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生村隸屬于大理市灣橋鎮中莊村,2015年以來,古生村黨支部帶領全體村民因地制宜發展生態農業、盤活文旅資源,讓“綠水青山”成為群眾致富和集體增收的“活資產”“金飯碗”,村集體經濟收入由“0”增長到30萬元。2021年7月,古生村黨支部被評為“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
筑牢綠水青山的“紅色堡壘”
古生村黨支部始終堅持黨建引領,深入實施農村“領頭雁”培養工程,選優配強黨支部書記,加強支部班子建設,抓實黨支部規范化建設達標創建,廣泛吸納致富帶頭人、返鄉青年等,持續發展壯大黨員隊伍,不斷提升黨支部的凝聚力和戰斗力。
“我們支部進一步強化能力建設和支委班子作用發揮,黨組織帶動致富、帶領發展的能力得到了很明顯的提升。”古生村黨支部書記何橋坤說,“以前村民議事、黨員活動的場地受限,很多活動都達不到理想的效果,現在,我們改造提升了黨員活動場所,村民議事、教育培訓、文體活動、糾紛調處等事項都可以在這里完成,增強了黨員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為充分發揮黨員先鋒作用,古生村黨支部建立“支部包片、黨員包戶”包保責任制,全覆蓋構建5個網格責任區,由72名黨員分片包干,直接聯系全村439戶群眾,開展網格化管理,組建200余人“洱海衛士”志愿服務隊,深入開展“洱海保護日”“洱海保護我參與”、清潔“水源、田園、家園”等活動,在黨員中推行黨員公開承諾、黨員評星掛牌管理和“1+X”黨員聯系服務群眾等制度,切實把黨支部建設成為組織群眾、宣傳群眾、凝聚群眾、服務群眾的紅色堡壘。
守住綠水青山的“生態屏障”
古生村黨支部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以“記得住鄉愁”為主線,統籌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和環境綠化美化,按照“合規保護、合理利用、活化發展”的思路,對4處文物進行修繕,對8條古巷道進行風貌提升,完成70戶村民家庭院落風貌整治,掛牌保護李德昌“鄉愁小院”等7戶白族民居古院,使“鄉愁”文化與鄉風文明相得益彰,將古生村打造為“中國美麗鄉愁第一村”。同時,以洱海環湖截污管網建設為抓手,建成截污管網11公里,新建化糞池367座,實現全村439戶農戶“四水”全收集,全村截污治污閉合運行,不讓污水流入洱海。發揮村級河長作用,推進陽溪綜合治理,治理入湖溝渠3.2公里,持續改善入湖水質,全力保障“母親湖”清潔水源。
“為了保護洱海,作為一名黨員,我帶頭拆除了自家經營的餐館,現在看到家門口的生態廊道、干干凈凈的村子,我覺得付出都是值得的。”古生村第七黨小組小組長李延芬說。正是有了以李延芬為代表的廣大黨員帶頭作表率,洱海水生態保護區核心區范圍內的53戶農戶騰退和生態搬遷工作才得以順利推進。
全村共拆除房屋建筑面積約6112.5平方米,騰退宗地12.68畝,恢復生態濕地3000平方米,同時,在洱海生態廊道和慢行步道種植400多株景觀植物,建設溪水景觀節點3處,一幅美麗舒適、具有特色的綠美村莊畫卷已徐徐展開。
盤活綠水青山的“致富資源”
古生村黨支部將“守住綠水青山、留住最美鄉愁”作為古生發展的共識,依托古生本地特色資源優勢,以“生態和諧、產業發展、文化傳承、鄉村善治、生活富裕”為內涵,打造“漫步蒼洱、體味鄉愁”古生體驗路線,拓展鄉村生態休閑度假旅游和農業生態觀光旅游開發,全村年平均接待游客60余萬人次,較2014年增加48萬人次,旅游總收入達1200萬元,收入增長近5倍。
“古生村旅游業發展起來后,帶動了56戶農戶返鄉創業,在自家開起了客棧、經營餐飲,現在每戶每年平均增收4.8萬元,”中莊村黨總支書記何志祥介紹道,“以前農戶收入全靠種稻谷、烤煙,加之青壯勞力大多都外出打工了,村里勞動力不足,產業發展動力也不足,現在政策好了,引進了一些龍頭企業帶動村民,村民收入來源多了,日子也越過越好了。”
古生村積極推行“黨支部+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產業幫扶模式,依托云南糧食產業集團有限公司、云南順豐洱海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龍頭企業,建立健全“土地租金+務工收入+生態產業分紅”利益聯結機制,農戶通過流轉土地給龍頭企業獲得租金、企業季節性用工增加農戶收入、農戶土地入股企業獲得效益分紅,帶動400余戶農戶實現多渠道增收,全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2423元,較2014年增長近2倍。
引進綠水青山的“科技大腦”
2019年土地全部流轉后,村民們無地可耕,加之缺乏其他的技術,生活十分艱難,當時村里僅有不到20名的年輕人,發展十分受限。直到2021年,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張福鎖來到了古生,并統籌建立了“5+5+N”科技創新矩陣和新型研發機構集群,2022年“古生科技小院”正式揭牌,以科技聯盟,40多支科研團隊來到古生,著力突破洱海保護與村民增收協同難的問題。
通過“科技聯盟、資源聯享、校地聯辦、支部聯建”的運行模式,構建形成多載體支撐的“產學研用”一體化創新發展平臺,探索蒼山洱海一體化保護治理新模式,打造高原湖泊治理“數據藍本”,重點實施湖灣水體生態環境改善、羅時江水質改善、入湖藍藻防控與喜洲周城污水處理廠建設等7項示范工程項目,處理入湖富藻水近2648.6萬立方米、處理生活污水69.57萬立方米,面向全省全國輸出“洱海模式”。
借助“洱海流域農業綠色發展研究院”“古生科技小院”的研究成果,古生村引進龍頭企業,發展綠色生態種植,打造生態高效農業品牌,培育“云糧·洱海留香”高原軟香米和“古生牌”糧油等綠色農產品,全村1220畝農田被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審核認定為綠色食品A級標準。(云南省大理州大理市委組織部 王張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