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tv在线观看,精品国产污污免费网站Av,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五月天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地方要聞 > 地方要聞 > 正文

從“住有所居”到“宜居優居”

——加快新型城鎮化的昔陽路徑

集學習、娛樂、探索成長于一體的昔陽兒童科技探索中心。圖片由本報通訊員攝

昔陽縣城新貌。圖片由本報通訊員攝

城市更新,既是城市的蝶變之路,更是群眾的幸福之路。10月16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在晉中市昔陽縣召開縣城建設現場會,這對昔陽推進宜居縣城創建既是肯定更是鞭策。

近年來,昔陽縣積極探索縣城建設新路徑,以《關于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的意見》為指引,持續推動城市建設從大拆大建向有序更新轉變,擴大規模向提升品質轉變,千城一面向特色彰顯轉變,重建輕管向建管一體轉變,努力在新起點推動新型城鎮化建設不斷取得新成效。

連日來,記者走進昔陽縣城鄉,一條條街道寬闊整潔,一個個“口袋公園”天然點綴,有序順暢行駛的車輛,徜徉于廣場的人群,構成一幅幅靈動的畫面,彰顯著這座小城的舒適愜意,讓宜居宜業宜游的美麗昔陽具體而實在、真實而生動。

內外兼修 城市面貌煥然一新

10月18日清晨,昔陽縣名仕家園小區門口小公園里,市民趙秀英和孩子牽手漫步,享受著難得的晨練時光。“家門口的公園,處處是健康步道、健身設施,生活在這座美麗小城太幸福了。”趙秀英所描述的,正是昔陽縣城市面貌翻天覆地變化的縮影。

昔陽縣以創建住建部縣城體檢與宜居縣城建設先行縣為契機,全面檢視城市建設發展短板,一體推動基礎設施、服務功能、城市風貌等全面提升,不斷刷新人民群眾“幸福指數”。

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實施縣城雨污分流、管網擴容改造等項目,翻新縣城道路29條,改造背街小巷1.9萬平方米,改造升級老舊小區41個,惠及群眾2530戶,為12個小區加裝電梯20部……一項項民生工程如火如荼,縣城面貌煥然一新。

城市綠色空間,更是昔陽一大亮點。1.5萬米的健身步道鑲嵌城中,從“代際友好”到“零碳濕地”,六大公園每一處都充滿巧思與創意,36個小游園的點綴,使得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5.51平方米,真正實現了“推窗見綠,出門見園”。

不僅如此,昔陽縣鄉村振興大寨智算中心與城市大腦中樞的謀劃建設,正逐步改變著城鄉管理、交通出行、就醫養老等多個領域。

特別是昔陽結合“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獨有精神坐標,將歷史文化、特色建筑、景觀民居等要素融入城市建設,統籌實施“五個一”奮斗工程,從紅旗街到大寨干部學院,串聯沿線博物館等地標建筑、文化故事、奮斗群像,打造河畔月光商街,塑造城市IP形象,充分詮釋昔陽“奮斗幸福”城市內涵。

城市環境整治提升,不僅要讓城市有光鮮亮麗的“面子”,更要給居民整潔舒適的“里子”。

“小區環境衛生、設備設施養護、停車規范等有了很大改善,居民日常瑣事實現了‘有處詢’‘有人管’……”一見到記者,千禧花園小區居民楊巨龍便滔滔不絕地介紹。

小區治理是城市管理的微觀體現。2022年,該縣聚焦無物業小區管理存在的“組織不健全、標準不明確、費用收繳難、管理不長效”等問題,探索了一條社區黨建引領、物業市場服務、業主自治監督、黨員志愿服務的新路子。千禧花園小區作為“黨建+物業”服務模式的先行者,在正規物業公司入駐后,小區環境煥然一新,居民獲得感、幸福感滿滿。

昔陽縣通過市場化運作、物業化管理、網格化監管模式,將縣城劃分為15個片區,構建“智慧城管”平臺,實現了城市管理要素、過程、決策的全方位數字化,讓城市管理從“獨奏曲”邁向了“交響樂”。

全齡關懷 共筑民生幸福家園

米飯、包子、葷菜、素菜、熱湯……一到飯點,位于昔陽縣德潤嘉園幸福養老服務中心的老年餐廳就熱鬧起來。“離家近”“味道好”“價格合適”……大家邊吃邊聊,津津樂道的話題全都離不開“愛心食堂”。“政府補貼后,我們三餐一共14元,每天不重樣,很受老年人歡迎。”家住附近的王拉義老人開心地說。

