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省醴陵市人民政府向全國生態食材評定中心申報的“中國生態美食小炒之都”生態區域公用品牌項目通過現場評審。
醴陵市“中國生態美食小炒之都”專家評定反饋會
專家組由中國食品報社總編輯劉彤、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食品稽查專員,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市場稽查專員李玉家,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原黨委書記、研究員潘晨光,全國生態食材評定中心常務副主任于永濱,全國生態食材評定中心秘書長畢海英,湖南省專家工作站站長張世樂、副站長朱軍等專家組成。專家組實地考察了醴陵市小炒產業相關龍頭企業及產品,并召開了評審會議,聽取了醴陵市文旅廣體局朱萬青副局長等有關領導對醴陵市產業發展及小炒產業的綜合情況的介紹。醴陵小炒菜以帶汁小炒這一極具地方文化特色的烹飪技法而聞名,醴陵小炒菜是本地人民舌尖上的美味,是外地游子文化里的鄉愁,也是八方游客記憶中的醴陵。
專家組從醴陵小炒上下游產業規模、美食地標道地食材美食品類挖掘、醴陵文旅、餐飲美食產業的特色及綜合經濟發展布局規劃等方面,對醴陵市餐飲美食產業規模、產值效益、上下游產業鏈建設、是否具備可持續發展的生態承載力、資源價值轉化、品牌價值收益、建立區域公用品牌的規劃目標以及產業納入城市品牌戰略的體系建設、加強生態美食地標產業鏈龍頭示范效應,以生態美食地標為核心的生態區域品牌建設等多個方面綜合考評。
專家組考察醴陵小炒餐飲企業
近年來,醴陵市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兩山理念,著力打造陶瓷、煙花和小炒的醴陵三寶文化IP,拉動相關產業發展,以餐飲美食“小炒”特色積極推動生態美食地標價值成果轉換。據了解,目前醴陵市擁有省級現代農業特色產業園6個,市級現代農業特色產業園11個,擁有省級龍頭企業10家,市級龍頭企業48家,醴陵本土特色食材玻璃椒核心生產經營主體8家,其中1家市級龍頭企業。醴陵茶油是株洲市農業區域公用品牌,擁有1家省級龍頭企業和4家市級龍頭企業。以“醴陵小炒肉”、炒粉、扣肉、醬鴨等特色菜品,拉動醴陵玻璃椒等本土特色蔬菜、生豬、肉制品加工、油茶、畜禽種養殖等產業鏈的協同發展。
評審專家組考察醴陵小炒餐飲企業
專家組圍繞醴陵小炒特色美食申報的“中國生態美食小炒之都”生態區域公用品牌項目,從上下游關聯特色企業進行了實地考察,對醴陵東風大酒店醴陵小炒肉、醴陵湘贛紅醴陵殺豬肉、大唐盛世苦瓜炒仔鴨、醴陵溪云墅居云耳土雞、湘洲食品熱鮮肉、聶姐醴陵黑山羊肉、湘醴田園小炒黃牛肉、醴陵巖泉生態農業的醴陵玻璃椒等企業產品進行了中國美食地標保護產品、中國生態美食地標品牌產品、中國生態食材品牌產品等企業申報項目同時進行了現場評審。
據了解,醴陵之名早于秦始,盛產陶瓷、花炮,是世界釉下五彩瓷原產地、中國“國瓷”“紅官窯”所在地和花炮祖師李畋故里。醴陵美食,以其家常、隨性、好吃而著稱。醴陵小炒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經典美味,醴陵小炒肉最大的特點就是帶湯汁,與其他地區小炒肉口感不同,它的肉質會很鮮嫩,將主材與醴陵特色食材玻璃椒同炒入味,然后加水煮沸起鍋,這種“帶湯小炒”的烹飪方法,不僅保留了食材的原汁原味,還通過湯汁的調和,使得整道菜的口感更加鮮嫩多汁,層次分明。
在醴陵,小炒不僅僅是一種烹飪方式,更是一種文化的傳承與創新。除了醴陵小炒肉,醴陵的諸多小炒,如苦瓜炒仔鴨、原汁羊肉等,也都是“帶湯小炒”的佳作,形成了千變萬化的風味組合。
近年來,醴陵市委、市政府圍繞“醴陵小炒”城市品牌在不斷發力,通過舉辦醴陵炒粉節、小炒肉節、首屆“醴陵名廚”評選等一系列活動,大力宣傳推廣“醴陵十碗”“醴陵一桌菜”“醴陵十樣特色小吃”等,使得醴陵菜的品牌知名度、影響力和美譽度不斷增強。
在評定反饋會上,醴陵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尹世俊表示,醴陵申報“中國生態美食小炒之都”是醴陵生態文化建設的大機遇,也是醴陵小炒升級發展的大幸運。一直以來,醴陵市委、市政府將醴陵小炒作為重點打造的產業名片,積極推動醴陵小炒產業標準化、規?;⑵放苹l展。此次申報是醴陵小炒發展的重要契機,未來將加大對醴陵小炒產業的扶持力度,加強生態食材種養殖基地建設,完善美食產業鏈條,培育更多知名餐飲品牌,繼續推動醴陵小炒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專家組同時對醴陵下一步以打造“醴陵小炒”生態品牌為核心的生態美食地標產業規劃及發展提出多角度建議。劉彤提出醴陵市打造面向全國、全世界的“小炒文化”大產業四目標:(1)提高品牌知名度美譽度;(2)促進經濟與產業發展;(3)推動生態與文化傳承;(4)打造全國甚至國際知名的地方美食品牌。同時需要明確5項任務:(1)明確品牌定位和核心價值,地方特色+生態綠色,突出傳統技藝和現代健康需求結合;(2)要構建標準化體系;(3)挖掘文化內涵;(4)推動產業鏈協同發展;(5)運用多種方式加大市場推廣力度。李玉家提出,推動生態經濟高質量發展,要特別關注生態、綠色、有機、營養和安全,特別是餐飲美食產業要嚴守食品安全底線,杜絕食品安全事故、杜絕產業鏈的上下游全部環節的食品安全風險發生。潘晨光建議,要挖掘保護傳統美食和技藝、注重創新改良開發特色菜品、打造特色飲食品牌、提升醴陵飲食知名度,推動品牌連鎖特許經營等方式,提升飲食服務質量及品質,利用美食街、大賽等加強飲食文化宣傳推廣,建立食品安全追溯體系、注重生態品牌建設的可持續發展體系建設。于永濱建議,打造醴陵小炒文化品牌旨在提升醴陵城市品牌名片形象,進一步促進醴陵文旅產業的生態價值實現,建議要重視小炒產業化、規?;l展,推動特色小炒創業項目、建立配套的生態物流體系、加強生態食材種養殖基地建設,注重產品研發、商業推廣標準化和品牌化發展以及國際化渠道拓展。張世樂等專家也提出加強餐飲行業的規范和安全管理,提煉小炒故事,研究產品推廣方法,突出本地特色,提升品質。
通過此次“中國生態美食小炒之都”生態區域公用品牌評定,希望醴陵這座充滿歷史文化元素的名城借助此次契機,進一步做響醴陵生態小炒文化品牌,以打造生態美食地標小炒之都這一生態區域公用品牌,切實推動醴陵市生態經濟發展建設的高質量發展,以“中國生態美食小炒之都”的生態區域公用品牌推動全新的醴陵生態文旅產業發展品質和速度,以“生態名片”展示醴陵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獨特的城市魅力。(畢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