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工作千頭萬緒,厘清職責事項,推動資源下沉,完善服務設施,解決基層治理“小馬拉大車”突出問題意義重大。山西省太原市陽曲縣將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作為加強黨的作風建設,提升基層治理效能的重要一招,著眼“賦能、減負、長效”,構建起“426”基層減負工作體系,著力推動基層減負向治本深化。
四馬驅動,跑出治理“加速度”
為解決基層工作缺力量、少資源的難題,陽曲通過建強用好4支隊伍,變一馬當先為四馬驅動。
清退“借調小馬”。今年,陽曲縣開展全面清理清退借調干部專項行動,將鄉鎮借調的干部全部返還,并對鄉鎮借調干部到崗履職情況進行“回頭看”,防止借調基層干部再次回流。明確五類不得借調的基層干部類型和干部借調審批程序,進一步健全規范干部借調管理制度,確保基層干部隊伍數量穩定、結構合理、作用明顯。
發展“兼職小馬”。陽曲縣從機關事業單位黨組織負責人、物業公司及小區業委會中的黨員、社區民警中推薦選聘55名兼職委員,促進社區黨建、單位黨建、行業黨建互聯互動,真正變“單打獨斗”為“合力攻堅”。今年以來,兼職委員和所在單位積極參與社區治理全過程,合力進行小區環境整治,清理違規占道經營35起,解決矛盾糾紛100余起,基層治理更加有力有效。
下沉“在職小馬”。深化開展機關企事業單位黨組織和在職黨員進社區(村)“雙報到雙服務”活動,社區(村)圍繞中心工作、基層治理重點及居民實際需要列出“需求清單”,駐地單位和在職黨員根據自身資源優勢和工作性質列出“資源清單”,雙方共同協商確定“共駐共建項目”清單,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目標任務,細化服務內容、舉措,共商共議破解基層治理堵點難點痛點問題。今年以來,108家駐地單位、1291名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更新資源、服務222項,收集居民需求490項,確定共駐共建項目227項,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106個。
組建“專職小馬”。在全縣9個鄉鎮設立鄉鎮黨建辦,由分管黨建的副書記擔任主任,組宣委員兼任副主任,各鄉鎮選拔政治堅定、熟悉黨建工作的業務骨干擔任專職副主任并報縣委組織部備案,精選3名政治素質高、業務能力強的工作人員定期參加鄉鎮“機關講堂”提升業務能力,并推薦參加縣級“首邑大講堂”“優苗精培”等各類培訓,持續為“小馬”壯骨賦能。
雙轍并軌,厘清權責“不超載”
“小馬”難以拉動“大車”的困境,往往源自其肩負的工作過于繁重,各類事務的辦理流程冗長且復雜。針對這一問題,陽曲縣在規范機構牌匾及基層權責上雙拳發力,著力推動權責對等、財權事權匹配,旨在讓基層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服務群眾、發展經濟。
規范機構牌匾、整合辦公場所。陽曲縣編制并實施《村級綜合服務設施掛牌要求及職責清單》,統一規范“村黨組織”“黨群服務中心”等6類外部標牌和“便民服務大廳”“黨員活動室”等6類內部標識。清理規范以來,全縣共清理不規范標識牌633塊,整合辦公場所146間,騰出來的房間設置了農家書屋、老年活動室、日間照料中心等,為村民提供了在家門口活動腿腳、豐富精神的好去處。
厘清職責邊界、做到權責對等。陽曲縣委組織部攜手縣委社會工作部、縣委編辦等11個縣直部門精心制定了五張清單,即91項鄉(鎮)幫辦代辦事項清單、31項村(社區)幫辦代辦事項清單、8項村級組織出具證明事項指導目錄、第一批17項不應由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出具證明事項清單以及依法明確151項鄉鎮職責清單,推動鄉鎮職權對等、財權事權匹配,并適時對職責事項實施情況跟蹤問效,對不適宜下放和鄉鎮承接不住的事項及時作出調整。為防止“甩鍋”現象,陽曲縣制定《關于實行村社區事務準入制度的實施意見(試行)》,編制并實施村社區“兩委”依法依規履行職責事項清單和村社區事務準入清單“兩個清單”,明晰11項29個履職事項、26個準入事項。對于確需交由村社區的工作事項,嚴格履行申請、審核、準入、評估4項準入程序,嚴禁任何部門單位將“兩個清單”之外的事務擅自下沉。
六轡在手,系好減負“長效結”
“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問題長期而復雜,必須從源頭處抓起,通過建立健全常態長效的制度機制,進一步壓縮工作模糊空間地帶,建立清晰明確的制度規范,推動整治工作在制度軌道上規范化運行。”陽曲縣委社會工作部負責人周忠義說。
筑牢防范“政績沖動癥”堤壩。“我們將樹立正確政績觀教育納入全縣大規模、體系化、全覆蓋教育培訓中,依托‘首邑大講堂’陽曲自主培訓品牌常態長效開展,上半年開展政治理論培訓6期,覆蓋黨員干部8000余人次。”陽曲縣委組織部干部教育股負責同志梁媛介紹。此外,陽曲縣還對77名“一把手”建立了干部政治素質檔案,全過程監管干部政治表現,結合常態化開展的干部無任用調研工作,真正把干事創業、為民造福的干部選出來、用起來。
切實精簡文件。陽曲縣明確要求“少發文”“發短文”,嚴格落實發文立項和年度發文計劃制度,實施動態監測,按照年度發文限額和計劃,測算每季度發文限額,把準發文節奏,按時間節點有序推進文件制定工作。嚴控數量的同時,提升制定質量,強化文件起草的精準性,前置審核、規范審批,并按照“誰起草、誰負責,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加強文件評估,對實施效果欠佳的文件及時修改或廢止。今年以來,全縣發文數量環比減少10%,廢止文件1份,更加注重文件質效。
嚴格精簡會議。認真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及其實施細則,堅持少開會、開短會、開管用的會原則,嚴禁隨意拔高會議規格、擴大會議規模,未經批準不得要求黨委和政府主要負責同志以及部門一把手參會,減少陪會,著力提高會議實效。上半年全縣召開會議51次,較2023年同期減少23次,全縣各項經濟指標位居全市前列,高質量發展蹄疾步穩。
統籌規范督查檢查考核。陽曲縣統籌整合考核項目,將1個綜合考核體系4類考核項目整合為3類,在此基礎上精簡優化考核指標,精簡優化后,鄉鎮考核指標為3類25項108條,共精簡42%。按照優化后的考核體系,規范管理考核頻次,明確一年只考一次。
規范政務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管理。出臺《陽曲縣政務微信工作群管理辦法(試行)》《陽曲縣政務應用程序管理辦法(試行)》,規范政務微信長期與臨時建群、政務應用程序三套審批機制,扎實開展強制使用、過度留痕、濫用排名、多頭填報4類典型問題集中整治工作,截至目前,全縣規范清理政務微信工作群共計95個,切實解決“指尖上的形式主義”問題,讓基層干部騰出更多的時間服務群眾。
規范創建示范和達標活動。嚴格執行《創建示范活動管理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確有申請設立創建示范活動必要的,嚴格按《辦法》要求進行申請,絕不擅自開展任何形式的創建示范和達標活動,隨時接受上級部門和社會監督。(中共陽曲縣委組織部 黃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