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至25日,2024全球人居環境論壇年會暨新可持續城市與人居環境獎頒獎典禮舉行。浙江省金華市磐安縣盤峰鄉櫸溪村申報的“全球人居環境村落范例”獲“新可持續城市與人居環境獎”。
全球人居環境論壇年會是世界上聚焦可持續城市與人居環境最重要的會議之一。自2005年起,年會已舉辦18屆。“新可持續城市與人居環境獎”是由全球人居環境論壇頒發的年度國際大獎,獲獎者來自世界各地,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可持續發展大獎之一。該獎項旨在表彰推廣獲獎者在建設更加安全、綠色、有復原力、包容和可持續的城市與人居環境過程中,所取得的突出進步和寶貴經驗,帶動更多人參與和自覺行動。
磐安地處北緯30度線,是全國首批生態示范區、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有中國傳統村落9個、國家級歷史文化名村3個、省級歷史文化名村6個。櫸溪村坐落于大盤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南麓,現有人口1100余人,孔姓居民占95%以上,是江南最大的孔子后裔聚居村落,被譽為“孔氏婺州南宗”和“孔氏第三圣地”,該村的孔氏家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千百年來,櫸溪孔氏始終秉承詩書繼世、弘文勵教的優良家風,形成了“自強不息、耕讀傳家、仁孝為本、修齊治平”的婺州南孔家訓。櫸溪村保留有大量特色鮮明的古建筑群落,占地面積5.56萬平方米。孔氏家廟至今保留有家譜、“至圣先師”牌位、孔子拓片像等文物。這里的村民保留著祭祀先祖的傳統, 制訂了一套完整的祭祀流程,具有極高的歷史、文化、藝術研究價值。
評委會通過考察、評審,認為櫸溪村的人居環境有著極高的人文與科技價值,亮點包括:保護良好的山水環境和生物多樣性;科學的選址,完整的規劃,保存完好的空間形態和街巷結構原真性;大量保存的、氣勢宏大且特色明顯的傳統建筑群;精彩和多樣性的鄉村生活、獨特的聚落文化及完好傳承的家族禮制等。
近年來,磐安建立健全“名城-名鎮-名村”三級歷史文化遺產保護體系,出臺《磐安縣盤峰鄉櫸溪村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保護規劃》,堅持“風貌不能丟、文脈不能斷”,讓傳統文化和現代生活完美融合,描繪了青山綠水間的宜居新圖景。新建儒學長廊、孔子像、論語廣場等一批具有儒學元素的景觀節點,打造婺州南孔家風館、儒學館、大哉孔子館、婺州南宗講堂4個場館,將歷史故事、文化資源轉化為看得見、摸得著的實物實景;引進藍蓮舫、杏壇書院、儒沐文創、品其陶藝、“讓孔子說話”等11個文化業態;創立“南孔闕里”研學游、儒學夏令營、儒學研修班、弟子規培訓班,為儒文化愛好者、游客等群體提供沉浸式南孔話劇、婺劇小戲、南孔禮儀等儒學項目。在保護歷史文化遺產的同時,櫸溪積極探索文旅融合發展模式,不僅帶動村民增收致富,還吸引大量國內外游客前來觀光旅游,感受儒家文化魅力。(張黎明 曹國燈/文 磐安縣融媒體中心/供圖)【據磐安縣融媒體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