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指出,“必須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科技創新靠人才,人才培養靠教育。教育體制機制的改革,在供給端決定人才的數量與質量;人才的數量與質量,又決定科技創新的進度與強度。惟有大力推進改革,才能使教育、科技、人才真正成為中國式現代化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通過“科技強”達到“國家強”的目的。
關鍵詞:中國式現代化 創新驅動發展 科教人才一體化
【中圖分類號】C96 【文獻標識碼】A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與全球科技競爭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明確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面對紛繁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面對人民群眾新期待,只有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以國家戰略需求為導向,發揮舉國體制優勢,扎實推進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才能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突破一系列卡脖子技術,因地制宜推進新質生產力發展。
應該看到,在以人工智能為表征的第四次工業革命中,科技創新已成為國際戰略博弈的主戰場。科學技術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刻影響國家民族的前途命運。實踐反復告訴我們,關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必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確保國家的長治久安,實現高質量發展,確保在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在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深化了科技體制改革,建立健全了鼓勵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體制機制,發揮了市場對技術研發方向、路線選擇、要素價格、各類創新要素配置的導向作用,迅速提升了自主創新能力,成功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進入新時代以來,我國科研投入逐年遞增,在全球創新指數排名中躍升到第12位。2012年到2023年,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從1.03萬億元增長到3.3萬億元,全社會研發投入占GDP的比重從1.98%增長至2.61%,位居世界第二。研發人員總量由2012年的324.7萬人提高到2022年的635.4萬人,穩居世界首位。2023年,我國擁有的全球百強科技創新集群數量、國內有效發明專利量、國際專利申請量、各學科最具影響力期刊數量和科研論文產出量均位居世界第一。我國已建成全球最完整、規模最大的研發體系和工業體系,科技進步貢獻率超過60%。科技創新成效日漸顯現,深刻改變了我國在世界科技發展中的格局。我國在航空航天、量子、核電、新能源等關鍵核心技術領域取得一系列重大原始創新成果,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占經濟總量的比重迅速上升。自主原創高新技術促使傳統行業加快轉型升級,未來產業加速布局建設,第四代核電站、6G衛星、C919大飛機、國產大型郵輪、數字農業、工業智能制造、自動駕駛與智能網聯汽車為代表的新興產業迅猛崛起。
在看到已經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時,我們還應該清醒認識到,當前我國“關鍵核心技術受制于人狀況沒有根本改變”[1],科技創新能力還不適應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在有些非常重要的領域,我們的領先優勢尚不明顯、不夠牢固。在另外一些領域,我們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甚至于還存在短板、弱項,還受制于人。因此,在全球科技競爭空前激烈、在世界主要國家加劇搶占未來發展制高點的格局中,迫切需要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通過科技創新為中國式現代化注入強勁動力。面對美西方制造的去全球化與脫鉤斷鏈風險,我們惟有自立自強,才能將發展的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科技創新靠人才,人才培養靠教育。要使我國從人口大國變為人力資源強國,就必須率先使我國從教育大國轉變為教育強國。惟有教育的高質量發展,才能培育出符合時代精神需要的創新型人才,激發出洶涌澎湃的科研生產力,推動我國作為創新型國家再上新的臺階。這就需要按照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所強調的那樣,要“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盡快以制度建設為主線,推動教育綜合改革、科技體制改革、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
一是深化教育綜合改革,培養造就拔尖創新人才。我國已建成世界規模最大的教育體系,各級教育普及程度已達到或超過中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新增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超過14年。高等教育毛入學率超過60%,已進入世界公認的普及化階段。目前,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口已經達到2.5億。我國已成為名副其實的教育大國。未來努力的方向,是變教育大國為教育強國。沒有教育的高質量發展,就很難培養出戰略科學家、一流科技領軍人才、卓越工程師、大國工匠、高技能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也無法聚集高水平創新人才形成規模宏大、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創新型人才隊伍。因此,需要繼續進一步深化教育綜合改革,進一步營造各類人才成長的社會環境。對此,《決定》著重強調要統籌推進育人方式、辦學模式、管理體制、保障機制改革。
