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祝捷(武漢大學法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研討班上指出,要堅持改革和法治相統一,以改革之力完善法治,進一步深化法治領域改革,不斷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關于改革和法治的關系探討,貫穿于改革開放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歷史進程中。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進一步廓清改革和法治的辯證關系,把堅持全面依法治國作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六項重大原則之一,專章部署安排了全面依法治國的重大改革任務,提出了以法治推進改革、以改革完善法治的若干重大舉措,是在法治軌道上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政治綱領和時代宣言,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對改革和法治關系的規律性認識達到新高度,是習近平法治思想的最新成果,為不斷筑牢“中國之治”的法治根基提供了基本遵循。
(一)植根于“兩個結合”的思想沃土中
在法治軌道上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植根于“兩個結合”的思想沃土中,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關于法律和社會變革理論的思想精髓,也體現了中國歷史上多以“變法”為名推動改革的文化傳統,具有深厚的思想根基和文化根基,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典范。
對法律和社會變革相互關系的討論,是馬克思主義很多問題和重大論斷的源頭。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揭示了法律和社會變革的辯證關系。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認為,法根源于物質的生活關系,由社會經濟關系的運動所決定,蘊含著法律同社會變革緊密聯系的歷史唯物主義法治觀。馬克思指出:“社會不是以法律為基礎的,那是法學家的幻想。相反,法律應該以社會為基礎。”恩格斯也認為:“在現代國家中,法不僅必須適應于總的經濟狀況,不僅必須是它的表現,而且還必須是不因內在矛盾而自相抵觸的一種內部和諧一致的表現。”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法治觀表明,法不是抽象的、幻想式的存在,而必須同社會變革的實踐相結合,實現自身的內部和諧一致。在法治軌道上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體現了法治必須忠實反映社會變革的馬克思主義法治觀的基本原理,對法治內在地服務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供給了理論遵循。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還揭示了法律發展和社會變革緊密互動的基本軌跡,為深刻認識法治和改革的互動關系提供了寶貴的思想養分。恩格斯在致康拉德·施米特的信中指出:“‘法的發展’的進程大部分只在于首先設法消除那些由于將經濟關系直接翻譯成法律原則而產生的矛盾,建立和諧的法的體系,然后是經濟進一步發展的影響和強制力又一再突破這個體系,并使它陷入新的矛盾。”盡管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筆下的“法”更多指的是資本主義法,但其中暗含的法律發展對社會變革“確認——突破——再確認——再突破”的辯證關系,奠定了理解法治和改革在“本”與“通”、“立”與“破”、“放”與“化”之間互動關系的基本框架。
法治和改革的關系,更加深刻地體現在中國傳統的“變法文化”中。中國歷史上的改革者們,“日用而不覺”地將法治融入改革、把改革貫穿法治,成為滋養法治軌道上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文化養分。從李悝變法、商鞅變法到王安石變法、張居正變法,再到戊戌變法,重大改革以“變法”為名登上歷史舞臺,而“變法”中“破舊法、立新法”的主題也成為重大改革的主要方式。“凡舉事必循法以動,變法者因時而化”成為改革者以法治推動改革的生動寫照。戰國時期,魏之李悝以“撰次諸國法,著法經”作為變法的主要方式,其所著的《法經》以“使其君生無廢事,死無遺憂”為目標,通過法典形式肯定了改革的主要成果,也奠定了中華法系法典的基本框架。由于中國歷史上的變法并非單純的法律變革,而大多是以富國強兵、救亡圖存為目標的社會變革,因而在傳統文化的層面推動了法治和改革的價值同向性。如秦之商鞅、宋之王安石,都把富國強兵作為變法的目標,及至清末,“救亡圖存”更是成為變法的主旋律。嚴復在《救亡決論》中提出:“天下理之最明而勢所必至者,如今日中國不變法則必亡是已。”無數仁人志士投身變法事業,或激進如戊戌變法,或溫和如清末修律,無不圍繞法律的變革展開,把法律變革作為社會變革的重要方式,法治也在啟蒙和治理之外承擔起了推動國家富強、民族復興的使命任務。變法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法治軌道上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不是無本之木和無源之水,而是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土壤上生長起來的重大創新成果。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是決定中國式現代化成敗的關鍵一招。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改革開放事業引發了中國社會的全局性變革、整體性重塑,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在全面深化改革中不斷變為現實。改革開放事業和全面深化改革天然地具有引領社會變革,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重要使命。改革所具有的品質,同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關于法治與社會變革關系的論述相契合,同中國傳統變法文化“富國強兵”的目標定位相一致,在“兩個結合”的理論創新中厚植法治軌道上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價值共識和思想基礎。
(二)形成于改革開放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時代大潮中
從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改革開放”,到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的“全面深化改革”,再到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的“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法治都貫穿于中國改革事業之中。從改革開放之初就樹立起“社會主義法制”的旗幟,到黨的十五大與時俱進地把“法制”改為“法治”,再到黨的十八大以來提出“全面依法治國”,法治啟蒙著改革的意識,昭示著改革的方向,彰顯著改革的成色,法治的系統性和能動性更加顯現,法治既成為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成為改革事業最為鮮亮的特征。
