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tv在线观看,精品国产污污免费网站Av,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五月天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原創精品 > 成果首發 > 正文

納米酶:理論內涵、發展前景及政策建議

【摘要】納米酶作為中國科學家的原創科研成果之一,是多學科交叉融合的產物。這一新興交叉學科領域的發展既是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和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有益探索,也是從理論突破到技術創新再到產業發展的創新驅動發展的生動實踐。納米酶代表了一類新型人工酶和生物催化劑,打破了傳統意義上無機材料與有機生命的界限,既有納米材料的理化特性,也有獨特的類酶催化活性。作為一種新概念和新材料,納米酶具有非常廣闊的應用前景,與此同時,在催化機制理論建構、定向設計與調控、相關標準的建立、發展納米酶獨有應用領域等方面面臨新的挑戰。我國需要集中攻關納米酶關鍵技術,完善相關基礎研究體系建設和儀器設備平臺建設,高度重視政產學研用一體化建設,形成自主創新、富有競爭力的納米酶科研生態圈以及相應的創新鏈、產業鏈和價值鏈。

【關鍵詞】納米酶 新材料 催化 理性設計 交叉學科 布局

【中圖分類號】G322/Q55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24.14.012

【作者簡介】閻錫蘊,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博導,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研究方向為腫瘤免疫學、納米酶催化機制及應用研究。主要著作有《Nanozymology》《納米材料新特性及生物醫學應用》等。杜鵬,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研究員、博導。研究方向為科技政策、科學技術與社會、學科政策。主要論文有《納米酶:結合天然酶和人工催化的力量》《納米生物學學科發展戰略研究進展》等。

近年來,我國生物科技發展迅速,從論文和專利的體量上看已進入全球第一方陣,但在發展質量和發展水平上,尤其是在基礎理論、技術原創和高端儀器設備和制劑方面,與美國還存在一定差距。值得注意的是,我國在一些細分領域已達到世界領先水平,納米酶就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學科領域。納米酶是由我國科學家首創發現,并在短短十余年間引領其從新概念發展為新學科領域,并實現新應用的國際交叉學科新領域(范克龍等,2023)。這一新興交叉學科領域的發展既是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和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有益探索,也是從理論突破到技術創新再到產業發展的創新驅動發展的生動實踐。

納米酶的發展沿革及其理論內涵

納米酶的發現與發展。納米酶的發現首先是國家層面鼓勵學科交叉的結果。本世紀初,國家通過部署“納米研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有意識地引領推動納米研究領域形成多學科交叉的局面(解思深,2004)。來自物理、材料、化學、生物和醫學等不同領域的科學家們通過充分的交流,最終確立了國家第一個納米領域重大研究計劃的目標。在這次跨學科研討中,閻錫蘊吸收了其他學科的相關思想和理念,帶領團隊將研究多年的腫瘤新靶點及其抗體與納米材料結合,擬創造一種用于腫瘤檢測的免疫探針。基于這一背景,閻錫蘊團隊發現了納米酶。

納米酶的發現可謂“出乎意料”,原本陰性對照組中的納米粒子,竟然與酶的底物反應,并產生如同天然酶一樣的產物。從這個意料之外且不合“常理”的現象出發,研究人員首次從酶學視角,通過與材料學、化學、物理學和酶學領域專家展開合作,對不同粒徑、不同表面修飾的多種納米材料在不同溫度和pH條件下的催化反應動力學進行了系統研究。經過反復驗證,證實這種類似天然酶的催化反應的確來自于無機納米材料本身,即納米材料的催化現象是其固有的類酶催化性質使然,該現象的出現不是偶然,而是規律。納米材料這種奇特的納米生物效應被命名為“納米酶”(Gao et al., 2007)。

