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社會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當前我國社會結構正在發生深刻變化,尤其是新興領域迅速發展,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大量涌現,新就業群體規模持續擴大,社會工作面臨新形勢新任務,必須展現新擔當新作為。經濟社會發展到哪里,黨建工作就要跟進到哪里。廣大黨員干部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健全社會工作體制機制,突出抓好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新就業群體黨的建設,不斷增強黨在新興領域的號召力凝聚力影響力。
組織連“新”,變“單打獨斗”為“整體聯動”。嚴密的組織體系是黨的優勢所在、力量所在。近年來,以平臺經濟為代表的新業態加速發展,聚集了快遞員、網約配送員、網約車司機、網絡主播、社交電商、網約家政等大量新就業群體。哪里有群眾哪里就要有黨的工作,哪里有黨員哪里就要有黨組織,數量龐大、就業靈活的新就業群體已成為基層黨的建設的重要陣地。要健全組織部門統籌協調,社會工作部門指導推動,行業、企業、屬地三方聯動的黨建工作管理體制,通過單獨組建、片區聯建、行業共建,推動大型平臺企業和快遞企業重要業務板塊、區域總部、二級公司黨組織全覆蓋,帶動鏈上企業、加盟企業、合作企業等黨組織應建盡建,用“鐵打的組織”兜住“流動的群體”。
服務暖“新”,變“走近身邊”為“走進心里”。只有讓新就業群體時刻感受到黨組織的關懷和溫暖,才能更好地凝聚人心、凝聚力量。要始終牢記將心比心才能換來真心,聚焦缺什么、盼什么、急什么、難什么,深入調查、充分研究,當好新就業群體的“守護者”,不斷提供更加舒心、暖心、安心的服務。針對區域流動性強、不確定因素多、作息不規律等特點,因地制宜、因人而異建好用好愛“新”陣地,謀好辦好暖“新”實事,通過解決好冷可取暖、熱可納涼、急可入廁等“基本需求”,落實好權益保障、學歷提升、技能培訓等“成長需要”,讓新就業群體切實感受到黨始終在身邊。
共治融“新”,變“要我擔當”為“我要擔當”。新就業群體活動區域廣、接觸人群多、信息渠道暢,不僅是社會治理的重要對象,更是社會治理的重要力量。從“治理對象”到“治理力量”,不能僅靠簡單的行政命令、固化的規章制度,而是要堅持在引領中服務、在服務中引領,把引領服務作為一個個連續不斷的起點,融入日常、形成常態,不斷凝聚新就業群體的向心力和歸屬感。要為新就業群體積極搭建發揮“兼職網格員”“流動信息員”作用的平臺,通過鼓勵黨員報到、推行積分管理、強化身份認同等方式,引導其在平安建設、文明宣傳、志愿服務中創造更多價值、貢獻更大力量,讓一個個“紅色細胞”在基層迸發活力。(作者:高家偉、林云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