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tv在线观看,精品国产污污免费网站Av,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五月天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理論前沿 > 時事洞察 > 正文

內河航運如何揚起“綠帆”

作者:崔 浩

近日,京杭大運河首批清潔能源智能商品船在山東濟寧順利下水。這不僅標志著內河新能源船舶批量化生產拉開序幕,更為內河航運的綠色智能轉型提供了新的“引擎”。

我國擁有廣闊內河水系,內河河段運營的船舶數量龐大,存在的“老舊雜散”情況突出。據統計,僅京杭大運河流域總計就有“老舊雜散”營運船舶3.2萬余艘,這些老舊船舶普遍燒柴油,排放標準低,污染嚴重,且載重噸位較小,船齡較長,亟需升級換代。從行業看,綠色低碳已成為船舶業發展趨勢。新能源船舶特別是電動船,以其動力電池、液化天然氣等清潔能源的應用,被視為實現船舶綠色智能化的重要解決方案,引領著行業的未來發展方向。

內河航運發展新能源船舶,可以說是一舉多贏。內河航運航行時間相對可控、停靠港口固定,適合作為現階段新能源船舶的推廣應用領域。內河航運可以借助新能源船舶的推廣升級推動整體轉型,以內河船舶的標準化、綠色化、智能化,推動內河水運規模化、規范化發展,從而提升航道的整體使用效率。此外,引導內河新能源船舶加快生產,可以推動高污染高耗能老舊船舶有序退出市場,可以達到保護運河生態環境的效果。

政策推動是新能源船舶推廣的重要保障。當前,新能源船舶推廣面臨造船成本高,初期投資較大,相較于傳統燃料經濟性不明顯的難題,僅依靠市場很難推動。因此,需要通過出臺各類政策支持引導,加大對建造、更新清潔動力船舶的補貼力度,同時在運營監管方面,給予優先通航權和優先靠泊權,提升船舶運營效率,降低新能源船舶的運營成本,提高其市場競爭力。

商業模式創新是新能源船舶推廣的重要動力。要鼓勵支持引導貨主、港口、能源企業、金融機構以及動力電池等關鍵配套企業深度參與內河綠色智能船舶產業發展。在有條件有基礎的重點地方先行先試,形成可復制、可推廣、可持續的內河綠色智能船舶運營發展新模式并逐步推廣。

基礎設施建設是新能源船舶發展的堅實支撐。新能源船舶發展需要各方合力“續航”,沿河各地應加強溝通合作,提升內河岸線資源集約高效利用,加快建設液化天然氣加注站和電池充換電站等,以滿足新能源船舶的需求。

行業專家預測,全球造船業將迎來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的“超級周期”。借鑒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經驗,新能源船舶市場處于廣闊的“藍海”,相信在不遠的將來,萬千長河里揚起“綠帆”將成為行業發展常態。

[責任編輯:張堯]

    1. <menu id="zcyhi"></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