加強法治建設,在兩次“劃時代”的“三中全會”中都占據著重要位置。鄧小平同志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中央工作會議上,專門論述了社會主義法制在黨的建設和國家治理中的作用,提出“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須加強法制”“必須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重要論斷,成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綱領性文件。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實現了黨的工作重心向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轉移的偉大歷史轉折,加強社會主義法制構成了黨的工作重心轉移的重要組成部分。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把加強社會主義法制作為恢復黨內正常政治生活和加強民主集中制的重要方式,提出以社會主義法制加強民主集中制、加強人大立法、強化司法機關作用、維護黨規黨法等重要主張,為改革開放新時期社會主義法制建設定向布局。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開啟了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系統整體設計推進改革新征程,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了“法治中國”的目標定位,部署了推進法治中國建設的重點任務,開啟了在黨的重大綜合性文件中專章論述法治的先河,為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開題破局。
法者,治之端也。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創造性地把“全面依法治國”納入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之一,把“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國”稱之為“車之兩輪,鳥之兩翼”,以改革引領法治,以法治推動改革,全面依法治國總體格局基本形成,法治陽光照耀著全面深化改革的歷史征程。在新時代偉大變革中,在法治軌道上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理論和實踐發展成熟,取得了一系列標志性成果。一是形成了習近平法治思想,其中明確把“堅持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為習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義之一,把法治和改革作為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必須處理好的辯證關系之一,為在法治軌道上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二是形成了“法治是國家治理的一場深刻革命”,“法治興則國家興,法治衰則國家衰”等重要社會共識,廓清了法治和改革、法律變革和社會變革等重大關系,突出了法治的改革成色和改革的法治要義,為凝心聚力在法治軌道上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奠定了民意基礎和認知基礎。三是完善頂層設計,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頒布施行《中國共產黨政法工作條例》,為堅持黨對全面依法治國的領導和協同推進全面依法治國提供了制度保障,在法治軌道上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有了最堅實的政治保證。四是明確全面依法治國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并將這一目標同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相貫通,把法治融入改革的全過程和各方面,以良法善治推動改革創新,為在法治軌道上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明晰了目標定位。五是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據,以全國人大常委會授權立法或暫停、調整法律適用的方式推進重大改革,如以授權試驗性立法推進上海浦東新區和海南自由貿易區高質量發展,以暫停、調整法律適用方式推進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試點、農村集體土地制度改革、人民陪審員制度改革試點、公益訴訟改革試點、國家監察體制改革試點、刑事案件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試點等一系列重大改革試點,探索形成了法治型改革的新路徑,為法治軌道上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積累了實踐經驗。六是法治領域各項改革穩步推進,修改憲法、制定民法典,在重大領域、新興領域、交叉領域、涉外領域立法取得實效,形成比較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推動執法司法體制和訴訟制度改革,堅持“楓橋經驗”和推進基層治理體系改革,為在法治軌道上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奠定了實踐基礎。
國無常強無常弱,奉法者強則國強。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國相互促進、相得益彰,在法治軌道上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在新時代偉大變革中扎牢了深厚的思想根基,明晰了鮮明的目標定位,厚植了豐富的實踐基礎,成為歷史的趨勢和時代的選擇。
(三)統一于守正創新的辯證關系中
“法與時轉則治,治與世宜則有功”,改革是破舊立新,法治是經國序民。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守正創新,把改革和法治貫通于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之中。守正創新是貫穿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立場觀點方法,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將堅持守正創新作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須堅持的六項原則之一。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守正創新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須牢牢把握、始終堅守的重大原則。”全面依法治國以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功能,推動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開拓創新、穩健前行,改革和法治的“本”與“通”、“破”與“立”、“放”與“化”統一于守正創新的辯證關系中。
