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tv在线观看,精品国产污污免费网站Av,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五月天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人民論壇網·國家治理網> 黨政干部談治理> 正文

日照:一座港與一座城的雙向奔赴

從來沒有一座城市,像日照這樣對港口情有獨鐘、眷戀有加;也從來沒有一座港口,像日照港這樣,讓原本古老的城市在短短35年時間煥發出勃勃生機、闊步邁向現代化建設的坦途。

2024年5月22日至24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山東,首站來到日照。一座美麗的海濱城市,瞬間吸引了關注的目光。

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日照何以躍上潮頭成為一朵閃亮的浪花?

沿著時間的長河一路解讀,不難發現,港產城一體發展,為這座城市的崛起提供了強勁動能。

千年等待只為你來

日照是一座古老的城,是龍山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也是東夷文化的重要分布區域,早在舊石器時代,就有先民在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

日照港建址于石臼所。史料記載,石臼建村于北宋以前,元代從太倉瀏家港海運漕糧,經此轉運至直沽。到了清代,石臼作為日照8個自然口岸之一,商賈往來,貨船云集,愈加繁榮。有桐城詩人贊曰“江淮紅粟達神京,轉運都由石臼行”。

20世紀70年代,隨著我國對外貿易擴大,沿海港口少、泊位小的矛盾凸顯。黨中央、國務院發出了“三年改變港口面貌”的號召,之后隨著兗州煤田的開發,北煤南運和煤炭出口急需更加便捷的深水大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拉開改革開放的時代大幕,日照港建設在國家層面被正式提上日程。

1979年4月,交通部會同國家計委等7部委,邀請80多位專家進行選址考察論證,最終確認日照更適合建設深水碼頭。次年3月,國家計委正式批復在石臼所建港的計劃書,列入“六五”計劃國家重點項目。1982年,日照港在石臼所起步建設,在既無老港依托,又無大中城市依靠,基礎設施一窮二白的條件下,日照人民開啟了舉全市之力建設港口的豪邁征程。1986年,石臼港作為一類對外開放港口正式開港開放。

2002年,日照港由山東省和交通部雙重領導移交日照市管理。中央和山東省完全下放港口管理權的戰略魄力,極大催生了港城融合發展的內生動力,抓住我國加入WTO重大機遇,港口實現跨越發展。2006年成為當時中國沿海最年輕的億噸大港,2010年吞吐量突破2億噸、4年再造一個億噸港。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乘著新時代改革開放的東風,日照港積極融入山東港口一體化改革發展大局,加速由傳統大宗干散貨港口向智慧綠色港口升級,由裝卸港向貿易港、金融港、物流港、樞紐港、產業港轉型,跑出了高質量發展的“加速度”,2022年實現貨物吞吐量5億噸、營業收入超100億元“兩個跨越”,成為全球最年輕的5億噸級港口。

應改革而生、因改革而興、向改革而行。日照港的建設發展,也成為中國波瀾壯闊改革開放歷程的生動注腳。習近平總書記在日照港考察時指出:“日照港是在改革開放以后建設起來的,各種綜合因素聚集優化,異軍突起,成為一個重要港口。你們是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從中,我們應當堅定一種信念,中國的改革開放之路一定可以成功。”

一座城的傾力守護

港口發展需要依托城市。因為一個港,設立一座城。和著改革開放的時代節拍,港城相伴而生、攜手共進的故事從此開啟。港口對城市意味著什么?日照給出了這樣的答案——最核心的戰略資源、最重要的發展平臺、最亮麗的城市名片。

改革開放以來,日照先后制定5版城市總體規劃,始終把協調港城關系作為發展主線,3次調整港口規劃,港口岸線從9.8公里延長到29.7公里。聯合重組原石臼、嵐山兩港,推進港口對外合作,在港口規劃、泊位開放、岸線海域使用、通航能力提升、集疏運體系建設、政策爭引、礙航整治、數字孿生港口建設等方面鼎力支持,助力港口振翅騰飛,搶灘時代潮流。

建立港產城聯席會議制度,市委、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任組長,每年到港口召開現場辦公會,與港口一同研究港城融合發展主要目標及重大任務;成立由分管市領導任組長的工作專班,抽調精干力量到港口駐點服務,健全完善對接聯絡、會商會辦、激勵引導、督導考核等4項機制;出臺加強與山東省港口集團戰略合作、全力支持日照港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積極支持港口提升發展能級;每年滾動實施一批港產城融合發展重大項目,臺賬管理、倒排工期、壓茬推進……舉全市之力推動建設世界一流海洋港口的決心如磐、步履堅實。

