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融合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要求。圍繞“必須統籌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的工作要求,中國建設銀行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金融工作和“三農”工作的決策部署,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緊扣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以高質量金融服務促進城鄉融合發展,助力鄉村全面振興。截至2024年9月末,全行涉農貸款余額超3.3萬億元,較年初新增2680億元、增速超過8%。在中國人民銀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開展的金融機構服務鄉村振興考核評估中,建設銀行連續3年獲評“優秀檔”。
圍繞鄉村產業發展,不斷優化金融服務模式
鄉村產業發展正成為推動新型工業化的動力源泉,也為金融服務鄉村全面振興提供了有力抓手。建設銀行著眼于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堅持“圈、鏈、群”的總體思路,加強場景與平臺建設,持續做好對農業產業集群、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產業鏈上下游農企農戶等涉農主體的綜合金融服務。
圍繞鄉村產業發展需求,加大涉農產業支持力度,做大產業鏈條上的金融總量,助力延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完善利益鏈。積極構建奶業、養殖、水果、蔬菜、蛋雞、食用菌等涉農產業鏈,打造全場景、全客群、全產業鏈的金融服務新模式。以“裕農產業平臺”為載體,搭建甘肅“藍天馬鈴薯農業產業鏈平臺”、新疆“庫爾勒香梨數字交易平臺”等數字化平臺。落實大食物觀,與中國食用菌協會開展合作,推進整縣模式、龍頭企業模式、經銷商模式、特色菌類模式,形成食用菌產業生態場景示范。
為鄉村產業發展注入金融動能。建設銀行持續豐富、推廣“鄉村振興貸”產品包,為法人客戶和農戶提供信貸支持。推出“設施農業貸款”“農機貸”等子產品,為農村公共服務機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涉農小微企業等涉農法人客戶提供信貸支持。截至2024年9月末,“鄉村振興貸”余額近800億元,較年初增速接近16%。
堅持平臺思維,突出生態構建,創新特色涉農服務模式。建設銀行面向農產品批發市場、農貿市場上的涉農客群,推進“裕農市場”服務模式,讓農民更好地賣菜、消費者更好地買菜。在48家百強市場和農業農村部定點市場上線運營“裕農市場”綜合服務平臺,提供信貸、結算、市場管理等金融、非金融服務。截至2024年9月末,“裕農市場”相關貸款余額超300億元。著眼于農民專業合作社客群,發布“裕農合作”服務品牌,助力小農戶與現代農業有效銜接。上線“裕農合作”綜合服務平臺,創新“合作社快貸”,通過信貸、結算等綜合服務,支持合作社發揮聯農帶農作用。截至2024年9月末,普惠型農民專業合作社貸款余額73億元。
圍繞新型城鎮化,積極構建連接城鄉的金融紐帶
縣域是推進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切入點。建設銀行堅持“對接政府、融資融智、平臺賦能、綜合服務”的總體思路,助推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建設。
積極做好縣域金融服務。鞏固縣域金融服務“主陣地”,結合縣域資源稟賦,持續做好縣城地區的政府、企業、個人等群體的金融服務,制定“一縣一策”差異化經營策略,提升產品創新和綜合服務水平。加大對綜合實力較強的千強鎮、城關鎮、中心鎮、產業大鎮、特色鎮,以及示范村、產業村、人口大村等鎮村的金融支持。從信貸政策、定價機制、考核激勵等方面,對縣域金融服務給予政策保障。截至2024年9月末,全行縣域貸款余額超5.4萬億元,較年初增速接近10%,高出全行各項貸款平均增速1.5個百分點。
加大縣域基礎設施建設支持力度。加強供水保障、電網提升、流通網絡設施等縣城地區優質基礎設施項目的信貸支持。豐富產品譜系,加快創新定制化產品和專屬服務方案。運用“新農村支持貸款”等產品,對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給予信貸支持。截至2024年9月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貸款余額3847億元,較年初增速接近18%。
