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體學習時,對進一步健全全面從嚴治黨體系作出系統部署,強調“要健全科學完備、有效管用的制度體系”,深刻闡明了管黨有方、治黨有力、建黨有效的科學路徑。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把“健全全面從嚴治黨體系”作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的重要內容,并就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作出具體部署。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建設的重要思想,按照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部署,不斷完善黨的建設制度機制,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在法規制度軌道上向縱深發展。
把握重大意義,深刻認識健全制度體系是全面從嚴治黨的長遠之策、根本之策
制度優勢是一個政黨、一個國家的最大優勢。要深刻領會健全制度體系的極端重要性,把制度建設擺在黨的建設突出位置,為深化全面從嚴治黨提供制度支撐。
堅持制度治黨、依規治黨寶貴經驗的科學總結。我們黨始終高度重視制度建設,與黨的奮斗歷程相伴相隨、與黨的事業同向同行,黨的制度從無到有、從少到多,由點到面、由面到體,不斷發展和完善起來。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加強黨內法規制度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新制定修訂的黨內法規占現行有效黨內法規的比例超過70%,開辟了新時代制度治黨、依規治黨新境界。放眼全世界,沒有哪個政黨像我們黨這樣,擁有這么嚴密、完善的制度體系,這是百年大黨歷經千錘百煉而風華正茂的獨特密碼。
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迫切需要。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是新時代新征程黨和國家的中心任務,也是一項前無古人的開創性事業,必然會遇到各種矛盾和風險挑戰。特別是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不少深層次矛盾躲不開、繞不過,確保中國式現代化這艘航船乘風破浪、行穩致遠,關鍵要把黨建設好建設強。這迫切需要全面加強制度建設,健全完善黨的領導體制和執政方式,更好地以“中國共產黨之治”引領保障“中國之治”。
解決大黨獨有難題、鞏固長期執政地位的重要保障。我們黨是一個擁有9918.5萬名黨員、領導著14億多人口大國的世界第一大執政黨,要始終保持大的樣子、破解大的難題、彰顯大的風范、形成大的優勢,把黨的偉大自我革命進行到底,關鍵靠制度治黨、依規治黨。只有把制度問題解決好,讓管黨治黨、全面從嚴治黨有章可循、有規可依,才能不斷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實現黨和國家興旺發達、長治久安。
落實重點任務,在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中不斷健全制度體系
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是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的重大改革任務,也是健全科學完備、有效管用的制度體系的重要抓手。要堅持用改革精神和嚴的標準管黨治黨,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把制度建設貫穿黨的建設全過程各方面。
健全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的制度機制。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全面深化改革必須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堅持黨的全面領導,首要的是堅持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完善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落實機制,健全推進政治監督具體化、精準化、常態化的機制,推動黨員干部全面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不折不扣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以實際行動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健全維護黨的集中統一的組織制度,嚴格執行民主集中制、黨內組織生活制度、請示報告制度等組織制度,完善黨在各類組織中發揮領導作用的制度,確保黨的領導全面覆蓋、一貫到底。
健全以學鑄魂、以學增智、以學正風、以學促干的長效機制。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的理論創新每前進一步,理論武裝就要跟進一步。持續深挖理論和實踐“富礦”,用好主題教室,精心開發精品課程、特色教材,串點成線建設一批精品教學路線,形成特色鮮明又極具穿透力感染力的教學矩陣,著力把福建打造成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實踐高地。緊扣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擘畫的新福建宏偉藍圖和“四個更大”重要要求,結合省委深化拓展“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干爭效”行動,完善理論教育培訓長效機制,健全理論學習考核評價機制,推動黨員干部把學習成效轉化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福建實踐的實際成果。
健全鍛造堪當現代化建設重任高素質干部隊伍的制度機制。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有一支政治過硬、適應新時代要求、具備領導現代化建設能力的干部隊伍。堅持黨管干部原則,持續在優化干部選育管用上下功夫,不斷完善選賢任能制度。著眼解決“選什么人”的問題,鮮明樹立選人用人正確導向,始終把政治標準擺在首位,大力選拔政治過硬、敢于擔當、銳意改革、實績突出、清正廉潔的干部。著眼解決干部“亂作為、不作為、不敢為、不善為”的問題,健全有效防范和糾治政績觀偏差工作機制,深化市縣黨政正職離任交接清單制度,推進領導干部能上能下常態化,落實“三個區分開來”,全面提高干部現代化建設能力,讓敢闖敢干、善謀會干成為福建黨員干部的鮮明標識。著眼解決“如何有效管理”的問題,完善從嚴管理監督干部制度體系,研究制定加強年輕干部教育管理監督的具體措施,保持黨政領導班子成員任職穩定,把從嚴管理干部貫穿干部隊伍建設全過程。
