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至25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在四川省成都市組織召開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現場會。會議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策部署,以更加務實的舉措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在會上,達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市工商聯主席劉政代表達州市人民政府,介紹達州市吸引民間投資、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工作經驗,推介3個重點項目,并現場與民營企業家代表交流互動。
劉政指出,近年來,達州市深入貫徹落實中省決策部署,堅持“兩個毫不動搖”,持續推動全市民營經濟健康發展。一是健全“三項機制”,提升民營企業“發展指數”。建立資金扶持機制,每年統籌2億元以上支持民營經濟,“真金白銀”支持民企發展;建立政企溝通機制,創新設立民營企業訴求直達領導等制度,打通政企交流渠道;建立機會發布機制,定期發布民間投資項目、政府采購項目、招標項目“三張機會清單”,已集中推介項目75個,總投資277.18億元。二是實施“三大行動”,提升民營企業“創新指數”。實施“創新主體倍增”行動,鼓勵企業自主創新、科技強企;實施“產業技術攻關”行動,推動天然氣、鋰鉀、玄纖等重點領域關鍵技術創新突破;實施“智改數轉提效”行動,推進工業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三是優化“三個環境”,提升民營企業“幸福指數”。建立“發改+財政+N”項目建設標準化服務專班,創新打造“服務站+服務網+服務團”的“萬市興”綜合服務平臺,優化政務環境;以控制企業成本為核心開展營商環境提升行動,優化市場環境;深入開展千名干部助企業強幫扶促發展行動,優化服務環境。
會上,劉政向來自全國各地的民營企業家代表推介了年產100萬噸鈉離子電池正極材料(普魯士藍)項目、智能制造研發生產基地項目、丘陵山區現代農機裝備產業園三期項目等3個重點項目情況。
劉政表示,達州市人民政府將認真貫徹此次會議精神,圍繞鈉離子、智能制造、丘陵山區農機裝備三個重點項目,持續引進相關上下游產業鏈配套項目,夯實人才技術支撐,強化政銀企融資對接,降低企業生產成本,持續推動達州民營經濟做強、做優、做大。(達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劉小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