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擘畫了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時代藍圖,開辟了中國式現代化的廣闊前景,具有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里程碑意義。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決定》提出深化文化體制機制改革,其中要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改革完善競技體育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黨的領導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保證。這要求新時代新征程加快建設體育強國,要堅持黨對體育事業的全面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體育事業,確保進一步深化體育改革的方向和實效。
大力發展以人民為中心的體育事業
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以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這就要求要通過改革創新,使體育事業更好地服務人民群眾,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我國的體育事業是黨領導下的體育事業,是為人民服務的體育事業。堅持黨對體育事業的全面領導,首要任務就是堅持黨管體育發展方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體育發展追求,把體育深深扎根于14億多人民的日常生活之中。加快建設體育強國,要基于中國實際,始終從我國國情出發想問題、做決策、辦事情,充分發揮最廣大人民群眾在體育發展中的主體地位,真正辦成人民的體育事業。
“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是我國體育工作的重要任務。長期以來,我國高度重視發展體育事業,致力于提高全體人民身體素質和健康水平,把參加體育運動作為在民眾中倡導和推廣文明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徑,把體育鍛煉作為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長的重要方式。事實上,十四億多人口整體邁進現代化社會,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追求,其艱巨性和復雜性前所未有。特別是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質量的改善、生活方式的轉換,體育事業發展要聚焦人民群眾對體育生活的需要。
因而,加快體育強國建設,一是立足于我國的具體國情,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全面落實全民健身國家戰略,不斷完善公共服務體系,提升公共服務水平。二是推動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樹立積極的“主動健康”理念,在全民健身、全民健康中不斷提升全民的幸福指數,增強全民的體育運動意識與能力。三是促進群眾體育和競技體育全面發展,實現競技體育與群眾體育的高度融合,讓人民群眾在感受競技體育的魅力中積極參與體育運動,讓每個人都能在體育運動中擁有參與感、獲得感、幸福感。
全面、系統、整體推進體育改革發展
“黨的領導是全面的、系統的、整體的,必須全面、系統、整體加以落實。”堅持和加強黨對體育事業的全面領導,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的,體現在體育工作的各個領域各個過程各個環節。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加快建設體育強國,以體育力量賦能中國式現代化,必須全面、系統、整體推進體育改革發展。
全面地推進體育改革發展。無論是競技體育、群眾體育、青少年體育還是體育產業、體育人文、體育科技等,體育領域的各個項目、各個群體等都要不斷全面發展。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需要在各方面都強起來。加強體育強國建設也要站在全局的戰略視角全面推進,決不能落下任何一個領域、任何一個環節。
系統地推進體育改革發展。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的。系統觀念是黨推進工作的重要世界觀和方法論。加快建設體育強國,要把握好體育改革發展的全局與局部、當前與長遠、宏觀與微觀、主要矛盾與次要矛盾、特殊與一般的關系,協同推進。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除了協同促進群眾體育與競技體育全面發展、加快青少年工作等體育各領域協同發展,還要協同推進體育與人民共同富裕、體育與精神文明協同發展等,充分發揮出體育動能與體育價值。
整體推進體育改革發展。體育改革發展是系統工程,必須統籌推進、一體推進。整體推進體育改革發展,要把體育事業放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之中,放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部署之中,切實加快建設體育強國,確保黨的體育改革發展的方針政策在建設實踐中得到有效地貫徹落實。
堅持合作共贏開放辦體育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式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踐行全人類共同價值,參與引領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等,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營造良好外部環境。堅持黨對體育事業的全面領導,要堅持合作共贏開放辦體育,全面提升中國體育國際影響力,為世界體育治理貢獻中國智慧、中國方案。
體育人文以獨特的方式向國際社會傳遞著和平與發展的理念,成為推動國家之間交流交往的重要力量,也在不同國家之間搭建起民心相通的橋梁。
加快體育強國建設,要完善對外體育交往的機制,創新對外體育活動形式,進一步通過中國體育與世界體育的互動,展示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體育文化。特別是在體育人文交往中講好中國故事,宣傳中國的主張與理念,塑造好中國的國際形象。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增強與世界其他國家的相互借鑒、互通有無、求同存異,深入開展國際交流合作。積極參與全球體育治理,在共商共建共享中不斷提高在國際體壇的影響力,推動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用體育譜寫中華文明與世界文明交流互鑒的新篇章。
作者:秦彪生 北京體育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