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創新力度,培育壯大新興產業,超前布局建設未來產業,完善現代化產業體系”“積極促進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他所在的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
城市品牌是城市重要的無形資產。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城市通過積極挖掘自身特色資源,打造城市品牌,提升城市吸引力和競爭力。當前,如何更好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進一步發揮城市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的重要作用?江蘇省常州市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近年來,常州堅定守住城市的“根”與“魂”,加快形塑多元化、個性化的表達方式,推動大運河常州段、“青春樂都”、“新能源之都”等城市品牌煥發出澎湃生機與活力,為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何以是常州?
大運河常州段再生繁花
走進位于常州老城廂中心——前后北岸歷史文化街區的蘇東坡紀念館,正對著大門的蘇東坡銅質臥像神情泰然,洗硯池旁芳草鮮美,紫藤花搖曳生姿。蘇東坡14次游歷常州,“眷此邦之多君子”,這里也是蘇東坡的終老之地。
東坡公園
據史料記載,東晉初晉陵(常州曾先后有延陵、毗陵、晉陵、南蘭陵等舊稱)還是“地廣人稀,且少陂渠,田多穢惡”,為何其后來能夠成為“東南文明之地”,吸引蘇東坡、楊時這樣的名士大家遷居于此,并孕育出以莊存與為代表的今文經學派、以惲敬為代表的陽湖文派、以張惠言為代表的常州詞派、以惲南田為代表的常州畫派?正是常州的母親河,大運河常州段奠定了常州城河相依的基本格局,承載著常州生生不息的文化底蘊,成就了常州“八邑名都、中吳要輔”的輝煌盛景。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從隋唐開始,地處運河沿岸的常州,其作為中心城市的聯結性、開放性和綜合服務性日益顯著,漕運經濟成為最重要的經濟形式。因水而興運、緣運而成市,歷經傳承與創新、吸收與揚棄、探索與飛躍,常州成就了崇文重教、崇德向善、崇實創新的神韻和氣質,直至今日。
泱泱運河水,文脈傳千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大運河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是流動的文化,要統籌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2023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考察時強調,“江蘇要加強優秀傳統文化的保護傳承和創新發展,積極參與建設長江和大運河兩大國家文化公園”。
文化浸潤傳承其美,歲月磨礪璀璨其光。2024年是中國大運河項目成功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10周年。常州時刻不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在頂層設計、遺產保護、治理修復、文旅融合等方面多方發力,著力構建以運河文化為源流、以江南文化為底蘊、以中吳文化為內核,以大運河為主軸、以老城廂為軸心、以文化景觀為節點的運河文化公園版圖,持續探尋“城”與“河”共生共榮的發展密碼。
在謀劃落實《常州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常州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2021—2035年)》等一系列保護規劃“點上”持續發力;在推進完成文廟大成殿、意園、近園、盛宣懷故居等重點文物保護修繕工程“線上”創新實踐;在整體打造前后北岸、大廟弄、南港等旅游休閑街區“面上”協同融合;在活態呈現青果巷、南市河、篦箕巷、天寧寶塔等豐富文旅資源“體上”深化拓展……常州努力寫好“人文經濟學”這篇大文章,正以更為年輕、更富活力的方式,將老城廂打造成以文化體驗與觀光游憩、特色餐飲、時尚購物為一體的文旅地標。輝煌燦爛的大運河文化,借助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的“軸心崛起”,推動老城廂從單向度“地理空間”蝶變為多元化文化空間、生活空間。大運河常州段在文商旅融合發展中再生繁花,成為常州一張煥新歸來的文化品牌。
何以聚常州?