自2007年納米材料的類酶催化活性被首次報道以來,迄今已有來自50余個國家的400余家研究機構報道了1200多種納米酶。閻錫蘊團隊與材料、化學、醫學等領域的科學家合作,通過系統性研究,系統建立了納米酶學(Yan and Gao, 2020),撰寫了多部納米酶學著作,并建立了相關國家標準,納米酶這一概念也被《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收錄。近年來,納米酶研究得到了多項國家重大科研項目的支持。為促進納米酶的轉化應用,中國科學院與河南省先后設立了中國科學院納米酶工程實驗室和中原納米酶實驗室。2022年,納米酶被科睿唯安-中國科學院前沿報告列為“重點熱點前沿”,該報告指出中國科學家是國際納米酶領域的引領者。同年,國際純粹和應用化學聯合會(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 IUPAC)將納米酶遴選為化學領域十大新興技術之一。納米酶在醫學、制藥、分析檢驗、環境治理、農業生產、新能源等多種行業的廣泛應用潛能,是其交叉學科特性在應用端的體現。

納米酶的理論內涵和應用研究。納米酶是指具有類酶催化活性的納米材料。隨著納米酶理論和應用研究的深入,其內涵和外延也不斷深入和擴展,如今納米酶被認為是一類新型生物催化劑。此前,納米材料的納米效應是指因其納米尺度而表現出的電、磁、光、聲等物理特性方面的效應。例如,量子點因其納米尺度賦予的光學效應而具有發光特性,被應用于生物檢測、醫學成像和顯示器,并在光伏發電等領域具有應用潛能,為量子點的發現和應用作出重要貢獻的三位科學家因此獲得2023年諾貝爾化學獎(Manna, 2023)。而納米材料在納米尺度下表現出類酶催化功能,則是納米材料生物學效應的首次發現,其創新性和社會意義不言而喻。

納米酶作為一類新型生物催化劑具有廣泛的應用潛能。此前已被應用的具有催化活性的物質包括酶和化學催化劑。酶是生物體內發揮催化功能的生物大分子,具有催化效率高、專一性強、反應條件溫和等特點。但是由于酶容易受到多種物理、化學因素的影響而失活,因此,盡管已有近萬種酶被發現,但其中能夠開發為酶制劑應用的只有不足1%,其應用領域包括食品加工、紡織、造紙、皮革、生物醫藥等(袁勤生,2012),而更多的工業過程依賴于化學催化劑的使用。催化劑種類繁多,其化學性質多為金屬、過渡金屬的氧化物及硫化物、非過渡元素氧化物等,在各行各業廣泛應用。但是由于催化劑的專一性不足,仍然不能替代酶的用途。如何將酶的特點和催化劑的優越性相結合,是酶和催化劑領域共同面臨的挑戰。酶的定向進化、人工模擬酶、不對稱催化等研究是這個方向的重要突破,其中手性催化劑和不對稱有機催化的研究分獲2001年和2021年諾貝爾化學獎,酶的定向進化研究獲得2018年諾貝爾化學獎(O'Connell et al., 2024)。

納米酶具有類似酶的結構和催化機制以及類似化學催化劑的材料屬性,因此兼具酶和化學催化劑的可應用性。正如國際純粹和應用化學聯合會在2022年將納米酶遴選為化學領域十大新興技術的理由——“集天然催化和人工催化之大成”,納米酶因此有望成為開發新型催化劑的新途徑(Gomollón-Bel, 2022)。不僅如此,納米酶還具有不同于酶和金屬離子催化劑的獨特性能,例如納米酶的催化活性可被聲、光、電、熱、pH等理化條件調控,同一納米酶可能兼具多種可被調控的酶活,使納米酶具有比酶和催化劑更廣泛的用途(Jiang et al., 2019)。目前,納米酶的應用研究已涉及生物醫學、環境保護、農業及新能源等領域,其中在病原檢測、痕跡鑒定、農作物固氮增產等方面的納米酶技術已經實現產品化和實際應用。

納米酶研究的方法論創新。納米酶研究的方法論融合了多學科的知識和技術,包括酶學、材料科學、化學、合成生物學和醫學(杜鵬等,2024)。傳統的酶學研究依賴于生物技術手段,而納米酶研究則需要綜合應用納米技術、合成化學和先進的分析技術。這種方法論的創新不僅使納米酶研究成為新興學科的重要組成部分,也促進了不同學科之間的深度交叉融合。例如,納米技術的發展為納米酶的研究提供了強大的工具和平臺。通過調控納米材料的尺寸、形貌、元素組成和表面性質,研究人員可以設計和合成具有特定催化功能的納米酶,并實現對其催化活性和選擇性的精準調控。同時,高分辨率顯微技術和先進的表征手段使得研究人員能夠深入了解納米酶的結構和功能關系,從而為優化其催化性能提供科學依據。

