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tv在线观看,精品国产污污免费网站Av,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五月天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人民論壇網·國家治理網> 典型案例> 正文

堅果種出“科技范兒”——來自云南省臨滄市的調查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壯大縣域富民產業,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培育鄉村新產業新業態。位于瀾滄江畔的云南省臨滄市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是全球最大的澳洲堅果種植基地,但產業大而不強、效益偏低等問題一度制約著當地邁向高質量發展。近年來,臨滄積極探索用科技賦能農業特色產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大資源變大產業。

1991年,云南省臨滄市引進試種澳洲堅果(夏威夷果)。經過30多年發展,2024年臨滄堅果種植面積達263萬畝,占全省的61.8%、全國的53.2%、全世界的36.8%,成為全球最大澳洲堅果種植基地。2018年,“臨滄堅果”被正式批準實施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成為當地標志性特色農產品。但很長一段時間,臨滄堅果面臨大而不強的窘境,盡管有規模優勢,但單產低、產業鏈條短等問題突出。臨滄市依靠科技創新,大力推動提質增效,促進高原特色農業全產業鏈發展。

臨滄市委書記、市長杜建輝表示,臨滄市堅定不移走生態綠色高質量發展之路,成立臨滄特色資源創新利用研究院,構建“院士專家團隊+科技服務隊+鄉土人才”特色產業科技服務體系;通過實施100萬畝臨滄堅果提質增效行動,示范點平均畝產均超過200公斤,今年臨滄堅果綜合產值有望突破100億元,嘗到了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的甜頭。

破解“大資源小產業”難題

每年白露節氣前后,都是畢家富最有成就感的時節。

今年74歲的畢家富,是臨滄市永德縣大雪山鄉勐旨村興糖自然村村民。20多年前,他偶然得知澳洲堅果具有管護成本低、經濟效益高等特點,就開始摸索著種植,逐漸掌握育苗等一系列技術。看到發展前景,周圍村民在畢家富帶領下陸續開始種植堅果。

如今,畢家富種了60多畝堅果,“當時可不敢想象能達到現在這樣的規模”。村民房前屋后也都是堅果樹,興糖村共種植3700畝,已掛果1800畝。畢家富還開辦了堅果加工廠,組織成立種植加工專業合作社。

位于云南省西南部瀾滄江畔的臨滄市,以普洱茶聞名海內外,核桃、咖啡、甘蔗等優質綠色農產品也出自這里。北回歸線穿境而過,熱帶山地季風氣候、干濕季明顯、日照足、晝夜溫差大……這些得天獨厚的條件,使臨滄成為全球最適宜澳洲堅果生長的地區之一。

“堅果已成為我們村的支柱產業。”同畢家富一樣,臨滄市鎮康縣南傘鎮田壩村王氏堅果莊園負責人王習寧,也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帶頭種植澳洲堅果。田壩村是苗族聚居村,也是較早開始規模種植堅果的村子。最開始,面對堅果這一舶來品,村民積極性不高。王習寧帶頭示范,將自家600畝地種上堅果,同時和村干部一起動員村民嘗試,并給村民送種苗。如今,田壩村堅果種植面積超4.5萬畝。

近年來,臨滄市著力推動高原特色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臨滄市副市長馮衛慶介紹,經過30多年發展,臨滄堅果成為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農產品,目前這里已經成為全球最大堅果種植基地,是名副其實的“堅果之鄉”。

雖然臨滄堅果有規模優勢,但很長一段時間并沒有給當地帶來相應的經濟回報。多年來,臨滄堅果一直存在只開花不掛果、坐果率低、產量低、品種多而雜、部分品種品質差等問題,青皮果平均畝產不足120公斤,“大資源小產業”矛盾非常突出。成立于2019年的臨滄市鎮康縣眾裕農業開發有限公司主要從事堅果產品精深加工,擁有堅果種植基地4600畝。“開始不懂什么品種好,選了一些不適宜的品種,后來發現有些品種掛果率低,有些品種不被市場認可。”公司總經理馬建瑞說。

臨滄堅果產業發展的轉折點出現在2022年。在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院士行活動期間,臨滄市向中國工程院院士鄧秀新團隊等專家介紹了堅果產業發展現狀和面臨的突出問題,專家們很感興趣。此后,受臨滄市委、市政府邀請,以華中農業大學、云南省農業科學院熱帶亞熱帶經濟作物研究所為主的專家團隊開展調研后發現:“缺水花枯”導致授粉結實難,“缺媒授粉”導致授粉效果差,“品種差異”導致授粉結實率低,“接口不親和與包埋殘膜”阻礙樹體養分輸送、影響開花結果,“營養缺乏或不平衡”導致果園樹體開花結果受影響……有了院士團隊技術支撐,專家團隊開展系列實驗和技術攻關,查明了堅果產量低的主要原因。

依托產業優勢,臨滄市提出“三個一百”目標,即100萬畝堅果基地提質增效、100名科技服務隊員、100億元綜合產值,建體系、建團隊、建樣板、建聯盟、建機制,推進政產學研用融合,努力實現從良種、良果到良品的轉變。