全面依法治國“固根本”的規范功能,理順改革和法治“本”與“通”的關系。“本”與“通”的關系,是中國傳統變法文化的焦點議題之一。清末洋務運動代表性人物張之洞在《勸學篇》中辨析了“本”與“通”的關系。《勸學篇·序》云:“舊者因噎而食廢,新者歧多而羊亡。舊者不知通,新者不知本。不知通則無應敵制變之術,不知本則有菲薄名教之心。”“本”與“通”的關系探討,幾乎貫穿中國歷史上的變法改革史,也同樣存在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歷史進程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的改革是有方向、有原則的。“固根本”,就是以法治的規范功能,在憲法和法律中明確改革的方向和原則,確保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始終沿著正確軌道前進。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依法治國“固根本”的作用不斷彰顯,堅持黨的領導、堅持馬克思主義、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在法治領域的地位獲得持續鞏固。黨的十九大提出并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的重大政治論斷,2018年3月憲法修正案就將“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寫進憲法第一條,以憲法根本法的效力再次確認黨的領導原則。2019年1月發布的《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意見》要求將黨的領導“入法入章程”,在法治層面明確黨對國家各項工作、國家機關和主要人民團體、社會組織的領導。堅持黨的領導不僅是最為根本的政治原則,而且是最為重要的憲法原則、法律原則。全面依法治國固“本”以促“通”,在憲法法律層次確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政治方向,為改革固本促通筑牢政治根基。
全面依法治國“穩預期”的預測功能,廓清改革和法治“破”與“立”的關系。“破”與“立”是全面深化改革中必須把握的重大關系。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立足我國能源資源稟賦,堅持先立后破,有計劃分步驟實施碳達峰行動。”率先于生態文明建設領域提出了“破”與“立”的關系。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在全領域提出“破立并舉、先立后破”,并作為“堅持制度建設為主線”這一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原則的重要組成部分,既體現了“破”與“立”的辯證統一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關鍵地位,也體現了“破”與“立”同制度建設、法治建設的密切聯系。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持破和立的辯證統一,破立并舉、先立后破,該立的積極主動立起來,該破的在立的基礎上及時破,在破立統一中實現改革蹄疾步穩。穩預期,就是以法治的預測功能,以憲法法律確認社會共識、規定行為規范、建立行為模式、明晰責任后果,在行為和結果之間建立穩定、規范的聯系,避免社會行為的無序和盲動,把“破”和“立”融貫于法律的立改廢釋纂的過程中。改革是一場革命,涉及國家治理和社會發展各方面各環節,是對社會利益格局的深刻調整。法治作為社會關系的調整器,把紛繁復雜的社會關系轉化為權利義務關系,把社會共同遵守的行為規范和行動準則規定為憲法法律,以法治凝聚人心共識、防范化解風險、確認改革成果、合理分配利益,以破舊法確認改革“立”的成效,又以立新法確認改革“破”的舉措,把改革的“破”與“立”通過立法、執法、司法、守法各環節的銜接建立良性互動關系,消除社會變動和利益調整的不確定性,增強改革的可預測性和可接受性。
全面依法治國“利長遠”的指引功能,明晰改革和法治“放”與“化”的關系。改革是對社會生產力的極大解放,特別是在改革開放之初,改變不適應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僵化的舊有經濟體制,建立符合社會生產力發展要求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定位。總體而言,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定位之下,“放”是改革開放以來各項改革舉措的主旋律和主方向。改革之“放”既需要摸著石頭過河,以改革創新的精神攻堅克難,敢于涉險灘、啃硬骨頭,也需要加強頂層設計,不斷把改革中形成的做法和經驗“化”為制度規范。利長遠,就是以法治的指引功能,把黨和人民統一意志通過國家立法程序上升為國家意志,規定改革過程中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怎么做是對的、怎么做是不對的,引導社會全體成員嚴格依法辦事,最終實現改革效果和人民利益的最大化,確保改革開放事業行穩致遠。曾有一種觀點認為,改革就是要不斷突破規矩、打破規則,甚至可以無視法律。這種觀點錯誤地理解了改革和法治的關系,在法治對于改革的引領作用方面認識不足。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法律是什么?最形象的說法就是準繩。用法律的準繩去衡量、規范、引導社會生活,這就是法治。改革需要開拓創新、勇于探索,但絕不能盲動,全面深化改革也必須以法律為準繩,把“摸著石頭過河”和頂層設計結合起來,在改革之“放”和法治之“化”中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據”。
改革和法治“本”與“通”、“破”與“立”、“放”與“化”的辯證關系,體現了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國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緊密聯系,體現了中國式現代化守全面依法治國之正、創全面深化改革之新的實踐品質,為正確認識法治軌道上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必要性和必然性提供了邏輯遵循。
(四)擘畫于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宏偉藍圖中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錨定2035年基本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目標定位,全方位、全領域布局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擘畫了繼續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宏偉藍圖。在法治軌道上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的若干重大布局之一。全面依法治國,既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又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既具有豐富的改革內容和改革任務,又貫穿于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以及其他各項改革之中。