納米酶學科領域的創立、發展和應用研究歷程集中體現了我國科研工作者實事求是、堅持不懈、合作開放和敢想敢干的科學精神。納米酶的發現最初始于一個意料之外、不合“常理”的實驗現象,即通常被認為是惰性的納米材料表現出類似于酶的催化活性。正是由于研究人員沒有被“常理”束縛,在實事求是的基礎上,追根求源,探索現象背后的本質,才能發現偶然背后的必然性,提出納米尺度效應賦予納米材料類酶生物學效應這一新理論。在新概念提出之初,面對來自國外某些權威的質疑,研究人員不氣餒不放棄,將質疑化作動力,用更多的研究成果夯實新理論,有力回應質疑,最終使納米酶成為國際公認的新興交叉學科。

納米酶發展的前景與挑戰

新理論。盡管納米酶的發現是基于人工合成的納米材料,但越來越多的研究提示,生物體內存在天然納米酶。例如,趨磁細菌胞內合成的磁性納米粒子被稱為磁小體,成分為四氧化三鐵或四硫化三鐵,其功能被認為是“響應地磁的磁場感應器”。近年來有研究表明,磁小體具有過氧化物酶活性(Li et al., 2015)。從古細菌到人類等多物種體內存在的鐵蛋白,是原核生物與真核生物用于儲存鐵離子的主要蛋白質,能夠將有毒的游離亞鐵離子轉化成內部的以水鐵礦形式為主的鐵核,從而減少對生物體的傷害,而有研究表明其內部的鐵核具有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活性,在細胞內發揮了抗氧化的作用(Ma et al., 2024)。這些發現提示生物體內存在可能參與生命活動的天然納米酶。天然納米酶還被發現參與某些疾病。例如,蛋白質和多肽組裝成淀粉樣纖維的行為已被認為與神經退行性疾病密切聯系。閻錫蘊團隊在研究中發現組氨酸調控蛋白和多肽的淀粉樣組裝,賦予組裝體納米酶的類過氧化物酶活性,會產生活性氧,造成神經細胞損傷(Yuan et al., 2023)。這一發現從納米酶角度提示了阿爾茨海默病發病新機制,不但證實了生物體內存在天然納米酶,更說明了天然納米酶與疾病的重要關系。

上述天然納米酶的存在及其生理病理功能提示我們,納米酶有可能是生物體內除蛋白和核酸外的另一種生物催化劑形式。不僅如此,納米酶作為無機材料與有機生命之間的橋梁,有可能在生命起源過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關于生命從哪里起源有不同的假說,而無論是火山口、深海“黑煙囪”還是地外隕石,都發現有納米礦物的存在。而且有研究表明,鐵鎳合金納米酶在25℃可催化CO2固定化,從無機物生成有機物,且反應產物和古細菌逆三羧酸循環中CO2固定的反應產物類似(Beyazay et al., 2023; Steffens et al., 2021),而古菌中催化該反應的酶也是以鐵、鎳為酶活中心。由此,筆者團隊提出納米酶生命起源假說:(1)納米酶可能是生命起源中的酶前催化劑;(2)生物體內的無機納米酶顆粒可能與金屬酶系統進化存在聯系(Yuan et al., 2023;杜鵬等,2024)。這一假說不僅為生命起源提供了新的注解,也豐富了酶的含義。

新應用。納米酶催化醫學將是未來納米酶重要的應用領域(Zhang et al., 2024)。天然酶作為生物催化藥物,在解決與氧化還原失衡、代謝紊亂和免疫失調相關的疾病方面具有良好應用前景。然而,由于酶的活性不可控、穩定性有限、免疫原性強等性質,其臨床應用遇到了挑戰。盡管酶多種多樣,但只有有限數量的酶,如呋喃果糖苷酶、尿酸水解酶和亞氨基葡萄糖酶等被開發成藥物(Meghwanshi et al., 2020)。納米酶作為一類新型生物催化劑,為克服這些局限提供了新的途徑。