科技賦能提質增效

采摘季過去不久,臨滄很多堅果種植基地又忙碌起來:在堅果修剪、施肥、病蟲害防治的關鍵時期,臨滄各地都在舉辦提質增效管護培訓。

作為臨滄市院士專家團隊的示范點之一,今年9月,由專家、院士和當地農戶組成的測產組,對臨滄市臨翔區螞蟻堆鄉一水村提質增效示范基地進行測產,結果顯示畝產產量大增:主栽品種344號畝產624.61公斤,對照園畝產151公斤,增產313.6%;788號品種畝產497公斤,對照園畝產249公斤,增產99.6%。

臨滄市組建技術攻關團隊,邊研究、邊試驗、邊示范、邊推廣,探索臨滄堅果提質增效運行機制和方法路徑,建立市、縣、鄉、村四級試驗示范點467個,示范推廣面積1.55萬畝,輻射帶動100萬畝堅果基地提質增效。今年,臨滄市補充地方技術骨干到院士專家團隊,組建了由105名技術服務隊隊員組成的8支科技服務隊,培養了近500名鄉(村)技術輔導員。“以前都是自己摸索著干,科技服務隊入駐讓我們有了方向,越干越有信心。”臨翔區馬驛堅果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楊克華說。

楊克華的基地種植堅果500畝,其中200畝已掛果。此前因為修剪管護不到位,去年產量僅30噸,平均畝產150公斤。今年,他的200畝堅果被選定為市級核心示范基地,臨翔區以“院士專家團隊+省級科技專家”為依托,整合科技人員力量,組建科技服務隊,深入田間地頭,傳授科學管護技術。針對“缺媒授粉、花期極度干旱”導致花期授粉不良、初期大量落果、授粉結實率低等問題,科技服務隊指導應用“落頭開心、果園放蜂、營養補充”等關鍵技術以及一系列配套技術,幫助果園通風透光提高授粉率及坐果率。今年,200畝示范基地采收青皮果53噸,平均畝產265公斤。“科技助農的作用非常明顯。”楊克華說。

在鎮康縣南傘鎮田壩村,堅果種植越來越有“科技范”。無論噴灑肥藥還是采摘運輸,無人機都開始協助人工發揮大作用。2021年4月,田壩村成立堅果種植專業合作社,統一種苗供給、統一技術規范、統一系統銷售、統一利益核算,并購買引進無人機,開展葉面施肥、病蟲害防治等。田壩村黨總支書記王東權說,要通過堅果產業致富,就必須注重科技賦能,合作社在技術上規范培訓,生產資料統一供應,通過主動引導,村民更愿意投入,管護意識和修剪技術明顯提升,堅果產量和品質顯著提高。

臨滄市鎮康縣林業和草原局技術員楊伯平與堅果打了10多年交道,熟練掌握豐產栽培管護、品種改良、病蟲害防治等技術。如今,楊伯平成為臨滄堅果提質增效院士專家團隊的本地成員,常年為種植戶提供技術指導,“我們將繼續加大技術推廣力度,讓果農掌握好實用技術,提升管理水平”。

套種林下咖啡、種植林下魔芋、發展林下土雞養殖……永德縣崇崗鄉大紅山種植示范基地還發展起了林下經濟。崇崗鄉黨委書記魯衛華介紹,當地全力打造大紅山立體農業種植示范基地,盤活堅果林下資源,實現“堅果+咖啡+蜜蜂+魔芋+海德雞”立體式發展,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拓寬百姓增收致富渠道。

前不久的收獲季,臨滄云澳達生物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堅果一號莊園內,新采收的堅果經去皮、清洗、風干、篩選等環節后進入市場。“采收季每天至少加工青皮果150噸。”云澳達公司南傘基地主任李超介紹,公司的澳洲堅果標準化高效示范種植基地有5000多畝,“看到產業發展越來越好,農戶管護積極性大大提高,大家都認識到了品種改良、修剪、施肥、防蟲害的重要性”。

“我們主動做好臨滄堅果產業的科技支撐服務。”臨滄市林業科學院院長楊玉春介紹,多年來,該院在研究臨滄堅果生態化豐產高效栽培技術、林下經濟作物栽培技術、優良品種選育、配制專用生物有機肥等方面持續突破;注重加強與科研院所、高校和林草企業的“產學研推”合作,提升科技創新水平,加大科技成果轉化應用,著力解決制約產業發展的瓶頸問題。

全鏈條統籌協調

“往年,本地廠家要到省內其他州市收購堅果;今年其他州市的公司都來這里搶購堅果。”臨滄永繼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畢永梅介紹,今年臨滄堅果蟲果率相對較低、品質高,很受市場歡迎。截至11月底,臨滄市堅果干果產量同比增長45.18%,綜合產值有望突破100億元。“小堅果成了名副其實的致富大產業。”馮衛慶說。

“堅果進入車間后都會進行嚴格檢驗。”馬建瑞介紹,公司開發了包括開口笑、堅果油、堅果糖、果仁四大系列在內的各類產品,下一步將擴建生產線,開設線下銷售點,培育電商團隊,助力打造臨滄堅果品牌。