“青春樂都”圈粉新時代青年
根據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發布的《2023年全國演出市場發展簡報》,2023年全國演出市場總體經濟規模達739.94億元,達到歷史新高。場次、票房收入、觀眾數量均實現增長,且處于擴張周期。演出經濟已經成為各地提振消費、促進旅游、創造流量的“金鑰匙”。放眼全國,“北上廣深”四地仍舊是演唱會熱門舉辦地,在其余城市如成都、杭州、武漢等地,各類演唱會、音樂節、舞臺劇也更加“熱辣滾燙”。
太湖灣音樂節
這當中,常州在音樂節方面的表現尤為亮眼。以太湖灣音樂節、芒禾音樂節和常州本地音樂節品牌NUTS音樂節三大音樂節為牽引,努力承接全國樂迷的觀演需求。近年來,常州在音樂節演出上取得的成績十分矚目。2023年,常州一躍成為全國大型音樂節票房首位,全年音樂節演出票房達到1.9億以上,占江蘇音樂節票房的32.5%,全國音樂節票房的6.3%,并且黑馬姿態在2024年仍在持續。
當各地紛紛“押注”演出經濟,如何打響“青春樂都”的響亮名號?常州憑“新”更走“心”。
憑“新”引流。先后出臺《常州市全域旅游規劃》《常州市支持文旅發展、促進旅游消費的八項措施》《關于加快推進全市文商旅融合發展的實施意見》等多項舉措加大扶持力度、激勵項目落地。持續開展常州文化旅游節等系列活動,以青年喜愛的“特種兵式旅游”、Citywalk等出行方式設計旅游產品和旅游地圖。大力推動演唱會消費優惠,聯動中華恐龍園、環球動漫嬉戲谷等本地特色景區推出門票福利,將樂迷延伸至酒店、餐飲、購物等整條文化旅游消費鏈。在常州,“觀演+文旅”新玩法吸引力與日俱增。
辛勤服務。在第九屆太湖灣音樂節期間,新增約3000個停車位,提供500輛大巴車在蘇錫常地區每天免費接駁;今年3月23日至24日,為保障“常州·新龍NUTS音樂節”和“2024常州·芒禾長蕩湖音樂節”兩場活動,每日投入安保力量1458名;聯動12345熱線,優化大型演出活動投訴流程,實現投訴辦結率100%……流量背后是對城市基礎設施和管理效能的一次次考驗。在城與人的“雙向奔赴”中,常州甘愿用辛勤服務換取樂迷的滿意和好評。
以心換心。文旅官方賬號精心準備、提前發布觀演“干貨”攻略,外地樂迷公共交通免費乘坐,公安現場查處打擊票務黃牛,酒店為樂迷提供定制房卡、伴手禮……當暖心服務成為“常規操作”,往往在一場演出結束之后,各個社交平臺就會出現很多類似的聲音:“常州給的儀式感,真的讓人羨慕!”......為一場演出,奔赴一座城。樂迷尤其是青年樂迷有著細膩的情緒洞察,常州用真情實感贏得了樂迷的真心喜愛。青春不散場,音樂成為青年與常州對話的一個窗口,許多青年正是通過音樂了解常州、愛上常州。
何以最常州?
“新能源之都”激蕩城市雄心
平均1秒鐘,常州燈塔工廠的生產線上,就有一塊動力電池下線;平均40秒鐘,理想汽車的自動化生產線上,就有一臺新能源車下線;在以常州整車基地為半徑的長三角區域,實現了3小時之內鄰里鏈上配套……常州緊跟國家戰略,深耕新能源產業賽道,聚焦“發電、儲能、輸送、應用、網聯”生態鏈條持續推進產業升級和技術創新,全力打造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陣地,激蕩起以新能源產業帶動城市能級整體提升的時代雄心。
天合光能國家重點實驗室
要讓常州新能源產業的強勁實力具象化,不妨再來看一組數據:2023年,常州新能源汽車整車產量達68萬輛,新能源產業產值超7680億元,對規上工業產值增長貢獻率達98.9%,新能源產業集聚度全國第三、投資熱度居全國第一。今年上半年保持較快增長,新能源整車制造業產值增長10.3%,對規上工業產值增長貢獻率為13.6%。動力電池產業鏈完整度達97%,全國約1/5的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來自常州。
一直以來,常州把制造業作為“根”,把實體經濟作為“本”,一以貫之、腳踏實地走內涵式發展之路。這條路,源起于百年工商基因,服務于國家戰略,又被發展現實邏輯所論證。
傳承“弄潮兒向濤頭立”的血脈基因。開風氣之先,走實業之路。常州是近代民族工商業發祥地之一,晉裕織布局、大成紡織公司、恒源暢染織廠等民族工業在此崛起。改革開放之初,常州又以“不等不靠,一干二闖”的開拓精神,打造出金獅自行車等一大批名品名牌名企,“小桌子上唱大戲”“雙手舞出九條龍”,鑄就了“工業明星城市”的金字招牌。
涵養“為有源頭活水來”的創新生態。扎實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發展,以產業發展反哺科技創新。堅定走出去、請進來,建平臺、引人才,構建“經科教聯動、產學研結合、校所企共贏”的協同創新生態,持續推動創新成果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從“樣品”變成“產品”。2023年,常州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強度達3.38%,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56.2%。
