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利長大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保利長大)是保利集團所屬三級子公司,是從事跨江跨海特大橋梁工程建設、海底沉管隧道建造、工程關鍵核心材料研發生產的高新技術企業。保利長大圍繞“鍛強技術實力、做精業務能力、激發員工活力”深化改革,有力保障深中通道、港珠澳大橋等國家重點項目的主體工程建設。2024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20.18億元、利潤總額4.1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8.93%、13.57%;近三年,公司研發經費投入均超8億元,制定國家標準1項、行業標準4項,獲得2023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以及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魯班獎、國家優質工程獎11項;大跨徑懸索橋及斜拉橋建造、樁梁一體機智能建造、機制砂綠色高效利用、山嶺區高速公路隧道建造等多項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聚焦做強做優,以科技創新鍛強工程技術實力
一是建立科技創新三級管理架構。強化“本級、工程公司、項目部”三級聯動,促進立項研究、結題驗收、成果轉換、實踐應用等協同運行。本級設立技術中心、研發中心,聚焦工程應用基礎、前瞻性技術和重大關鍵技術研發;工程公司設立科研小組、工作室,聚焦施工方案優化、工程技術攻關和推廣應用;項目部聚焦施工作業,開展工藝研究、工序改造。二是建立“產學研用”一體化模式。聯合招商局重慶交科院、長沙理工大學、華南理工大學等科研院所,建立公路隧道、公路養護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等聯合研發平臺,攻關前瞻性、全局性的重大關鍵技術,保持公司市場競爭力。根據承建項目的技術需求,有針對性地開展研發攻關,攻克了GMA澆注式瀝青關鍵工藝技術難題,開創集料加工微米級分檔的技術先河。自研的鋼橋面用環氧材料,技術指標全面超越國外同類材料,達到國際領先水平。首創的樁梁一體機,在生態敏感區實現橋梁建設的不落地施工。三是建立技術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注重“師帶徒”“傳幫帶”,強調經驗傳承和技能傳授,幫助青年技術人才快速成長。開展技術主辦選拔考核,選派優秀工程師脫產學習,并建立博士后工作站,促進理論學習指導和推動生產實踐。連續20多年開展群眾性創新活動,評選出創新成果592項,并在多個工程項目中成功運用。
聚焦做專做精,以精益管理提升核心業務能力
一是建強工程技術管理體系。聚焦“保安全、強質量、降成本、提效益”目標,通過科學編組分工、明確實施路徑、分類分級管理,持續優化施工生產的組織協同、資源配置、工藝轉換,實現安全高效施工。在深中通道S05標段工程中,提出的DCM樁和管袋柔性島壁結構,成功解決了海中大潮淺灘區筑島難題;自研的自密實混凝土和大型可變跨徑智能澆筑臺車,將每管節澆筑預制工期從67天縮短至29天,刷新了世界大型海底沉管隧道的建設記錄。二是穩步拓展“海陸空”業務布局。以路橋為基礎,重點培育發展與公路工程技術相通、設備通用、工藝相近、管理相似的相關相鄰業務,向海上工程、市政公用、空港建設領域拓展延伸。近三年,保利長大承接海上風電、港航、市政、空港等工程業務合計超120億元,成功完成了我國南海首個三樁芯柱式嵌巖導管架基礎項目,并創造了南海復雜海域海上風電項目單樁基礎施工最快速度紀錄,新拓展了濟南遙墻機場二期改擴建場道、助航燈光等航空港項目。三是嚴控工程項目投資。投前優選嚴審,規范甄選標準、可行性研究和投資審批等標準化流程,嚴控公司整體現金流和資產質量安全線,嚴防超量投資。投中夯實管理,及時糾偏,抓好建設和運營兩端,確保符合預期。投后及時評價,系統梳理立項、決策、實施、竣工、運營全過程,及時總結經驗,提升投資管理能力。
聚焦激發激活,以市場化機制增強內生活力動力
一是優化部門人員配置。針對本級和分子公司部門間職責交叉、邊界不清等問題,系統梳理部門職能,明晰崗位職責,以職能定崗定編。在本級和分子公司開展中層副職及以下人員全體起立、競聘上崗,促進人崗匹配,提升管理效率,本級人員調整率超過40%,分子公司人員調整率達50%。二是推進新型經營責任制。深化經理層成員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并將契約化管理擴面至全部中層管理人員,績效考核結果與職級升降、崗位退出、收入增減全面掛鉤;實行考核結果強制分布,連續兩次考核D級則予以降職降級,2023年經理層成員間收入差距倍數最高達5.19倍,3名子公司班子成員因考核結果較差被降職。三是完善薪酬分配機制。企業工資總額與經營效益緊密掛鉤,根據當年利潤、產值目標增幅、人均效能、工資總額使用效率核定工資總額漲跌幅,2023年7戶企業因業績上漲工資總額增加,2戶企業因業績下降工資總額減少。員工薪酬與績效考核強關聯,并向關鍵崗位、緊缺急需高層次人才、生產一線高技能人才傾斜,同崗位員工收入差距倍數最高達3.68倍,2023年生產一線員工的綜合收入比同類型非一線崗位員工普遍高9%左右。(文章來源:中國保利集團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