眾積小善成大德,通過旅游幫扶、消費幫扶、助學幫扶和支教、義診、公益帶貨,共襄同胞所需。民營企業家履行社會責任,參與“萬企幫萬村”、“萬企興萬村”等,助力鄉村振興。各族群眾心連心手牽手,共建“石榴籽家園”、“互嵌式社區”和“結對家庭”、“友好學校”,引領團結進步。億萬人間大愛,跨越山海、融通東西,繪就了中華民族大家庭守望相助、手足相親的亮麗風景。
(作者:中共青海省委宣傳部副部長、青海省電影局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