據了解,除老年餐廳外,幸福養老服務中心還設有棋牌室、理發室、洗浴室、便民服務代辦中心、老年公寓等多種功能區域。該縣以居家養老為主體,社區服務為依托,市場運營為支撐,專業服務為保障,形成了“互聯網+家庭+社區+物業+醫療”的一體化養老模式,為社區符合條件的老年人提供無償或低收費服務,幸福頤養的“遠景圖”變成了實景圖。

9月下旬,昔陽兒童科技探索中心建成試運營,內設科技體驗區、親子餐廳、智慧探索館等,是一個集學習、娛樂、探索成長于一體的多彩世界。“我們就是要不斷增加兒童公共服務投入,持續拓展兒童成長空間,讓廣大少年兒童真切感受到城市的幸福與溫情。”縣住建局局長翟素明向記者介紹。

“兒童友好”讓城市更有活力,“青年發展”讓城市更有魅力,“老年關愛”讓城市更有溫度。該縣全力創建“一老一小一智慧”三型縣城,加快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聘請昔陽籍在外名醫回鄉坐診,提質三館一中心(博物館、文化館、圖書館、文體活動中心),改造提升代際友好公園、兒童成長中心、兒童自然成長營地、代際友好街道、老年友好社區五大板塊,規劃建設科技館、昔陽·親子營地、幸福養老中心等設施,讓老人生活更幸福,孩子成長更快樂。同時,啟動青年友好型發展縣域創建工作,實施人才集聚“青英”、就業創業“青創”、安居宜居“青安”等七大“青字行動”,落實大學生返鄉、“鴻雁歸巢”系列計劃,推動青年發展與城市建設同頻共振。

“一老”連著“夕陽”,“一小”系著“朝陽”。昔陽縣小切口撬動民生大課題,群眾幸福感、獲得感不斷增強。

產業轉型 城市建設日新月異

城市建設發展離不開產業支撐。今年對于昔陽來說,文旅產業帶動三產服務業蓬勃發展,讓人們更看到了產業對增強縣城吸引力、吸附力,實現留人聚人的積極作用。

作為山西省特色商業街、山西省歷史文化街區之一的紅旗一條街,自將原有業態置換,打造為“那年昔陽”特色民俗街區運營以來,日均接待游客3萬余人次,單日最大游客量超過5萬人次,累計全網曝光量超過1億次,曾一天三次登上央視新聞,受到各地廣泛關注,實現了一條街帶活一座城,街村互動、游客分流、鄉村引流。

今年以來,昔陽文旅產業多點出擊,“破圈”生長,實現了“觀賞流量”向“消費流量”轉化,上半年帶動三產對GDP增長貢獻率達50.8%,比去年同期提高13.9個百分點,三產增速居晉中市第一。

近年來,昔陽縣立足縣域長遠高質量發展,按照縣委“11365”總體思路,堅持問題導向,優化轉型路徑,加快推動產業轉型,努力實現以產興城。

立足“一產”調強,因地制宜發展13條溝域產業振興帶,帶動發展肉牛、生豬、梅花鹿、菌菜、肉羊、肉兔、雜糧、干鮮果等8條產業鏈,持續提升“昔陽紅”公用品牌含金量、競爭力,堅定走好有機旱作特優路子,推動農業產業持續向好。

突出“二產”調優,在做好煤炭產業穩盤托底的基礎上,深挖資源優勢,加快形成“美(煤炭)麗(鋰電池)花(化工)園(新能源)”工業體系,全力創建全市新能源發展集聚區,努力蹚出能源產業“五個一體化”轉型之路,尚太鋰電成為省級新型儲能產業鏈“鏈主”企業,工業發展硬支撐持續夯實。

狠抓“三產”調活,豐富“旅游+”業態,高標準打造“大寨窯洞”“昔陽院子”太行山民宿集群,擦亮叫響“最美昔陽紅”文旅品牌,昔陽成為晉中市唯一的文旅賦能型縣城試點縣,獲全省2023年度“避暑旅游目的地”稱號,《創新“最美昔陽紅”文旅品牌》做法入選中國改革2023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實現了多產聯動和縣城發展“雙向奔赴”。

數載耕耘展壯志,濃墨重彩繪新景。展望未來,昔陽將以時不我待的精神,久久為功用心用情用力補齊城市建設短板,奮力譜寫“宜居宜業、奮斗之城、幸福昔陽”嶄新篇章。

(本報記者 張謙;本報通訊員 田宏亮 李東芝)

[責任編輯:李瑋琦]
  • <dfn id="3kwm1"></dfn>
    <dfn id="3kwm1"><div id="3kwm1"><label id="3kwm1"></label></div></dfn>

      <abbr id="3kwm1"></abbr>

      1. <menu id="3kwm1"><nobr id="3kwm1"></nobr></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