培植“萬類霜天競自由”的營商環境。自2016年落戶常州,理想汽車用時八年成長為千億級車企,與常州共譜了“千里馬與伯樂”故事。廣為流傳的業內佳話折射出常州近悅遠來、持續向好的營商環境。常州以“懂得產業、舍得投入、等得花開”的堅定信念,爭當提供服務的“店小二”、解決疑難的“急郎中”,84萬戶經營主體、6.6萬家工業企業、100家上市企業在這片創新創業熱土上向陽而生、茁壯成長。
走好“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道路。過去5年,常州在地區生產總值增長近50%的同時,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下降了1/3;工業開票銷售收入翻番的同時,PM2.5平均濃度下降了40%;超級充電、光儲融合、新能源電站、微電網等新能源應用場景持續涌現;低碳建筑、低碳出行等漸成風尚……常州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積極探索高效、智能、綠色、可持續的新業態新模式,因地制宜壯大“美麗經濟”,繪就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錦繡畫卷。
勇立潮頭,奮楫爭先。今日之常州,建設引領長三角、輻射全國、全球有影響力的新能源之都的美好愿景,與創造城市又一個黃金時代的發展雄心交融澎湃。
常州塑造城市品牌的經驗啟示
從潯陽江頭、臨安雨霽、姑蘇月落到淄博燒烤、哈爾濱冰雪、天水麻辣燙,城市品牌蘊含著城市的精神內核和文化基因,在一代代人的薪火相傳中綿延長存,在不斷適應時代發展和群眾需求中革故鼎新,為城市發展提供了深厚滋養。面向未來,不斷激發城市發展新動能,所需的正是城市品牌這樣一種從歷史中繼承又超越了歷史、從實踐中生發又能正確指導實踐的力量。根植常州文化厚土、蔓發城市品牌新枝,猶如春雷來兮、時雨降矣。
常州市政府、傳媒中心,規劃館、奧體中心
厚土新枝,允故允新。大運河不僅是一條貫通古今、長流不息的河流,也是一條文脈傳承、弦歌不輟的中華文明展示長廊。常州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文化思想的深刻內涵與實踐要求,科學保護運河世界遺產,推動大運河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讓大運河常州段這條經濟之河、民生之河、生態之河、文化之河成為常州最為閃耀的文化品牌。塑造城市品牌,必須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覺,從城市自身底蘊起筆,讓歷史說話,讓文化說話,續寫新時代城市品牌建設的實踐命題和發展課題。
實用為體,創新為要。常州音樂節的火爆并非偶然,而是常州打造城市文旅品牌的一個典型切片。縱觀常州全域,地域面積不大,資源稟賦也不算突出,卻有著“無中生有”的恐龍園、“小題大做”的天目湖、“點土成金”的春秋淹城、“移花接木”的東方鹽湖城等一系列文商旅融合經典作品。究其原因,在于常州敢抓風口,干在實處,善用“巧思”拓展新空間、提升新功能、創造新價值。塑造城市品牌,必須堅守求真務實的價值取向,克服“貪大求全”“貪多求快”心理,打破慣性思維和路徑依賴,在內容供給、資源整合、價值創造的不斷創新中練好“內功”。
以人為本,海納百川。城市的核心是人。常州積極推動社會現代化與人的現代化雙向互動,探索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由“服務型”向“牽引型”轉變。在城市品牌建設過程中,既注重回應群眾期盼,又充分發揮群眾主體作用,齊眾心、匯眾力、聚眾智,“常州故事”的知名度、美譽度和影響力持續攀升。城市品牌成為常州引才聚才“強磁場”的重要一環,近3年間,常州凈流入常住人口60多萬,僅2023年就引進各類人才12萬人。塑造城市品牌,必須深刻把握“人民城市”的深刻內涵,積極用有朝氣、接地氣的真誠表達,不斷提升市民群眾對城市發展的參與感、榮譽感。
鍥而不舍,金石可鏤。從20世紀80年代發展輸變電,到90年代培育光伏,2010年布局動力電池,2019年下線第一臺新能源整車,常州“十年磨一劍”深耕新能源產業。通過努力將“新能源之都”鍛造成國內外知名的城市產業品牌,把各方面的干勁帶起來,朝著萬億級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奮進。塑造城市品牌,必須以大視野找準定位,以大擔當把握形勢,堅守長期主義,保持歷史耐心,永葆攻堅克難的勇氣和銳氣,一步一個腳印跑好屬于我們這代人的這一棒。(作者:劉柏岙)
編輯:王卓怡 王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