在臨滄市鳳慶縣,每到成熟時節,臨滄工投順寧堅果開發有限公司加工車間內,一顆顆綠皮堅果被不斷傳送至加工機器,通過智能操作進行分級、去皮、清洗、浮選、烘干。“我們投資1000萬元對生產線進行技改和擴建。”公司副總經理李鑫介紹,智能化堅果加工生產線可以實現原料分選及青果脫皮、清洗、浮選、瀝水烘干等一體化生產,完成技改擴建后,公司產能從3000噸提高到1萬噸。同時,他們與科研院所合作研發堅果采收、破殼取仁、冷藏保鮮等技術,提升產品附加值。

為實現堅果產業由“自由散打”向“合力攻堅”轉變,今年8月,臨滄堅果產業發展聯合會成立,共有個人和企事業單位、科研院所、金融機構、合作社等153位會員,將在標準制定、政策出臺、基地管理規范、原料標準統一、加工流程規范等方面共同發力,促進臨滄堅果產業健康發展。中國人民銀行臨滄市分行與臨滄市林業和草原局、臨滄市科學技術局聯合發布《金融支持臨滄堅果產業高質量發展的18條措施》,為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全產業鏈發展注入金融動力。

“我們深入分析堅果企業和種植戶的金融需求,從信貸支持、結算業務、理財業務、個人金融服務等方面,為堅果企業和農戶提供融資便捷、結算安全、增收益、提質效的綜合金融服務。”中國農業銀行臨滄分行行長丁樹偉說,該行針對堅果生產加工企業,創新推出線上線下相結合的貸款品種;針對堅果種植農戶、專業合作社,推出“堅果貸”“惠農e貸”“富民貸”等產品。截至目前,該行為2500多戶堅果相關企業和農戶累計發放貸款6.56億元。為發揮政策性金融職能、滿足企業對流動資金的需求,今年9月,農發行臨滄市云縣支行向臨滄市工立工貿投資有限公司發放貸款4900萬元,支持其堅果采購流動資金和引進智能化生產線需求,紓解了企業資金困難。

產業提質、企業增效、農民增收,臨滄堅果已成為助力當地農民持續增收的重要產業。臨滄市副市長楊志廳介紹,通過采購訂單、股份合作、托管經營等多種模式,臨滄市建立健全聯農帶農利益聯結機制,推動種植、生產和市場有效對接,讓千家萬戶的小堅果變成具有抵御市場風險能力的致富果。

臨滄堅果種植基地以山地為主,水是發展制約因素之一。“我們積極探索總結‘集雨促產’技術方法,為提質增效筑牢基礎。”楊玉春介紹,在實踐過程中,充分利用堅果園區機耕道路四通八達的優勢,因勢利導借路(坡)面或人工鋪設雨膜收集雨水,選擇好集水池位置,通過鋪設新型土工防水布,過濾、收集和保存雨水,保障來年干旱期灌溉、打藥、葉面肥噴施等用水需求。

為推廣臨滄堅果產業發展經驗,臨滄市組建成立臨滄特色資源創新利用研究院,由院士專家領銜,整合科技隊伍力量,按照“制定一個提質增效方案、提出一批技術需求、實施一批技術攻關項目、推動一批科技成果轉化、培育一批龍頭企業”機制,推進茶、糖、果、林、牛、中藥材、咖啡、蔬菜等產業提質增效。

未來,臨滄堅果或將創造更多可能。

 

“慧”農才能惠農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重中之重。一邊是資源優勢巨大潛力有待發揮,一邊卻是單產少、效益低的現實窘境……推動特色產業優化升級是眾多擁有突出資源稟賦的鄉村面臨的共同難題。

如何破局?從云南臨滄市的實踐看,就是要加快科技賦能,用技術的力量提升產量和品質,提高效益,改變傳統農業“靠天吃飯”的面貌;用全產業鏈發展思維進一步延鏈強鏈,不斷提升產品附加值,改變產業“大而不強”的現狀。可以說,科技創新就是打開資源寶藏大門的“金鑰匙”。

推動特色農業產業優化升級、提質增效,要針對突出問題,以問題為導向,把科研院所的研究優勢、技術所長與產業發展實際需要進一步緊密結合起來,持續加大科研投入,推動農業科技創新,持續突破重點領域關鍵技術,以科技創新賦能特色產業,促進深度融合。同時,要重視科技創新成果的轉化推廣應用,使其持續服務于特色農業產業發展。

推動科技創新賦能傳統農業、促進產業優化升級,要強化科技服務團隊的作用,構建能夠發揮各自所長的科技服務體系,針對普遍存在的問題,制定相對規范統一的技術規程,加強對各類經營主體、種植戶的實用技術培訓。同時,要注重種植大戶、種植基地的示范作用,用實實在在的幫扶成果,吸引并帶動廣大農戶共同走上科技增收之路。

責任編輯:潘旺旺

    1. <menu id="zcyhi"></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