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化加速的當下,高校間的國際交流與合作已成為全球知識傳播和文化交流的重要環節。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的統計與預測,全球高等教育國際學生數從2000年的211萬人增加到2021年的639萬人,增長了2倍,涉及的國家和地區超過200個。國際學術會議、跨國論壇等交流活動的數量和質量也在不斷提升。中國高校積極參與推動全球公共外交,展現了傳播中國聲音、中國理論、中國思想的蓬勃姿態。
隨著中國日益走向世界舞臺中央,中國高校作為知識創新和人才培養的重要陣地,擁有豐富的學術資源和人才優勢,在全球高校交流中扮演著獨特的角色,肩負著傳播中國聲音的重要使命。中國高校傳播中國聲音,主要是通過開展國際學術交流活動、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人才、推動中國學術成果的國際化傳播等途徑和方式,將中國的文化、歷史、社會制度、發展理念以及在各個領域取得的成就等信息傳遞給國際社會,使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國,消除誤解和偏見,增進對中國的理解和認同。
當然,中國高校在傳播中國聲音的過程中也面臨諸多困境和難點。例如,由于歷史文化差異和意識形態不同、新聞傳播和國際話語權不對等因素,一些西方發達國家民眾對中國的社會制度還存在誤解。這些誤解很大程度上是西方文化中根深蒂固的個人主義價值觀和對不同文化制度的偏見所致。同時,語言障礙也是不容忽視的問題。據相關研究,全球約80%的學術論文是以英文發表的,中國高校、中國學者在傳播中國聲音時,需要克服語言障礙,將中文的學術成果和思想準確地翻譯成英文等其他語言。此外,傳播渠道有限也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盡管互聯網提供了廣泛的傳播途徑,但在國際主流媒體和學術平臺上,中國高校的聲音相對較弱,中國高校主辦的學術期刊在全球范圍的影響力排名還不夠靠前、數量不占優勢,西方學術平臺在國際輿論場中仍具有較大影響力,中國高校的科研成果有時難以獲得足夠的展示空間。
中國聲音的更好傳播應當充分發揮現有優勢。從文化層面來看,中國擁有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例如儒家思想在全球影響力很大,有眾多研究機構和愛好者;中醫藥已傳播到世界196個國家和地區,得到廣泛應用;武術更是在全球范圍內擁有大量的習練者;等等。這些獨特的文化元素具有很強的吸引力,能夠為傳播中國聲音提供豐富素材。從學術資源角度看,中國高校近年來取得了長足的發展,2022年我國基礎研究經費首次突破2000億元、2023年達到2212億元,實現了質、效、能的同步提升。據教育部統計,高校牽頭建設了38%的國家高端智庫,承擔了90%以上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這些學術資源為高校傳播中國聲音提供了堅實的理論支撐。此外,中國政府高度重視文化“走出去”戰略,積極支持高校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活動。當前,中國已與180多個建交國普遍開展教育合作與交流,與50多個國家和地區簽署了學歷學位互認協議,設立了多項國際交流專項基金,這就為高校在國際上傳播中國聲音提供了政策保障和資金支持。
中國高校在全球交流中傳播中國聲音具有重要意義。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國高校應充分利用自身優勢,積極采取有效措施。首先,加強國際學術交流。支持中國高校走出去,共同設立跨國研究機構,開展國際合作研究,例如中國人民大學、山東大學、四川大學、西南大學等國內高校與希臘雅典大學、佩特雷大學、亞里士多德大學和克里特大學共同合作成立中希文明互鑒中心。貫徹落實習近平主席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通過辦好高級別跨國學術論壇,鼓勵高校師生積極參與國際學術會議和交流項目,在交流過程中展示中國的學術成果和發展理念。邀請國際知名學者和專家到中國高校講學和開展合作研究,通過學術互動,促進中國聲音的傳播。其次,培養跨文化交流人才。在高校課程設置中增加跨文化交流相關課程,開展國際交換生項目和海外實習項目,增強學生的跨文化意識和交流能力。提升師資隊伍國際化水平,完善教師國際化頂層設計,推進教師培養培訓國際化,積極參與教師教育國際標準制定,將弘揚教育家精神納入國際傳播話語體系,講好中國教育家故事,擴大中國教育方案和標準的影響。中國人民大學依托在蘇州設立的中法學院、絲路學院培養國際化人才,取得顯著成效。再次,推動學術成果國際化傳播。加強對學術成果的翻譯和推廣工作,提高學術論文、著作等在國際學術界的影響力。創辦高質量的國際學術期刊,為中國學者提供展示學術成果的平臺,同時吸引國際學者的關注和參與。最后,加強新媒體平臺建設。借助社交媒體、網絡直播等新媒體平臺,開展形式多樣的推介活動,如開設中國文化和學術講座的網絡直播、發布中國高校的科研成果和校園生活視頻等,吸引國際受眾的關注。與國際新媒體機構開展合作,拓展傳播渠道,更好地傳播中國聲音、中國理論、中國思想,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積極貢獻。
(作者系中國人民大學黨委副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