天然酶按照其催化類型可分為7大類,即氧化還原酶、轉移酶、水解酶、異構酶、裂合酶、連接酶和轉位酶。目前已發現和制造的納米酶催化類型覆蓋了其中的6種,即類氧化還原酶、類水解酶、類異構酶、類裂合酶、轉移酶和連接酶,其中絕大部分為類氧化還原酶,例如類過氧化物酶、類氧化酶、類超氧化物歧化酶、類過氧化氫酶和類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納米酶等。納米酶在催化醫學中的應用主要集中在調節體內的活性氧平衡(Singh et al., 2023)。根據其總體催化效果,納米酶可分為抗氧化納米酶和促氧化納米酶兩大類。抗氧化納米酶主要用于治療與活性氧相關的病理情況,如輻射損傷、動脈粥樣硬化、缺血性中風和炎癥性腸病等。這些納米酶主要具有類超氧化物歧化酶或類過氧化氫酶(Catalase)活性,能夠通過接受或捐贈電子來催化活性氧的轉換,從而在體內發揮抗氧化作用(Xu et al., 2024)。促氧化納米酶主要用于抗腫瘤和抗微生物的應用。通過催化過氧化氫的分解,促氧化納米酶能夠生成羥基自由基,從而氧化有機底物并殺死腫瘤細胞和病原體(Zhou et al., 2024)。

納米酶抗菌將是納米酶催化醫學的另一重要應用。例如,硫化鐵納米酶一方面可誘導細菌發生鐵死亡,另一方面其催化脂質氧化的活性可破壞細菌形成的生物膜,從而發揮殺菌效應,特別是針對耐藥致病菌有獨特的抗耐藥機制(Shen et al., 2020)。

此外,納米酶還可用于生物檢測和診斷領域,如檢測生物標志物、監測疾病進程等(Wang et al., 2018)。通過設計具有特定識別功能的納米酶,可以實現對生物分子的高靈敏度和高特異性檢測。

納米酶在醫學中的發展潛力不可忽視,但要實現其在臨床上的廣泛應用,還需克服諸多挑戰。首先,納米酶的生物相容性和安全性是其臨床應用的前提。盡管目前的研究顯示許多納米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但對其在體內長期使用的潛在毒性和副作用仍需進一步研究。其次,納米酶的制備工藝和穩定性也是影響其臨床應用的重要因素。高效、可控的合成方法和穩定的制劑形式是確保納米酶在實際應用中表現優異的關鍵。此外,納米酶在體內的靶向輸送和精準調控也是未來研究的重點。納米酶的靶向性可以通過表面修飾特定的靶向配體或利用納米載體進行包封和傳遞來實現,從而提高其在疾病治療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除了醫學中的應用,納米酶所具有的獨特屬性,如可調控的多酶活性、低溫催化等特性,賦予納米酶獨有的應用潛能,這是其他酶或催化劑未涉及的。例如,利用低溫納米酶在零度以下仍然能發揮催化活性的特性,研究人員正在研究將其應用于秸稈的在田降解,特別是北方秋收作物的秸稈還田,在秋冬低溫條件下將秸稈中的纖維素和半纖維素降解為小分子。該項技術的應用將有助于我國的土壤保護和農業可持續發展。

納米酶化工將是納米酶作為新型人工酶最具潛力的應用領域。以合成氨為例,合成氨技術是在催化劑和高溫高壓條件下以氮氣和氫氣制備氨的技術,合成氨是化肥工業和有機化工的基本原料,其中90%用作氮肥。作為農業大國,我國的合成氨產量位居世界第一。由于現有合成氨工藝依賴于高溫高壓,高耗能和高排放成為行業面臨的最大問題。為進一步加大節能降碳工作力度,2024年6月7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等5部門聯合發布包括合成氨在內的4個行業的節能降碳專項行動計劃,以期為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提供有力支撐。固氮納米酶是發展綠色合成氨技術的潛在途徑。研究人員根據與固氮植物共生的固氮菌的固氮酶的結構特點仿生合成了固氮納米酶,將其以噴施的方式應用于農作物,可實現農作物增產。在20萬畝150余種作物上的試驗結果表明,其增產率達到20%~30%。除代替化肥施用于農作物之外,研究人員正在探索利用固氮納米酶合成氨的可行性,以常溫常壓的反應條件替代催化劑高溫高壓工藝,解決合成氨高耗能和高排放的問題。

