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熱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蘇州院)是中廣核所屬二級子企業,是我國核電運營技術自主創新的中堅力量。蘇州院通過推動科研體制機制改革,向新發力、逐質攀高。2023年度,蘇州院實現營業收入為21.66億元,近五年復合增長率為9.4%,凈資產收益率為13.7%,全員勞動生產率為74.5萬元/人。2024年5月,富集硼酸新材料等項目正式獲得國家發展改革委重大專項立項,有力保障了國內核電供應鏈安全,鞏固了我國在國際標準體系的話語權。截至2024年9月底,蘇州院累計獲得專利授權1246件,軟件著作權登記298件,牽頭和參與發布國際標準4項,孵化1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聚焦核心技術攻關,打造自主創新生態圈
一是建立卓越對標體系,實現關鍵領域技術領先。蘇州院積極參與材料老化研究院等國際組織,通過同行對標,在核電站延壽、核安全運行技術、在役檢查等領域建立起國內核電技術標準體系。2023年在設備可靠性管理、中系技術規格書方面獲世界核電運營者協會“強項”認定。部分技術通過“引消吸”實現反超,核電站役前檢查超聲檢驗系統和第二代管道閉路電視檢測系統向英國欣克利角C核電站反向供貨,相關成果先后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中國專利銀獎、日內瓦國際發明金獎等國內外獎項。海外專利授權覆蓋英國、法國、南非、巴西等國家。二是加大科研投入,積極推動成果轉化。蘇州院2023年研發投入為4.35億元,研發投入強度為20%,“十四五”以來研發投入年均增速超18%,其中自籌資金投入年均增長2.7倍,自主研發項目數量年均增長30%。主導或參與發布國際標準4項,科技成果創造直接或間接營業收入超25億元。三是加強“產學研用”合作,構建創新生態圈。蘇州院與超40家國內高校、科研院所聯合開展平臺建設和科研攻關合作。2023年,蘇州院聯合集團內兄弟單位及上海交通大學等高校共建核電安全技術與裝備全國重點實驗室,助力中廣核國家重點實驗室獲科技部批復重組。國家核電廠安全及可靠性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建成聯合實驗室10個,國家核電運營產業計量測試中心通過市場監管總局驗收。
積極推動產業煥新,布局戰新產業新賽道
一是推動技術服務與智能制造融合。蘇州院推動業務模式從單純“技術服務”向“服務+數字化產品”的綜合解決方案轉型。通過數字化多場景分析、大數據診斷技術創新和產品化、產業化探索,形成完整的工藝自動化裝備、智能感知系統、特種作業機器人、智能產線等高可靠性產品序列,成為中廣核和外部超20家能源集團智能裝備開發成套的重要依托力量,年銷售收入超3億元。二是以大數據賦能傳統業務。對傳統業務數字化升級改造,推動業務從維修、治理的“治已病”模式向監測、預防的“治未病”模式轉變。基于多傳感器與后臺專家診斷規則的設備管理數字化平臺,構建起中廣核群廠重要設備實時監控預警體系,實現群廠45套業務系統數據貫通、56臺循環水泵組健康狀態實時監控,2023年提前發現5起重要異常,成功消除停機停堆隱患,確保設備運行高端穩定。三是積極謀劃戰新產業新賽道。制定“1+2+3+N”戰新產業推進策略,除核能領域持續發力外,推動新能源運維、智能制造倍增計劃,光熱、新材料、氫氨醇孵化計劃,并持續加大儲能、電極材料等研發投入力度。戰新產業專項激勵方案拿出對應項目利潤的5%作為專項獎金池,定向激勵團隊和個人;組織績效考核中戰新產業收入、利潤以1.2的系數進行放大。大型光熱電站特殊環境智能清洗裝備研發成功并投入使用,打破國外壟斷。核心自動焊裝備向中廣核其他子企業、中國核建、江南造船廠等企業供應超100臺。
優化內部體制機制,助力求“新”求“質”
一是完善科研機制,打造創新“特區”。蘇州院創新設立專職科研崗位序列,崗位薪酬最高可等同或高于企業高級管理人員水平,優化6項公司科研管理流程,精簡審批環節工作量超40%。科研采購通過“帶價格”框架合同鎖定優質合作伙伴,實現快速交付。針對多專業協同的重大科研項目,建立跨部門、跨專業柔性科研團隊機制,授予項目負責人技術路線決定權、項目全過程管理自主權,給科研人員松綁減負。二是強化考核激勵,鼓勵“長板效應”發揮。蘇州院在中廣核內率先探索實施科技型企業崗位分紅激勵,拿出對應項目利潤最低5%、最高10%的部分,錨定15%的核心科研人員精準激勵。2023年度,共兌現奮斗獎、客戶成就獎及各類專項獎合計616萬元,A類專業資質獎勵總額210萬元。三是夯實市場化機制,構筑關鍵領域人才高地。蘇州院堅持市場化用人導向,大力弘揚工程師文化。自2023年起,選聘系統工程師、設備工程師、專項工程師、程序工程師4大類別26支隊伍,建立卓越工程師體系。針對關鍵領域急需的高層次人才,以柔性引才方式,薪酬核定“一人一策”。已完成1名高層次人才柔性引進、3名意向書簽訂。通過市場化的人才政策,配合關鍵領域人才托舉,構筑起核能運營技術領域的人才高地。(文章來源: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