在目標原則上,明確建設更加完善、更高水平的法治建設目標,明確堅持以制度建設為主線和堅持全面依法治國的基本原則。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將“聚焦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作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七個聚焦”的目標定位之一,明確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更加完善,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達到更高水平”的法治建設目標。更加完善、更高水平的法治,是對“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制度”的延續和發展,體現了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對法治的更高要求,體現了人民群眾對法治的更高期待。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總結提煉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須堅持的六項基本原則,其中第四項原則“堅持以制度建設為主線”,明確加強頂層設計、總體謀劃,破立并舉、先立后破,筑牢根本制度,完善基本制度,創新重要制度,具有豐富的法治意蘊,直接體現了制度建設這一法治的鮮明特征和治理方式。第五項原則“堅持全面依法治國”,明確在法治軌道上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做到改革和法治相統一,重大改革于法有據、及時把改革成果上升為法律制度,清晰闡明了改革和法治的辯證關系,明晰了法治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重要作用。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把法治作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目標定位和基本原則的重要組成部分,既規定了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發展軌道、基本形態和成果形式,又體現了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制度型改革、法治型改革的特征,決定了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法治底色。
在主要內容上,部署推進全面依法治國作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任務。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延續黨的二十大報告專章論述全面依法治國的做法,以專章部署全面依法治國的改革任務。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明確指出:“法治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保障。必須全面貫徹實施憲法,維護憲法權威,協同推進立法、執法、司法、守法各環節改革,健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障機制,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全面推進國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為此,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從立法、依法行政、執法司法、法治社會和涉外法治五個方面布局全面依法治國的改革任務,縱向上涵蓋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法治建設新主線,橫向上覆蓋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的法治建設新領域,同時體現了統籌推進國內法治和涉外法治的法治建設新要求。同時,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又在其他改革領域貫穿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以法治推動改革。如在完善市場經濟基礎制度領域,提出依法平等長久保護各種所有制經濟產權,加強產權執法司法保護,防止和糾正利用行政、刑事手段干預經濟糾紛;在深化外商投資和對外投資管理體制改革領域,提出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依法保護外商投資權益;在健全網絡綜合治理體系領域,提出加強網絡空間法治建設,健全網絡生態治理長效機制,等等。各項改革舉措問題導向鮮明,內容全面豐富,直擊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難點痛點,也回應了人民群眾對公平正義的新期待和對法治建設的新需求。
在成果形式上,把法律的立改廢釋纂作為體現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成果的重要形式。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明確要求及時把改革成果上升為法律制度,并提出統籌立改廢釋纂,加強重點領域、新興領域、涉外領域立法,完善合憲性審查、備案審查制度,提高立法質量。對相關領域的立改廢釋纂,成為落實和體現改革成果、確認改革成效的重要方式。在立法方面,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部署了多項立法任務,以立法體現改革成果。如在堅持“兩個毫不動搖”方面,部署制定《民營經濟促進法》,以法治保障民營經濟平等市場主體地位。又如在推進金融監管體制改革方面,提出制定金融法,依法將所有金融活動納入監管,強化監管責任和問責制度。在修改、解釋和廢止方面,清理、廢除相關法律法規,是革除各種體制機制弊端的重要改革方式。如在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推動市場基礎制度規則統一方面,提出清理和廢除妨礙全國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規范地方招商引資法規制度,嚴禁違法違規給予政策優惠行為。又如在完善黨和國家監督體系,推進反腐敗國家立法領域,提出修改《監察法》,以體現國家監察體制改革的最新成果。在法典編纂方式,借鑒《民法典》編纂成功的經驗,推進重點領域的法典化,特別是在完善生態文明基礎體制,明確提出編纂生態環境法典,開辟了以法典化推進改革的新領域。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關于在法治軌道上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部署,理論含量、知識含量十分豐富,改革成色、法治成色充分彰顯,為在法治軌道上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明確了任務書、規定了路線圖,體現了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抓關鍵、補短板、強弱項的基本要求,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對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國相互關系的規律性認識達到新高度。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向前推進一步,法治建設就要跟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國作為“車之兩輪、鳥之兩翼”,已經融貫于新時代新征程的偉大實踐中。面對紛繁復雜的國內外形勢,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面對人民群眾新期待,必須運用好法治固根基、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功能,在法治軌道上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把法治意識、法治思維、法治方式貫穿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全過程和各方面,以更加完善更高水平的法治推動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