新挑戰。納米酶發展面臨的挑戰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其一,催化機制理論建構。盡管已經有1200多種納米酶被發現和報道,但是當前納米酶的催化機制研究還不成熟,納米酶尚需發展統一的催化理論模型。未來研究中需著力解決的問題包括:某些納米酶表現出與酶相似的符合米氏方程的反應動力學,是否存在不符合米氏方程動力學,甚至不同于酶動力學的納米酶?納米酶是否具有類似于酶的柔性及誘導契合機制來決定納米酶的底物特異性?納米酶結構中催化活性位點之外的結構對其特異性和催化活性有怎樣的影響?如何表征及定量納米酶表面的活性位點?

其二,納米酶的定向設計與調控。關于納米酶的定向設計具體包括:在建立催化理論模型及確定的構效關系的基礎上,開展納米酶的定向設計和按需調控;運用人工智能指導的納米酶定向設計為納米酶的應用提供保障;通過多策略指導高效(高活性與高選擇性)納米酶的設計與合成,如基于理論計算及催化構效關系指導的設計與合成、基于仿生策略的設計與合成、基于人工智能的設計與合成、基于自動化的高通量篩選與合成等。實現納米酶按需調控的關鍵問題包括:如何設計新催化類型納米酶?如何研究納米酶在復雜環境(如體內)中的催化行為?如何調控納米酶在體內的代謝與催化?

其三,相關標準的建立。納米酶是從無到有建立的新興交叉學科,其表征方法,酶活的定義、測定方法和標準,以及一系列學術和行業術語的定義等也需要從無到有逐步建立。在初步建立了納米酶術語和部分納米酶活性測量方法的國際標準和國家標準的基礎上,仍有以下標準問題亟待解決:如何建立完善的納米酶分類標準?具有不同于天然酶生物催化活性的納米酶如何命名與活性評價?如何定量評價和比較納米酶的催化活性?

其四,發展納米酶獨有的應用領域。納米酶是不同于酶和化學催化劑的新型生物催化劑。除了替代一部分酶和化學催化劑的應用場景以外,發現納米酶獨有的不可替代的應用領域是更具價值的探索方向。除已經實現的應用以外,納米酶還在以下領域表現出獨特的應用價值:催化醫學(氧化還原相關疾病治療)、農業(抗逆、增產、秸稈降解)、畜牧業(飼料殺菌)、食品加工(冷鏈消毒)及綠色化工(精細化學品的合成)等。未來仍需繼續開拓納米酶的應用領域。

我國納米酶及相關產業的布局方向與對策建議

當前,我國正處于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和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關鍵時期,在緊迫形勢下,我國需要集中攻關納米酶共性關鍵技術,完善相關基礎研究體系建設和儀器設備平臺建設,高度重視政產學研用一體化建設,形成自主創新、富有競爭力的納米酶科研生態圈以及相應的創新鏈、產業鏈和價值鏈。

我國納米酶及相關產業的布局方向。第一,突出重點,加強研究。根據目前相關專家對前沿突破和產業發展的戰略研判情況來看,今后一段時期,我國納米酶在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領域應重點布局以下五個方向(焦健等,2019):納米酶新活性及其新材料,納米酶的催化行為、催化動力學和多酶協同機制,納米酶的優化設計、可控制備與標準化,納米酶在生物體內的免疫相容性、代謝規律與量化研究,以及納米酶的應用研究。

第二,強化科研、產業、政策“三位一體”協同發展,加強與轉化醫學的結合。優化納米酶配套政策的頂層設計、學科發展戰略和社會效應評估等政策研究布局,重視產業和市場的需求。對于納米酶研究中的關鍵科學問題,堅持“從需求中來,到產業中去”,推動納米酶技術創新上、中、下游緊密對接與耦合,促進研發、產業、政策協同發展。特別是在納米酶基礎研究與臨床醫療之間建立更為直接的聯系,倡導實驗室與臨床研究雙向轉化的模式。

