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治理是基層治理的“最后一公里”,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基礎性工作就在基層。近年來,常州經開區遙觀鎮遙觀社區黨總支以“共建共享、樂居遙觀”為黨建品牌,深化黨建引領社區治理模式,聚焦“一老一小”織密服務網,精細謀劃、精準實踐,讓民生有溫度、幸福有質感。
用一套“高標服務單”,更好保障群眾樂享生活。今年夏天,遙觀社區黨總支組織社區青少年加入“臨津青苗”志愿者隊伍,讓他們度過了一個別樣的假期。社區以公益創投的形式委托專業社會組織開展“臨津朝夕 探索老幼共融”項目,邀請名師授課、組織社會實踐,滿滿干貨獲得家長一致好評。兩期項目為期20余天,青少年志愿者們開展老少結對,一起承擔了志愿講解、高溫慰問、點位探索等多項工作,同時也在賦能提升班中學習國畫技藝、中藥知識、手工折紙等,讓假期更有意義。
建一個“暖心小茶社”,更好凝聚群眾聚合力量。從清晨六點開始,老年人群紛紛聚集于遙觀社區農貿市場的臨津茶社,有的品茶交流,有的休閑娛樂,還有的上課學習,直到傍晚才逐漸離開。到臨津茶社喝茶聊天已經成為當下社區老年人的“新風尚”。
為了更好滿足需求、組織群眾,社區黨總支打造了臨津茶社、人大議事室等陣地,讓協商議事的平臺融合了更多實用功能,把收集民意的“意見箱”搬到了群眾身邊。同時將集中議事改變為分散聊天,按照生活習慣各自成組開展議事。多重功能的設定讓臨津茶社可以動態收集居民訴求,也能讓社區及時認領事項,為有效解決居民急難愁盼暢通了渠道。目前,臨津茶社累計收集有效建議10余條,幫助解決問題3個,在老小區整治、為老服務等事項上發揮了重要作用。
請一批“桑榆合伙人”,更好引導群眾參與治理。馬麗生是遙觀社區的一名退休老黨員,他15年如一日堅持做好小區居民的義務“勤務兵”,主動對接落實小區門牌申請、組建微信群、調解家庭糾紛等各類事項。像馬麗生這樣熱心正道、群眾基礎好的“五老”志愿者們一直是社區治理的中堅力量。
近年來,遙觀社區黨總支深入推進“一網格一支部一陣地”建設,積極踐行“協商+共治”理念,在網格內設立志愿者服務站點。“五老”志愿者們進網入格精準對接群眾需求,引導群眾積極參與社區治理,共同辦好身邊微實事。遙觀社區黨總支充分發揮“五老”志愿者們能力特長,調動他們“老有所為、老有善為”的積極性、能動性,通過“自薦+推薦”的形式選拔出10余名“桑榆合伙人”,推動形成“以老助老”治理模式,使社區更加團結、和睦、整潔。(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遙觀鎮遙觀社區黨總支書記 楊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