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致中山大學建校100周年的賀信中強調,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聚焦國家重大戰略和粵港澳大灣區發展需要,一體推進教育改革發展、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組織部門承擔著黨管人才的重要職責,要堅持把人才作為創新之基、發展之要、活力之源,下好引育并舉“真功夫”,寫好用留并重“大文章”,努力讓人才在“大有可為”的新時代“大有作為”,以實干實績實效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人才篇章。
深耕細作,構筑英才“向往之地”。集四海之氣,借八方之力。我們黨能夠從最初的50多名黨員發展到今天的9900多萬名黨員,戰勝一個又一個困難,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根本原因就在于我們黨高度重視人才、廣泛吸納人才、善于使用人才。當前,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加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也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加渴求人才。只有在思想上高度重視人才,做到尋覓人才求賢若渴、發現人才如獲至寶、舉薦人才不拘一格,才能夠形成天下英才聚神州、萬類霜天競自由的人才發展環境。做好新時代人才工作,既要“淘沙取金”,也要“剖石采玉”,既要“真招實策”,也要“真金白銀”,把人才關切的“關鍵小事”當作“頭等大事”、辦成“暖心實事”,著力推動引才數量和引才質量“同步提升”,不斷拓寬人才“蓄水池”、凝聚發展“原動力”。
廣攬博用,打造英雄“用武之地”。“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關鍵在人,關鍵在人才。”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偉業、民族復興偉業,尤其要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需要出發,努力為人才成長培植沃土、提供環境、搭建平臺,營造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用有所成的生動局面,才能使適用之才源流不斷、常用不竭,實現人才與城市“雙向奔赴”、人才與發展“比翼齊飛”。堅持“創新不問出身,英雄不論出處”,既注重“伯樂相馬”,又擅長“賽場選馬”,把愿不愿做事、敢不敢扛事、能不能成事作為選拔使用的根本依據,引領推動人才積極唱主角、打頭陣、挑大梁。同時,健全完善人才培養、激勵、評價、流動等機制,主動為專業人才“架梯子”,給特殊人才“加位子”,讓創業的身影更加活躍、創新的活力更加澎湃、創造的成果更加豐碩。
合力托舉,成就英業“圓夢之地”。古往今來,人才始終是富國之本、興邦大計。堅持向中心聚焦、為大局助力,引導人才以信仰作帆、以旗幟為舵、以奮斗劃槳,立足改革發展最前沿、社會治理第一線、鄉村全面振興主戰場,不斷加強思想淬煉、政治歷練、實踐鍛煉、專業訓練,努力成為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棟梁之材,才能有力推進新質生產力的形成與發展,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支撐。注重因地制宜、因才施策,應人才之所需,想人才之所想,急人才之所急,積極為各類人才鋪就成長進步、施展才華的舞臺,提供人生出彩、夢想成真的機會,讓創新創業的“奇思妙想”碰撞“智慧火花”,讓志同道合的“有趣靈魂”共赴“夢想之約”,引領帶動各類人才“破土而出”“開枝散葉”,努力成就更多“科技英才”“產業帥才” “行業專才”,使人才優勢持續轉化為創新優勢、競爭優勢和發展優勢。
讓事業激勵人才,讓人才成就事業。奮進新時代新征程,要持續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廣開門路“聚”才,不拘一格“用”才,多措并舉“育”才,著力營造城市與人才共同成長、相互成就、攜手圓夢的最優生態,實現人才“落地生根”、項目“開花結果”、發展“蒸蒸日上”,奮力書寫“走在前、做示范”高分答卷。(作者:田沛、趙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