第三,提升“納米+”的潛能。納米尺度展現出許多物質的新性質,納米科技也成為越來越多行業領域的共性技術或關鍵技術。當前,“納米+”的平臺效應日益凸顯,并且正在對傳統產業結構的改造升級與新興產業的培育發展產生廣泛而深遠的影響。納米酶兼具天然酶與人工催化特性,應充分發揮其在經濟社會和國家安全等諸多方面的作用和潛能。因此,需重點布局納米酶的技術研發平臺,鼓勵其朝著多樣性、適用性、創新性方向發展,促進跨界融合、形成更廣泛的以納米酶為關鍵工具和通用技術的新質生產力。通過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不斷培育新產業、催生新模式、形成新動能。

實施布局需要的政策支撐。第一,成立納米酶專門管理機構。建議在中央科技委員會或科技部下設專門機構,開展納米酶的技術預警、需求論證、組織研發、應用推動等工作。主動跟蹤國際納米酶關鍵技術的研發動向,組織開展納米酶核心技術的研發布局,重點關注納米酶在國家科技專項中的前瞻性部署,加強納米酶領域相關高校、科研院所與產業機構合作的政策引導,加強標準化建設,積極主導該技術的國際規則與標準制定,引領國際納米酶領域的發展。

第二,搭建納米酶共性技術研發平臺。建議依托相關研究機構搭建納米生物酶共性技術研發平臺,并將上文提及的五個相關重點布局方向作為主要研發方向和關鍵突破口。作為一個匯聚平臺,納米酶共性技術研發平臺需要在納米尺度上突出新興科學技術的整體發展觀,重點關注納米酶高新技術專用設備的研發,強化納米酶產業創新鏈相關機構的合作伙伴關系,開展納米酶核心技術、共性技術、重大顛覆性技術研發,滿足國民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的需求。

第三,推動學科交叉融合。建議通過設立專項基金來支持納米酶及其交叉學科的關鍵科學問題研究,加強納米酶與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等人工智能應用的深度結合,發展數據驅動型科學研究的基礎算法模型、復雜系統的計算機模擬以及相應的通用技術方法。完善學科交叉融合研究的資助體系,建立跨領域、跨專業青年人才聯合培養模式和機制。建立不同高校和科研院所之間常態化的合作機制和協作網絡,鼓勵開展跨部門、跨行業、跨學科的交叉合作研究。

第四,完善以企業為主體的納米酶技術創新體系。建議由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研究制定《納米酶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專項政策》,推動納米酶政產學研用一體化建設。深入調研、全面了解醫院和藥企的實際問題和實際需求,進一步創新完善支持政策,鼓勵納米酶產業的領軍企業牽頭承擔國家相關科技重大任務,引導企業開展基礎性、前沿性、實用性創新研究,在技術創新決策、研發投入、科研組織和成果轉化等方面,強化企業的主導作用。同時,引導創新組織方式,鼓勵地方和社會力量參與,聚焦納米酶技術的標志性成果,設置成果轉化基金以加快成果應用和轉化。

參考文獻

杜鵬、高利增、焦健等,2024,《納米酶:結合天然酶和人工催化的力量》,《中國科學院院刊》,第5期。

范克龍、高利增、魏輝等,2023,《納米酶》,《化學進展》,第1期。

焦健、范克龍、胡志剛等,2019,《納米酶的發展態勢與優先領域分析》,《中國科學:化學》,第12期。

解思深,2004,《關于我國發展納米科技的一些思考》,《中國科學基金》,第6期。

袁勤生,2012,《酶與酶工程》(第二版),上海: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

T. Beyazay; K. S. Belthle and C. Farès et al., 2023, "Ambient Temperature CO2 Fixation to Pyruvate and Subsequently to Citramalate over Iron and Nickel Nanoparticles," Nature Communications, 14.

L. Gao; J. Zhuang and L. Nie et al., 2007, "Intrinsic Peroxidase-Like Activity of Ferromagnetic Nanoparticles," Nature Nanotechnology, 2.

F. Gomollón-Bel, 2022, "IUPAC Top Ten Emerging Technologies in Chemistry 2022: Discover the Innovations That Will Transform Energy, Health, and Materials Science, to Tackle the Most Urgent Societal Challenges and Catalys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hemistry International, 44.

D. Jiang; D. Ni and Z. T. Rosenkrans et al., 2019, "Nanozyme: New Horizons for Responsive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Chemical Society Reviews, 48.

