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tv在线观看,精品国产污污免费网站Av,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五月天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人民論壇網·國家治理網> 國家治理研究院> 正文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 堅持在發展中改善民生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75年來,我們在一窮二白的條件下逐步建立起相對完整的國民經濟體系。通過深入推進改革開放,不斷增強經濟發展活力動力,經濟社會實現歷史性跨越式發展。進入新時代以來,各地區各部門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我國的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顯著增強,國際影響力大幅提升,正在向著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目標闊步前行。

當前,面對中國式現代化這項全體人民的共同事業,必須堅持全體人民共同參與、共同建設、共同享有,緊緊依靠全體人民同心合力、和衷共濟、共襄大業,營造溫暖和諧的社會氛圍,拓展包容活躍的創新空間,創造便利舒適的生活條件,讓每一個追夢人都能迎來夢想成真的時刻,讓每一位奮斗者都能享受人生出彩的機會。

一是堅持在發展中改善民生,營造溫暖和諧的社會氛圍。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水平較低,人民整體生活水平較差。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2011年我國人類發展指數達到0.706,首次邁上高人類發展水平的臺階。進入新時代以來,我國人類發展指數繼續攀升。2022年我國人類發展指數達到0.788,創歷史新高。民生保障和基層治理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是人民群眾感知社會冷暖的“最先一米”。一方面,要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積極回應群眾關切,加強基礎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設,解決好就業、教育、醫療、住房、養老、托幼等民生問題。另一方面,要把服務群眾、造福群眾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通過扎實的社區建設、有效的社區服務、豐富的社區活動,為人民群眾提供家門口的優質服務和精細管理。例如,社區可充分利用人才、場地等資源,開展更多健康有益、啟智潤心的文化活動,通過社區這個平臺,辦好“一老一小”等民生實事和公共事務。當前,加強基層治理能力建設正當其時,特別是要完善城鄉基層應急管理組織體系,提升基層防災避險和自救互救能力,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城鄉基層治理格局,筑牢社會和諧穩定的基礎。

二是加強科教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拓展包容活躍的創新空間。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國科技水平明顯落后。在極為困難的條件下,我國創造了“兩彈一星”等一批重大科技成果。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科技實力不斷增強,與發達國家差距逐步縮小。特別是進入新時代以來,我國向建設科技強國不斷邁進,在一些重點和尖端領域涌現出一系列有著深遠影響的重大成果,創新能力顯著增強。2013年我國創新總指數位居世界第35位,2023年躍居世界第12位,是中等偏上收入國家組中唯一進入前30位的經濟體。需要看到,我國的現代化建設涉及十幾億人,走全靠要素驅動的老路難以為繼。進入新時代以來,我國加快從要素驅動為主向創新驅動發展轉變,發揮科技創新的支撐引領作用,積極融入全球創新網絡,把創新主動權、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曾幾何時,創新能力不強,是我國這個經濟大塊頭的“阿喀琉斯之踵”。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我們要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從根本上說,還是要依靠科技創新。為此,必須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深化教育科技人才綜合改革,加強科教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拓展包容活躍的創新空間,讓創新創造在全社會蔚然成風。要依靠改革激發科技創新活力,加快建立保障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制度體系,提升科技創新體系化能力,進一步打通科技和經濟社會發展之間的通道。要加快建設國家戰略人才力量,深入實施全民科學素質提升行動,樹立熱愛科學、崇尚科學的社會風尚,特別是要激發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培育具備科學家潛質、愿意獻身科學研究事業的青少年群體。

三是繼續完善公共服務,創造便利舒適的生活條件。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公共文化服務設施極其短缺。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群眾文化生活日益豐富。特別是進入新時代以來,我國文化事業進一步繁榮興盛,文化軟實力大幅提升。近年來,我國多地推進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在統籌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和新型城鎮化進程中,聚焦為民、便民、安民,盡可能改善城鄉人居環境,推動更多資源向社區鄉鎮傾斜。既要加強城市的適老化和無障礙改造,推進兒童友好型城市建設,進一步提升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質量和效率,讓城市對青年更友好、青年在城市更有為;同時,科學規劃布局城市的生產空間、生活空間、生態空間,打造宜居城市、韌性城市、智慧城市,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當前,要一體推進農業現代化和農村現代化,提升鄉村產業發展水平、鄉村建設水平、鄉村治理水平,著力提高鄉村基礎設施完備度、公共服務便利度、人居環境舒適度,提升村莊整體風貌和農民生活品質。(常華仁 唐彥章 作者分別系西南民族大學西南民族大學民族文學與世界文學研究分中心助理研究;湖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研究生)

責任編輯:張宏莉
  • <dfn id="3kwm1"></dfn>
    <dfn id="3kwm1"><div id="3kwm1"><label id="3kwm1"></label></div></dfn>

      <abbr id="3kwm1"></abbr>

      1. <menu id="3kwm1"><nobr id="3kwm1"></nobr></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