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對健全網絡綜合治理體系等方面提出新要求,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網信領域改革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江蘇省南通市積極踐行“爭當表率、爭做示范、走在前列”重大使命任務,把健全網絡綜合治理體系作為一項重要政治任務、民生課題,持續推動網絡綜合治理體系向基層延伸,基本構建并逐步完善市縣賦能鎮村、網上網下聯動的市域一體化網絡綜合治理格局。
強化制度建設,高位統籌推動
健全網絡綜合治理體系工作涉及面廣、綜合性強、區域差異大,南通市高度重視頂層設計,高位統籌推動,把立規矩、定制度作為抓推進促落實的首要舉措。
一是完善制度設計。南通市委網信委發揮牽頭抓總作用,圍繞健全市域一體化網絡綜合治理體系,印發《南通市夯實基層網絡綜合治理實施意見》等相關制度文件。南通市委網信辦充分發揮統籌規劃、指導協調、組織推進和評估考核等職能,以服務和賦能為抓手,持續推動網絡綜合治理體系向基層延伸。
二是壓實重點責任。圍繞健全網絡綜合治理體系建設的重點任務,明確牽頭單位和責任單位,細化量化工作內容,并納入全市意識形態工作和年度高質量發展評價體系,推動網絡綜合治理體系建設持續發力,有效杜絕“一陣風”“花架子”。
三是強化工作支撐。綜合施策、分級推進網上輿論“一觸即發”機制,市級網絡安全應急指揮中心第一時間感知市域重點網上輿論。堅持主要領導網民見面會、重點民生部門“網上關切面對面”等做法,推動黨員干部利用社交媒體平臺深入群眾,不斷提高網絡綜合治理的能力水平,積極走好網上群眾路線。
強化服務賦能,激發治網合力
南通市堅持發展和治理相統一、網上和網下相融合,創新采取“清單制”,將網信服務送到基層,賦能社會治理和經濟發展。
一是以調研基層需求為先導。南通市有近700萬網民,基層群眾辦網、用網、上網有諸多需求。南通市以摸清基層實際需求為先導,選擇全市不同類型31個鎮(街道)、113個村(社區)進行多輪調研,梳理基層問題,結合網信職能特點,形成“網上民情”+“理論傳播”“文明實踐”“發展引導”“安全防范”的“1+N”網信服務清單。
二是以市縣常態化服務為重點。基層各鎮(街道)村(社區)對照“1+N”網信服務清單,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個性化需求清單。市縣兩級網信部門根據自身職責和基層需求,制定“服務日歷”,結合“清朗”“凈網”“護苗”等專項行動、網絡普法宣傳月、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數字助農等重點工作推進時序,提供集約化、針對性服務。
三是以多主體綜合賦能為關鍵。有效整合市場監管、文化執法等涉網管理部門職責,對基層的普遍需求共同會商制訂長效機制,推動網絡綜合治理體系與基層工作深度融合。對基層有特殊需求的項目,由市縣兩級網信部門牽頭,推動其他涉網管理部門、網絡社會組織、智庫等提供個性化解決方案。“基層合力管網治網機制”有關做法被江蘇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列入復制推廣經驗。
強化重點推進,升維治理質效
一是加強法治建設。加快推進管網治網各項基礎建設,健全完善執法鏈條,推進網絡執法工作協調機制,集統籌協調、信息共享、處置處罰、監督檢查、宣傳通報一體化的市域網絡執法協作機制建設取得明顯成效。開展《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普法宣傳系列活動,承辦2023年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研討會,發布共建未成年人友好型網絡空間南通倡議,推動未成年人網絡保護工作落地見效。
二是深化技術賦能。利用信息化手段全面賦能基層網絡綜合治理,打造基層網信部門一體化綜合治理中樞系統,進行基礎數據采集、分類分級管理、監測預警共享,推進基層參與網絡綜合治理能力提升。通過大數據研判分析民生熱點、群眾熱議、區域熱詞等網絡信息,精準扶持網絡達人,積極助力網絡健康發展,引導自媒體變“掙”流量為“正”能量。
三是積極正向引導。開展“南通網友匯”等網上主題宣傳活動,組織基層自媒體代表、網絡主播、草根達人等實地感受南通市全面深化改革的火熱實踐,實現提升隊伍與凝聚網民的“雙向奔赴”。提倡文明辦網、文明用網、文明上網,南通市案例入選2024年網絡文明國際交流互鑒城市典型案例。深化網絡輿論引導工作體系,優化基層網絡志愿者隊伍建設,夯實網上正面宣傳引導基層工作力量。
隨著網絡綜合治理在南通市基層延伸落地,網民困難訴求得到有效解決,干群關系不斷改善。網上社會治理模式從單向管理轉為雙向互動、從單純線下轉為線上線下融合,社會治理內生動力日益增強,網絡正能量進一步充盈,網絡空間生態進一步清朗。下一步,南通市將全力推動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關于健全網絡綜合治理體系重大部署在基層走深走實,闖出“新路徑”、謀求“新突破”,為基層社會治理綜合賦能、提質增效,以南通網信事業高質量發展助力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再上新臺階。(作者為南通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委網信辦主任 俞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