K. Li; C. Chen and C. Chen et al., 2015, "Magnetosomes Extracted from Magnetospirillum Magneticum Strain AMB-1 Showed Enhanced Peroxidase-Like Activity Under Visible-Light Irradiation," Enzyme and Microbial Technology, 72.

L. Ma; J.-J. Zheng and N. Zhou et al., 2024, "A Natural Biogenic Nanozyme for Scavenging Superoxide Radicals," Nature Communications, 15.

L. Manna, 2023, "The Bright and Enlightening Science of Quantum Dots," Nano Letters, 23.

G. K. Meghwanshi; N. Kaur and S. Verma et al., 2020, "Enzymes for Pharmaceutical and Therapeutic Applications," Biotechnology and Applied Biochemistry, 67.

A. O'Connell; A. Barry and A. J. Burke et al., 2024, "Biocatalysis: Landmark Discoveries and Applications in Chemical Synthesis", Chemical Society Reviews, 53.

T. Qin; Y. Chen and X. Miao et al., 2024, "Low-Temperature Adaptive Single-Atom Iron Nanozymes Against Viruses in the Cold Chain," Advanced Materials, 36.

X. Shen; R. Ma and Y. Huang et al., 2020, "Nano-Decocted Ferrous Polysulfide Coordinates Ferroptosis-Like Death in Bacteria for Anti-Infection Therapy," Nano Today, 35.

N. Singh; G. R. Sherin and G. Mugesh, 2023, "Antioxidant and Prooxidant Nanozymes: From Cellular Redox Regulation to Next-Generation Therapeutics,"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62.

L. Steffens; E. Pettinato and T. M. Steiner et al. 2021, "High CO2 Levels Drive the TCA Cycle Backwards Towards Autotrophy," Nature, 592.

Q. Wang; H. Wei and Z. Zhang et al., 2018, "Nanozyme: An Emerging Alternative to Natural Enzyme for Biosensing and Immunoassay," TrAC Trends in Analytical Chemistry, 105.

R. Xu; S. Zhang and P. Wang et al., 2024, "Nanozyme-Based Strategies for Efficient Theranostics of Brain Diseases," Coordination Chemistry Reviews, 501.

X. Yan, 2020, Nanozymology: Connecting Biology and Nanotechnology, Singapore: Springer Singapore.

Y. Yuan; L. Chen and L. Kong et al., 2023, "Histidine Modulates Amyloid-Like Assembly of Peptide Nanomaterials and Confers Enzyme-Like Activity," Nature Communications, 14.

R. Zhang; B. Jiang and K. Fan et al., 2024, "Designing Nanozymes for in Vivo Applications," Nature Reviews Bioengineering, 18 July.

C. Zhou; Q. Wang and H. Cao et al., 2024, "Nanozybiotics: Advancing Antimicrobial Strategies Through Biomimetic Mechanisms," Advanced Materials, 14 June.

Nanozyme: Theoretical Connotation, Development Prospect and Policy Suggestions

Yan Xiyun Du Peng

Abstracts: As one of the original scientific research achievements of Chinese scientists, nanozyme is the product of interdisciplinary integr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emerging interdisciplinary scientific field not only explores beneficial pathways for building great power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achieving fast-tracking progress toward greater self-reliance and strength in S&T, but also a vibrant practice of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from theoretical breakthrough to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o industrial development. Nanozyme represents a new type of artificial enzyme and biocatalyst, which breaks the traditional boundary between inorganic materials and organic life. It not only has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nanomaterials, but also has unique enzyme-like catalytic activity. As a new concept and material, nanozymes have vast application prospects. Simultaneously, they face new challenges in catalytic mechanism theory construction, targeted design and regulation, establishment of relevant standards, and development of unique application fields for nanozymes. China needs to concentrate on key technologies of nanozymes, improve related basic research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instrument equipment platform,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integration of government, industry, academia, and research, form an innovative ecosystem for nanozyme research with competitiveness, and develop corresponding innovation chains, industry chains, and value chains.

Keywords: nanozymes, new materials, catalysis, rational design, interdiscipline, layout

[責任編輯:張 貝]

    1. <menu id="zcyhi"></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