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安徽考察時指出,高新技術是討不來、要不來的,必須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科研工作者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骨干,要拿出“人生能有幾回搏”的勁頭,放開手腳創新創造,為建設科技強國奉獻才智、寫下精彩篇章。青年干部要激發“人生能有幾回搏”的實干熱情,歷千錘、經百煉,篤定信念志向,砥礪爭先品格,在一次次克難攻堅、一回回挑戰較量中握穩“接力棒”、扛起“硬擔當”。
篤定信念志向。“看見木麻黃,想起谷文昌”“先祭谷公,后拜祖宗”,在福建省漳州市東山縣流傳的兩句話,生動印證著一名共產黨員在人民心中有怎樣的分量。信念無言,卻時刻傳遞著初心的力量。青年干部講信念,就要始終如一把對黨忠誠作為政治底色,把自信自立作為不變基因,在實踐實干中錘打擔當精神的“硬度”、熔煉意志品行的“純度”。黨史是一本讀不完的“教科書”,要深入探究其中蘊含的歷史自信、啟示經驗和彰顯出的精神偉力。要善于思悟與研析,在思悟中找規律、找方法、找路徑,在研析中分析現象、研究本質、尋找最優解。要不斷激發自我更新的內生動力,持續精進思維,拓展認知邊界,把心思多放在實踐之“石”上磨、問題之“刃”上鍛,循序推進思想、思維、能力“新質化”。
激發實干熱情。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招待會上的講話中引用了一副對聯:“遵道而行,但到半途須努力;會心不遠,要登絕頂莫辭勞”。這副鐫刻于南岳衡山半山亭的對聯,蘊含著“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氣神,也激發著“不待揚鞭自奮蹄”的主動性。登山攀峰,亦如干事創業,志堅方可勵行,實干才有實效。光說不練是“假把式”,干而不實亦是“空架子”。青年干部當時刻保持“須努力”“莫辭勞”的堅韌和勇毅,絕不能在半山腰上停滯不前、安于現狀,更不能困于前進道路上的各種梗阻和挑戰。要敢于爬坡過坎,持續強化“行”的本領和“干”的能力。要深入基層一線,下得去“身”、彎得下“腰”、沉得住“心”,多到群眾家里看一看,摸一摸供暖季暖氣熱不熱;多到田間地頭走一走,了解農特產品銷路暢不暢;多到村居院落、小區樓宇轉一轉,聽群眾實話、看群眾實情、查群眾實需,將情況原原本本了解清,把問題清清楚楚擺出來,在深入思考、“解剖麻雀”中出招破題。
砥礪爭先品格。榜樣,既是一面明鏡,也是看得見的哲理。面對東山風沙百年難題,谷文昌用14年的堅守讓風沙彌漫的荒島遍地綠意蔥蘢,荒島變寶島,讓百姓換了人間;楊善洲退休后情系桑梓,矢志扎根大亮山植樹造林,綠了青山白了頭,留下一片綠洲;“當代愚公”黃大發,歷時30余年帶領群眾在懸崖絕壁上開鑿出一條“生命渠”,解決了當地的缺水問題......榜樣如炬,更應追光前行。青年干部當砥礪爭先品格,以榜樣為標桿,以模范為參照,始終秉持“知不足”和“不知足”的高標準嚴要求,既要立志明德,也要敢于爭先,在壓實擔、扛重任中經風雨、長才干。務實而不騖遠,想干而不蠻干,真正把想法付諸行動,讓愿景都變成實景。(作者:韓駿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