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彥斌(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副校長)
《道德經》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蘊含了豐富的宏觀治理思想。其主旨思想是以“道”為核心來管理和協調國家治理所涉及的各種關系。“道”一詞,包含萬物根源的道體、總結規律的規則、約束行為的道德三個層次的意思。其中,第一種和第二種含義常稱為道,第三種含義常稱為德。在《道德經》中,道和德融為一體、不可分割,有道才能有德,有德有助于有道。《道德經》中蘊含了六大治理思想,與當今主流宏觀調控理論的內涵相通。
第一,《道德經》倡導治理定位于國家要有所作為,并反對亂作為,這與宏觀調控的功能定位相一致。
宏觀經濟理論在發展歷程中曾出現兩種觀點。一種觀點認為宏觀調控應積極有為,即政府應采取宏觀政策積極對經濟波動進行逆周期調節。另一種觀點認為,宏觀調控應消極無為,即政府不應對經濟波動進行調節。宏觀調控應該積極有為已經成為主流共識,因為只有靠宏觀政策才能避免市場失靈導致的嚴峻問題。不過,宏觀調控定位積極有為的目的是解決僅靠市場機制無法恢復或恢復正常狀態偏慢的問題,而非為了取代市場和過多干預經濟運行。
與之類似,《道德經》明確指出國家需要有所作為,而且明確反對亂作為。《道德經》第二章指出,“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清晰地表明了國家需要有所作為,只是要做到“不恃”。第三十七章指出,“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無名之樸,夫亦將不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正。”這完整和清晰地描述了國家宏觀治理與經濟運行之間的逆周期調節關系。此外,第二十九章指出,“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這要求政府不能強行作為和不能采用極端措施亂作為。第八章中的“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和第六十四章中的“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都說明,國家看似無為,但實際上是不與民爭利、是“有為”地提供市場所難以提供的公共產品。這也展示了《道德經》的“無為而無不為”之道和“不爭”之德兩者融為一體。
第二,《道德經》倡導治理要“以百姓心為心”,這與宏觀調控的最終目的相一致。
雖然西方主流宏觀理論從社會福利最大化視角來闡述最優貨幣政策,但在實踐操作上建議主要追求經濟穩定和金融穩定的雙穩定目標。對于這一問題,中國宏觀經濟實踐有新的認識。我們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道德經》明確指出,國家沒有自己的一貫利益,而是把人民利益當作自己的核心利益、最高利益。《道德經》第四十九章指出,“圣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其中的圣人可以解讀為宏觀政策制定者或國家。以人民為中心的核心思想在《道德經》中具有多方面體現。第四十九章指出,“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這要求國家要沒有選擇性地善待他人。第八十一章指出,“圣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這表明人民幸福和國家利益并不矛盾,人民越是幸福和富足,國家就越是強盛。
第三,《道德經》強調規則化治理,這與主流宏觀調控理論倡導規則重要性高于相機調控的基本原則相一致。
按規則實施的宏觀調控是指政策制定者事前公布政策對各種情況的反應機制,并承諾遵循所公布的規則。相機調控是指政策制定者自由地做出判斷并選擇當時看來合適的政策。在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前,建議使用通脹目標制等規則進行宏觀調控的理論觀點要更為主流。不過,近年來理論界和政策界認識到僅僅是物價穩定還不足以保證經濟穩定與金融穩定,故宏觀政策應保持一定的靈活性。
《道德經》有多處蘊含了規則化的治理思想,高度重視按“道”,即遵循規則化治理。其一,經濟運行本身有規律和有恢復至動態化穩態的趨勢,規則化治理才不會破壞經濟運行規律和趨勢。例如,第十六章指出,“萬物并作,吾以觀復。夫物蕓蕓,各復歸其根。”不遵循規則化治理會導致嚴重后果。其二,由于有限信息和萬物演化,因此需要兼顧規則和相機調控。第七十一章闡述了有限信息問題,“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同時,《道德經》多處提及了萬物的不穩定性與演化性。除了第三十七章和第十六章之外,第十五章形象生動地討論了演化的動與靜:“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動之徐生”。由于經濟運行廣泛存在有限信息和演化性,宏觀治理難度很大,需要在遵循規則的基礎上兼顧相機調控,才能幫助經濟體實現穩定化目標。
第四,《道德經》倡導治理者要懷不爭之德,這與宏觀調控理論要求政府與市場要和諧相處的基本前提相一致。
如何處理好政府與市場之間的關系是宏觀調控理論面對的核心問題,既有國際實踐經驗難以給出較好答案,要么過于看重政府的作用,要么過于看重市場的作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對于政府與市場關系的理解則更加合理:“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
遵從《道德經》的思想,國家對民眾、政府對市場、強者對弱者,都要懷不爭之德,其本質就是政府與市場要和諧相處。例如,第八章指出,“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宏觀政策的最終目的是提升民眾福利,因而國家不能與民爭利,宏觀調控不能與市場爭長短。凡是市場和民眾能夠做的、愿意做的,就要讓市場和民眾發揮作用。凡是市場和民眾不能做的、不愿意做的,出現了市場失靈,國家就要勇挑重擔、發揮作用。
第五,《道德經》倡導治理要行長久之道,這與宏觀調控理論倡導政策空間管理和退出機制以增強政策可持續性的新共識相一致。
在各國宏觀政策實踐中,政策空間管理非常重要。如果政策空間不足,就容易發生政策急轉彎,這會打擊市場信心,進而導致宏觀調控效果大打折扣。《道德經》也蘊含了這一道理。第五十九章指出,“治人事天,莫若嗇。夫為嗇,是謂早服;早服謂之重積德;重積德則無不克;無不克則莫知其極;莫知其極,可以有國;有國之母,可以長久;是謂深根固柢,長生久視之道。”由此表明,宏觀經濟治理需要留出空間和更好地保持連續性。同時,政策空間不是越大越好,需要適度。政策空間過小,會導致宏觀政策可持續性較差。政策空間過大,會導致宏觀政策成本過高。其中,第四十四章指出,“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這意味著政策空間過大是一種浪費。第二十三章進一步指出,“希言自然。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于人乎?”這意味著政策發力要兼顧空間管理,否則將難以持續。
宏觀政策退出機制是指當經濟面臨的不利沖擊已經結束或快要結束時,需要使應對沖擊所采取的宏觀政策有序退出。尤其是對于一些特殊時期采取的非常規宏觀政策,更是需要退出機制,這有利于節省和預留政策空間。對此,《道德經》第九章強調,“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常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不難發現,其中蘊含了與退出機制相關的處世與治理智慧。
第六,《道德經》多處蘊含了治理可信度思想,這與宏觀調控理論所倡導的預期管理以提高宏觀治理效率的理念相一致。
預期顯著影響經濟主體行為和經濟運行。新凱恩斯主義與新古典宏觀經濟學都認同理性預期,不同之處在于前者強調短期內價格具有黏性。由于預期會顯著影響經濟運行,所以宏觀政策效果取決于公眾對于政策的信心。正因如此,現代宏觀調控理論更加強調預期管理,通過加強與公眾的信息溝通來引導公眾預期,從而提高宏觀政策的效率。
《道德經》的多處論述與預期管理相關。第十七章指出“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貴言”,其中就蘊含了政策可信度的重要性。第六十三章的“夫輕諾必寡信”蘊含了政策制定者的聲譽與道德對于政策可信度有直接影響的思想。進一步地,第七十章強調,“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則我者貴。是以圣人被褐懷玉。”這其中蘊含了規則化宏觀調控可以更好地管理預期的重要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