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沈陽銳洋集團東北電纜有限公司廠區,工作人員敲擊幾下鍵盤,就將剛剛簽訂好的上游采購合同、發票等信息錄入系統,采購訂單隨即自動轉化為貨物運單。
接到運單不久,供應商江蘇江陰海江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廠區內,電纜生產原材料裝滿數十輛卡車。原材料乘卡車到達江陰港,裝船后沿江而下至上海港,再換乘海輪前往遼寧營口港,最后乘卡車抵達電纜公司,歷經千余公里的行程。
“過去,要四處尋找零散船代和第三方物流公司運輸,效率和成本不可控。現在,智運平臺為我們設計運輸方案,智慧多式聯運助力貨物‘門到門’,整體運費節省超過15%,實現效率最大化。”銳洋東北電纜總經理韓素淼說。
“通過算法生成最優運輸方案,是降本增效的關鍵。”中國物流所屬中儲智運總經理申岸鋒介紹,公司開發的智運平臺通過智能算法模型,在線上就能實現貨源與運力精準匹配,不僅需求響應更及時,物流成本也更節省。以這筆運單為例,在智運平臺上,銳洋東北電纜能實現“一鍵代發”。根據采購模式和周期要求,只需輸入起始地,后臺便可自動生成時效、價格、里程等多維度不同優先級的聯運方案,企業可結合實際選擇最優路線。
“物流上云后,明顯感到運輸更高效、更安全。”韓素淼說,不僅找車找船更快,而且價格穩定,不會出現以往運力波動帶來的臨時漲價情況,“更重要的是,我們運輸的貨物貨值高,平臺全流程數字管控,能對貨物進行‘實況直播’,讓人更放心。”
不斷提升的數字化能力,助力網絡貨運規模持續擴大。通過整合公路貨車運力302萬輛、船舶3萬艘,覆蓋5.4萬條公路運輸線路和3700余條水運線路,目前中儲智運已形成一張公鐵水“運力網”,服務各類生產制造、商貿等企業超4萬家。
車貨一鍵匹配,只是數字化轉型的一環。物流上云半年后,銳洋東北電纜決定加碼數字化,借助中儲智運的智慧商貿管理系統,讓企業生產經營再提效。“系統將子公司與集團的資金流、業務流、票據流等都串聯在一起,搭建起數字供應鏈,使貨運更高效、生產商貿更流暢。”韓素淼介紹,公司已實現全流程數字化——發布商品后,簽約、支付、結算、開票一氣呵成;貨物發運后,運單自動生成,精準匹配司機接單承運;卸貨后,上傳電子回單、支付運費,實現財務數字化管理。
“物流涉及商品流通的各個環節,是供應鏈的基礎。”申岸鋒說,受限于發展階段、行業差異、企業經驗等原因,不少企業仍存在“數據孤島”現象,制約企業降本增效。數字供應鏈平臺能基于大數據提升管理效率,增強企業競爭力。
海量數據不僅串起供應鏈,經過算法“加工”后,還能變身數據信用,成為更好支持企業發展的“推進器”。
今年8月,銳洋東北電纜收到一筆銀行貸款——不用抵押、快速放款、線上操作。“目前第一批資金100萬元已到賬,后續還將根據履約數據,增加放款額度。”韓素淼說,電纜業務忙、運輸量大,且一般以現金結算運費,資金壓力大。中儲智運基于交易數據、業務數據和風控模型,能為企業生成數字信用評分,再提供給銀行作為可靠授信依據,緩解企業融資難題。
申岸鋒介紹,中儲智運與多家銀行合作,為企業提供基于信用的融資服務。截至今年7月,已幫助中小微企業融資7.05億元。下一步還將探索基于上游采購訂單、下游銷售訂單數據向銀行申請增信融資,助力企業融資。
切身體會到數字化利好后,銳洋東北電纜籌謀著更進一步。“我們打算通過智能制造體系,嚴格把控原料調配與生產流程,同時借助數字供應鏈管理系統讓采產銷更‘聰明’,用數字打通產業鏈、供應鏈、資金鏈,實現轉型升級。”韓素淼說。
《 人民日報 》( 2024年11月14日 第 0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