健全增強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的制度機制。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的力量來自組織,黨的全面領導、黨的全部工作要靠黨的堅強組織體系去實現。聚焦增強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健全科學嚴密的組織制度,不斷完善上下貫通、執行有力的組織體系。著力推進抓黨建促鄉村振興,落實“四下基層”制度,優化駐村第一書記、鄉村振興指導員、科技特派員、金融助理員等選派管理辦法,研究制定深化跨村聯建措施,健全以組織聯建帶動產業聯創、鄉村振興體制機制。著力提升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效能,深化近鄰黨建工作,健全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城鄉基層治理體系,健全為基層減負長效機制,持續破解基層治理“小馬拉大車”突出問題。著力擴大黨在新興領域的號召力凝聚力影響力,積極探索加強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新就業群體黨的建設有效途徑,加快構建統得起、兜得住、管得好的黨建工作格局。著力保持黨員隊伍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完善黨員教育管理、作用發揮機制,加強和改進流動黨員管理,規范和管理黨員網絡言行,使每名黨員都成為一面鮮紅的旗幟。
健全充分激發人才創新創造活力的制度機制。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千秋基業,人才為本。鞏固黨的長期執政地位、實現新時代新征程黨的使命任務,必須把各方面優秀人才集聚到黨和人民偉大奮斗中來。實施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破除制約人才創新創造的體制機制障礙,不斷把制度優勢轉化為人才優勢、科技競爭優勢。完善人才平臺建設協同推進機制,支持福州、廈門對標一流建設高水平引才聚才平臺,指導各地因地制宜開展人才平臺建設探索實踐,推動教育、科技、人才等布局一體落實。完善高水平人才引育機制,聚焦發展新質生產力,著力培養引進一批引領性、支撐力強的創新創業領軍人才,建設一流產業技術工人隊伍,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完善青年創新人才發現培養機制,加大引進海外優秀青年人才的力度,更好保障青年科技人員待遇。完善人才激勵機制,堅持抓創新不問出身,持續開展唯“帽子”問題治理,加快建立以創新能力、質量、實效、貢獻為導向的人才評價體系。完善人才服務保障機制,落實領導干部聯系服務專家制度,健全人才服務保障體系,讓福建成為各類人才大有可為的熱土。
運用科學方法,不斷提高制度體系建設的整體效能
事必有法,然后可成。新征程上健全科學完備、有效管用的制度體系,必須進一步深化對全面從嚴治黨的規律性認識,以科學方法提升制度體系建設整體效能。
堅持守正與創新相結合。守正就是堅守真理、堅守正道,是制度體系建設的重要前提;創新就是勇于探索、敢為人先,是制度體系建設的動力源泉。全面從嚴治黨政治性、原則性強,推進制度體系建設,首先要牢牢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更加有利于廣大黨員干部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更加有利于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落實全面從嚴治黨戰略方針;更加有利于增強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確保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同時,順應時代發展新趨勢、實踐發展新要求,根據全面從嚴治黨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大力推進改革創新,用新的思路、舉措、辦法解決新的矛盾和問題。
堅持頂層設計與實踐探索相結合。隨著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推進,制度體系建設的系統性、協同性要求更高,必須把近期、中期、遠期目標統籌起來,加強頂層設計、整體謀劃,深刻把握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對管黨治黨的新要求,自覺把制度建設放在黨的偉大事業和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中精準定位,努力做到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治本和治標相結合、漸進和突破相促進。改革沒有現成方案,特別是一些“深水區”的改革更是沒有樣板可循,需要通過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反復過程獲得真知。必須尊重基層首創精神,及時將好經驗好做法上升為制度,使各項制度更加符合基層期盼、實際需要。
堅持系統集成與改革攻堅相結合。全面從嚴治黨本身就是一個系統,加之當前黨的建設面臨的矛盾和問題更加復雜多元,僅僅依靠單個領域、單個層次的改革往往難以奏效,必須堅持整體推進,更加注重系統集成,使制度建設與管黨治黨需要相適應、與黨的各項建設相配套。健全制度體系千頭萬緒,必須抓住“牛鼻子”進行改革攻堅,強化問題導向,有什么問題就解決什么問題,什么問題突出就重點解決什么問題,以重點突破帶動整體推進。
堅持完善制度與強化執行相結合。健全科學完備、有效管用的制度體系,提高制度質量是關鍵。對改革任務要明確目標要求、建立推進機制,力爭使每一項改革都精準施策、精準發力。堅持人民至上,始終從人民的整體利益、根本利益、長遠利益出發謀劃推進改革,以實績實效和人民群眾滿意度檢驗改革成效。制度的生命力在于執行,必須建立健全責任明晰、鏈條完整、環環相扣的推進落實機制,以釘釘子精神狠抓制度執行,切實把黨的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
(作者系福建省委常委、組織部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