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核是上級對下級某項工作完成情況的年終檢驗,是推動工作的有效手段。但實踐中發現,有的單位和部門考核指標接近年底才下發到基層,讓基層處于被動狀態,疲于應付,甚至滋生形式主義問題。考核部門應從指標下達時間、目標任務設置、強化指導推動三方面發力,真正發揮考核“風向標”和“指揮棒”的作用。
盡早明確考核指標,讓基層工作更有方向。考核指標下達過晚,可能讓基層干部面臨抓了大半年的工作卻和上級要求相去甚遠的問題,甚至還可能被追責問責,一些基層干部因此瞻前顧后、畏首畏尾,降低了干事創業積極性。及早下達考核指標,并以此謀劃、推進工作,是廣大基層干部的熱切期望。考核牽頭部門和有關主管部門應該在考核工作結束后,及時總結考核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提前謀劃好來年的工作,明確考核目標、考核方向、考核內容及重點、評價細則、政策執行界限等,并及時下達下級部門單位,不能讓基層總是“摸著石頭過河”。
科學設置目標任務,讓基層落實更加可行。考核的最終目的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推動工作。但有的部門安排部署工作任務不考慮基層實際,不注意傾聽基層聲音,對基層底數不清、情況不明,指標數字年年上漲,導致基層考核陷入“指標越多、實效越差”的怪圈。要徹底解決考核中目標定得過高、任務層層加碼、措施與實際脫節等問題,考核前應多深入基層走訪調研,聽實話、察實情,注重系統謀劃,不能一把尺子量長短。要轉變考核思維、調整考核指標體系、優化考核評價方式,把考核重點從考“痕跡”、翻材料、看顯績、比數量向重實效、聽評價、看“潛績”、查質量調整,推動基層干部卸下多余的“包袱”,工作模式和狀態從“留痕”向“走心”轉變,最終向群眾可感可及的工作成效“變現”。
強化指導提升質效,讓基層工作更有成色。在工作中,有的部門在考核指標下達后當起“甩手掌柜”,督促基層抓緊落實、限時完成很在行,指導基層“怎樣干、干到什么程度”卻很外行,導致上下級不能同心同力推動工作,長此以往,難免讓基層干部既流汗又心寒。上級主管部門應注重狠抓業務培訓,不斷提升指導基層工作的能力和水平,防止工作中指導意見不明確或只要結果不重指導的情況發生。要把工作重心放在日常,明確提出工作的具體目標、落實舉措、推進階段,最終要達到什么效果或是解決什么問題,避免工作成效都只看年終考核的傾向。同時,應多關注基層難以解決的實際困難,讓基層干部在繁雜的工作中感受到上級的支持和關心,著力搭建督而有度的上下級關系。(西疇縣紀委監委 丁昌躍 張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