在人才培養體系改革中,要以老齡化、少子化、區域人口增減分化的趨勢性特征為基礎,布局各類教育資源,推進教育資源的均等化。在教學過程中,要率先提升教學質量——強教必先強師,惟有系統提升各級各類教師的教書育人能力,才能在因材施教中培養各級各類人才,滿足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需要。[2]在教學內容上,要適應于人工智能發展的廣闊前景,培養具有國際科技競爭力的創新型人才。在教材體系上,要以智能社會的知識點替代工業社會的知識點,引導各級各類學生從死記硬背教學內容向創新型能力的開發轉型。在考試方式與能力評價上,要結合學生的課堂表現、作業質量、項目參與度、團隊合作能力、創新思維等多個維度進行綜合評價。在9年義務制教育結束后,要研究和判斷是否仍然需要在初中畢業生中進行普高和職高的分流,要前瞻性論證職高的招生數量與招生比重,要根據勞動力市場的變化設計人才培養戰略。在人才選拔上,也應該以“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之勢,不再拘泥于標準答案,而著重開發學生的“人+人工智能”的結合能力。與此同時,還要強化哲學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的融合發展,提升青年一代的科技素養與人文素養[3],并以學生人文倫理素養的提升促進理工科學生科技創新思維的拓展,以科技素養的提升促進哲學社會科學的研發能力。在免費教育的擴展中,讓每一個適齡學生都能夠分享到改革帶來的紅利,在教育綜合改革中,要促進職普融通、產教融合、科教融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要培養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所需要的各路人才大軍,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奠定人才基礎。
二是堅持四個面向,確立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習近平總書記在2024年6月召開的全國科技大會、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上指出:“科技強則國家強。”“中國式現代化要靠科技現代化作支撐,實現高質量發展要靠科技創新培育新動能。”[4]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錨定2035年建成科技強國的戰略目標,對科技體制改革作出頂層設計和統籌謀劃。《決定》指出,要“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優化重大科技創新組織機制,統籌強化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推動科技創新力量、要素配置、人才隊伍體系化、建制化、協同化”。《決定》明確了企業的科技創新主體地位,強調要建立培育壯大科技領軍企業機制。當前,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仍有半數以上沒有設立研發機構、沒有開展科技創新研發活動,缺乏科技創新的自覺。為補足這一短板,《決定》除強調要“健全國有企業推進原始創新制度安排”外,還特別提出要“支持有能力的民營企業牽頭承擔國家重大技術攻關任務,向民營企業進一步開放國家重大科研基礎設施”。民營企業家站在市場前沿,深知科技進步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意義。鼓勵民營企業參與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建設、促進平臺經濟創新發展等改革舉措,有利于破除市場準入科技創新壁壘,既能為非公經濟發展提供更多機會、也易于為中小微科技型企業成長營造更加公平開放的創新環境,補充我國企業科技創新的整體力量。為消除科技創新中的孤島現象,《決定》還提出要“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圍繞產業鏈布局創新鏈、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暢通企業與高校院所的創新渠道,以提高科技成果轉化效能和產業化水平,使創新科技成果更多更快地轉化為新質生產力。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質生產力的顯著特點是創新,既包括技術和業態模式層面的創新,也包括管理和制度層面的創新”。[5]“發展新質生產力,必須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與之相適應的新型生產關系。”[6]科研生產力的不斷涌現,必然要求科研生產關系的改革。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科研體制改革已經取得重大成就,形成了包括科研經費管理、創新資源配置、產學研合作、科技成果轉化、科技人才評價激勵等創新政策體系,頒布了科學技術進步法、專利法、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等法律法規。為進一步激發制度紅利,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特別強調要優化重大科技創新組織機制、加強創新資源統籌和力量組織,推進科技創新央地協同、加大政府采購自主創新產品力度,構建同科技創新相適應的科技金融體制,完善長期資本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的支持政策。這些制度的投入有助于破除束縛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有組織地推進國家科技發展戰略,實現“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從無到有的新突破,形成原創性、顛覆性創新。新型舉國體制基于市場在科技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了政府調動產學研各環節的作用,形成共促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的工作格局。另外,為調動科研人員的積極性,《決定》還提出要允許科技人員在科技成果轉化收益分配上有更大自主權,要建立職務科技成果資產單列管理制度,要深化職務科技成果賦權改革,要深化高校、科研院所收入分配改革,要允許更多符合條件的國有企業以創新創造為導向,在科研人員中開展多種形式中長期激勵。這些制度的投入,必將進一步提振科研人員的信心,為科學技術的進步再次插上起飛的翅膀。
三是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完善人才合理流動機制。功以才成,業由才廣。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事業需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決定》指出,要完善青年創新人才發現、選拔機制,建設國家高水平人才高地和吸引集聚人才平臺,造就由戰略科學家、一流科技領軍人才、卓越工程師、大國工匠、高技能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等各類高水平人才組成的創新隊伍。
應該看到,地區之間發展的不平衡、城鄉之間發展的不平衡、南北之間發展的不平衡等現狀,決定了東部沿海地區和省會城市等地,具有人才競爭優勢,能夠吸引人才源源不斷地流入。但在廣大中西部地區、中小城市和農村地區,則既是人口的凈流出地區,也是人才的凈流出地區。所以,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中,要防止人才的惡性競爭,盡量形成人才區域合理布局和東中西部人才協作發展。為此,《決定》專門指出要完善人才流動機制,促進人才區域合理布局,深化東中西部人才之間的協作。在人才培養上,也強調要根據國家和地方人才需求,優化教育資源——尤其是優化高等教育區域布局,出臺部門和地方急需的專業指南,支持部門和地方發展。