滿足新市民群體多元化的金融需求。在住房服務方面,面向縣域農業轉移人口,加大對保障性住房建設、城中村改造的金融保障;鎖定置業剛性需求,優化樓盤準入流程,給予合理信貸支持。在消費服務方面,緊跟汽車和家電下鄉等政策落地,做好消費信貸服務。在教育醫療服務方面,積極服務“一老一小”教育醫療需求,加強對智慧校園和醫療服務的金融支持。在社保服務方面,設立新市民金融服務特色網點,提供一站式綜合服務。
優化“新農人”群體服務模式。聚焦退役軍人、新型職業農民、大學生村官等返鄉創業群體,做好金融服務,支持返鄉創業群體收入增長。依托汽車和家電下鄉、綠色產品下鄉等政策,持續推進專項分期、信用卡業務下沉,拓展“新農人”消費金融場景。立足地方特色,差異化推廣“快貸·農小E”“美麗鄉居貸”等專屬特色產品,助力返鄉創業群體創造美好生活。
圍繞守牢“兩條底線”,堅定扛起服務鄉村全面振興的使命擔當
建設銀行將“牢牢守住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兩條底線”作為金融服務鄉村全面振興的重中之重,不斷加大資源投入,提升服務質效。
加強糧食安全金融服務,助力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和綜合生產能力,守牢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底線。積極構建“一個品牌+系列行動”的糧食安全金融服務體系,推出“善建糧安”金融服務方案,組織開展建“芯”助農、建“基”助農、建“墾”助農、建“鏈”助農行動,積極做好糧食全產業鏈重點客戶服務,強化對糧食生產、流通、收儲、加工等領域涉農主體的金融服務。截至2024年9月末,糧食重點領域貸款余額1500億元,較年初增速21%。
抓牢“種子和耕地兩個要害”。在種子端,加大“種業貸”推廣力度,滿足種業企業品種選育、制種擴繁等生產經營周轉需求。聚焦重點種業企業,創新“投資流·鄉村振興”產品。截至2024年9月末,種業領域貸款余額113億元,較年初增速5%。在耕地端,聚焦高標準農田建設重點區域,加大“高標準農田貸款”營銷力度,從“農田建設+產業發展”視角出發,做好綜合金融服務。截至2024年9月末,“高標準農田貸款”余額接近40億元。
加大重點區域支持力度,守牢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面向脫貧地區和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立足優勢特點,針對短板弱項,以多種形式開展金融支持。扎實做好陜西省安康市定點幫扶工作,持續打造服務鄉村全面振興的“安康范例”。面向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低收入農戶等重點群體,從農業生產、就業創業、住房等方面提供資金支持。截至2024年9月末,在脫貧地區的貸款余額1.18萬億元,在重點幫扶縣的貸款余額1466億元,增速均高于全行各項貸款平均增速。
圍繞農民致富增收,切實提升農戶金融資源可獲得性
“借錢不難,用錢不貴”是建設銀行發展鄉村普惠金融的初衷。建設銀行堅持“真人、真經營、真貸款”的邏輯,打造“裕農貸款”線上線下系列產品。
線上,通過數據驅動,打造“裕農快貸”產品包。建設銀行與政府數據平臺、涉農管理平臺等合作直連,引入土地流轉、農業保險、農業補貼、農業產業鏈等多維涉農數據,面向農戶開展全周期、自動化的風險畫像,實現農戶自主申請、模型自動審批、線上支用還款的全流程線上作業。線下,因地制宜打造“裕農貸”系列產品,服務農業生產、經營等場景中的信貸需求。目前,已經形成山東“齊魯振興貸”、江蘇“城鄉融合貸”等典型模式。截至2024年9月末,“裕農貸款”余額近3000億元,較年初增長近一半。
整合金融資源,發揮金融支農惠農的合力。深化“銀行+保險+期貨”風險補償和共擔模式,建設銀行聚焦玉米、大豆等領域,與大連商品交易所、鄭州商品交易所開展合作,將期貨、期權、保險引入農業產業鏈生態場景,助力農戶規避市場價格風險,保障農民收入。同時,全面推進與農業農村部聯合開展的“險貸直通車”專項創新服務,推廣“保險+信貸”服務,有效滿足農戶信貸需求。
在服務鄉村全面振興的道路上,建設銀行將繼續貫徹落實“必須統籌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的工作要求,進一步提升服務能力,下沉服務重心,做好縣域鄉村金融服務,為促進城鄉融合發展、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作出更大貢獻。 數據來源:中國建設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