日照港創出了耀眼的成績:吞吐量居沿海港口全國第6位、全球第7位,成為全球重要的能源和大宗原材料中轉基地、“一帶一路”重要樞紐、新亞歐大陸橋東方橋頭堡。瓦日和新菏兗日兩條千公里以上鐵路干線直通港口,腹地輻射全國16省市,航線覆蓋世界主要國家和地區,通達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500多個港口。鐵礦石、大豆、石油焦、木片、原木、焦炭、下水冶金煤7個貨種吞吐量居全國首位。

日照港用40多年時間,走過了很多港口百年的發展歷程,締造了諸多“全球首創”,正向著世界一流智慧綠色樞紐港口穩步邁進。

回望這段歷史,港口是日照之幸,日照是港口至親。改革開放就像“日出初光先照”,催生了一座年輕的港口,喚醒了一個城市古老的傳說。日照港,從日照出發,一路陽光。

一座港的最美陪伴

在中國大陸沿海,日照港如一顆新興的璀璨明珠。這座年輕的現代化港口,在自身快速崛起的同時,為城市經濟注入了澎湃動力,為城市發展貢獻了“港口力量”。

城市發展有所需,港口有所應。一直以來,日照港始終錨定“與地方黨委政府關系將更加密切、融入地方發展大局程度將更加深入、助力腹地經濟增長貢獻將更加突出,努力讓地方黨委政府滿意,讓港口合作伙伴滿意,讓廣大員工滿意”目標,充分發揮“屬地帶頭人”“金牌合伙人”作用,堅持“一區縣一策、一區縣一公司”,全方位融入、服務、帶動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助力日照市建設先進鋼鐵產業制造基地、國家煤炭儲備基地,發展千億級糧油產業,為港城高質量發展匯集磅礴動能。

港城融合,產業是核心。日照港緊盯港產城融合發展,出臺一系列重磅政策、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一個個規模大、帶動能力強的高端優質項目相繼在日照落地。依托港口供應鏈綜合服務優勢和“前港后廠”模式,以港口為“鏈”接點,港城聯手構建“礦、煤、油、糧、箱”五大合作“主鏈條”,為客戶提供定制化優質服務,放大港口“磁吸效應”,吸引產業鏈資源、要素向城市集聚,有效帶動日照鋼鐵、糧油、精細化工、汽車、漿紙、現代物流等臨港產業發展,臨港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利潤、利稅比重均保持在80%以上,以臨港工業、現代物流、大宗商品交易等為骨干的現代臨港產業體系正加速形成。

這里的新質生產力正在蓬勃生長。全市研發經費投入占比3.17%,有研發活動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占比超過60%。過去3年,全市高新技術企業年均增長45.7%,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年均增長51.4%,連續3年躋身國家創新型城市百強。

實現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雙贏,始終是日照港城攜手發展中致力優先破解的一項課題。走進日照港海龍灣,目之所及波光粼粼、海天一色。這是全國首個退港還城修復整治工程,修復整治海岸線1882米,新增沙灘約46萬平方米。為推動港城綠色低碳發展,日照港實施“東煤南移”“南散北集”等工程,將煤炭等大宗散貨作業功能逐步調整到距離城區10公里以外的南作業區,同時對騰空的海岸線進行修復再造,昔日煤堆場變為美麗海灣。

正是源于對生態建設的重視,建市35年來,年輕的日照收獲了眾多城市名片: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首批國家可持續發展先進示范區、聯合國人居獎、國家級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國家級生態保護與建設示范區、國家森林城市……

一個個支柱產業、一項項國家級榮譽、一張張閃耀的城市名片,見證城市的拔節生長,也彰顯城市的獨特魅力。

港興則城興,城強則港強。日照港與日照市在“雙向奔赴”中相伴相守,在筋骨相接的理念融合、血肉相連的產業融合、靈魂共鳴的功能融合中,融出一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

立足新起點,邁上新征程,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吹響了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號角,港城一體發展再次迎來前所未有的機遇。習近平總書記親臨日照考察,為港城融合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面向未來,港口和城市將更加緊密地攜起手來,深入推進港區、城區、園區“三區互融”,全力做好“強港、興產、活城”三篇文章,不斷提高港城融合發展匹配度、耦合度,聚力打造最佳模范港城關系。港城融合發展開啟新篇章!

(作者系山東省日照市委書記)

責任編輯:潘旺旺
  • <dfn id="3kwm1"></dfn>
    <dfn id="3kwm1"><div id="3kwm1"><label id="3kwm1"></label></div></dfn>

      <abbr id="3kwm1"></abbr>

      1. <menu id="3kwm1"><nobr id="3kwm1"></nobr></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