針對有些地區“寧肯肉爛在鍋里也不能肥水外流”等問題,《決定》進一步強調要打通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人才交流通道,要完善海外引進人才支持保障機制,要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人才制度體系。針對有些單位僵化的人才管理體制,《決定》強化了人才激勵機制,明確要向用人主體授權、為人才松綁,建立以創新能力、質量、實效、貢獻為導向的人才評價體系。只有通過長周期穩定支持、長周期評價、以及形成更加合理的崗位晉升機制,并為科研人員賦予更多經費使用自主權,才能解放科研生產力、發展科研生產力,營造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良好氛圍,引導青年科技人才自主探索科學“無人區”,為中國式現代化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目前,高校是教育、科技、人才的集中交匯點,高校擁有最寶貴的國家高等教育資源,是國家創新體系中基礎研究領域的主力軍,同時也是重大科技創新突破的人才集聚地。在今年全國科技大會、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兩院院士大會公布的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中,由高校牽頭的獎勵數約占三大獎勵總數的三分之二,兩位最高科技獎得主李德仁院士和薛其坤院士也都來自高校。《決定》特別對高校提出:要“分類推進高校改革”。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多樣化的創新人才,各類高校發展定位也應分類管理、分類評價,以引導不同類型高校聚焦自己的優勢學科形成突破方向,在不同賽道辦出世界一流大學。那種重科研評價、重博士生碩士生培養而輕教學評價、輕本科生培養的做法,也亟需改革。當前改革的重點,就是將教學與科研并重,也更應該強化教書育人工作,要全面推進課程體系、教學方法、評價體系改革,注重培養學生特別是本科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同時要鼓勵大學加強國際交流,培養學生拓寬國際視野,注意引進國外優質教育資源,提升學生的國際競爭力。當然,大學還要注重個性化教育,要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和個性需求,提供多樣化的課程選擇和教育支持,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在智能社會,伴隨虛擬課堂與虛擬教師的涌現,大學老師更應重視對大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以科技創新支撐中國式現代化
全面深化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以科技創新支撐中國式現代化,需要處理好以下幾對關系。
一是處理好自主創新與開放之間關系。內因是變化的根據,外因是變化的條件。要達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目的,就必須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在高科技的競爭領域,只有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技術,才能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的安全可控,才能把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置于自己力量的基點,把發展進步的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但科技創新也需要“擴大國際科技交流合作,鼓勵在華設立國際科技組織,優化高校、科研院所、科技社團對外專業交流合作管理機制”,堅持科技開放合作造福人類。“開放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鮮明標識”,在完善高水平對外開放上,要堅持學習一切世界科技先進成果,堅持發展數字貿易和服務貿易,努力實施“一帶一路”科技創新行動計劃,以更開放的人才政策支持引進海外人才、探索形成中國特色的高技術人才移民制度。在未來的發展中,我們既要堅持獨立自主,也要積極融入全球創新網絡,營造與國際合作的開放創新生態,暢通世界交流渠道,形成自主創新與開放創新的中外互補格局。
二是處理好統籌謀劃與因地制宜的關系。建設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促進顛覆性創新的研發與應用推廣,需要協調好中央和地方、整體利益與局部利益、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之間的科技創新關系,加強頂層設計、推進總體謀劃、提升協同能力,發揮舉國體制優勢。這要求我們必須堅持黨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集中統一領導,堅持黨對科技創新工作的決策部署,凝聚政府、企業、高校和科研機構合力,集中力量形成戰略突破,形成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創新格局。同時,更好確保科技創新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結合,鼓勵各地區各部門通過稅收優惠、政府補貼等方式,引導社會資本積極參與傳統產業升級轉型,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鮮活經驗,因地制宜解放新質生產力和發展新質生產力。
三是處理好顛覆性創新與社會政策支持之間的關系。科技創新與推廣應用的過程,就是以新產能替代原有傳統產能、以新質生產力代替傳統生產力的過程。在現實中,科技創新具有很強的不確定性,在哪個領域與哪個環節形成突破,以及這種突破會不會形成巨大的商用價值,很難提前準確預料。在現代科技競爭中,我們經常看到的現象是,顛覆一類產業的競爭力量,往往不是原有市場格局的競爭對手,而是新的科技創新對原有產業體系的整體替代。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既要擁抱科技創新所形成的新產業和新賽道,也要強化為其所顛覆的行業的從業人員的轉崗轉業培訓,防止失業現象的蔓延。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我們要以就業為最大的民生謀劃改革。只有一方面堅持科技創新,另外一方面堅持以社會政策的投入化解顛覆性創新對相關群體的沖擊,[7]使科技創新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才能真正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改革原則,在提升勞動生產率的同時,最終推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8]
【本文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式現代化研究院院長、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式現代化研究院博士研究生朱古月對本文作出重要貢獻】
責編:李 懿/美編:王嘉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