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張艷玲)近日,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在四川省廣元市朝天區曾家山召開蔬菜綠色生產技術現場交流會,來自全國十余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蔬菜領域代表交流分享產業發展經驗。記者從會上了解到,近年來,我國各地積極落實“菜籃子”市長負責制,蔬菜供給保障能力不斷提高。2023年我國蔬菜產量8.29億噸,年人均占有量588公斤,相當于平均每人每天消費蔬菜3斤以上;蔬菜登記品種達19405個,其中97.4%的品種為自主選育品種;蔬菜病蟲害綠色防控覆蓋率超過50%。
在蔬菜產業穩定發展的背后,仍存在兩大方面問題:一是在技術層面仍存在一些短板弱項,個別種類及設施長季節栽培蔬菜對國外品種依賴度還比較高,蔬菜生產機械化率與大田作物相比存在較大差距等;二是新形勢和新任務帶來新挑戰,推進老舊設施提檔升級缺少改造模式和標準,設施長年種植后連作障礙日益嚴重等。
對此,與會專家表示,蔬菜產業高質量發展離不開科技支撐,其中加強技術推廣工作意義重大。當前,蔬菜技術推廣主要有以下四項重點任務:
一是支撐現代設施農業建設。農技部門要主動作為,組織專家研究提出蔬菜生產設施改造標準,總結改造模式,樹立改造典型,加強相關技術指導,提升各地改造效果。二是指導服務蔬菜防災減災。要加強與氣象部門聯動,災前、災后及平時要擔起責任,全面提升蔬菜生產抗災能力。三是集成推廣綠色高效技術。要在集成上作文章,重點集成推廣適合本地使用的連作障礙治理技術模式、蔬菜宜機化種植模式和蔬菜安全優質生產模式。四是集成推廣高山蔬菜技術體系。
高山蔬菜是夏季蔬菜均衡供應的重要保障,也是秦巴山區、武陵山區等山區農民增收的重要渠道,是蔬菜產業的重要組成。高山蔬菜生態環境特殊,對蔬菜品種和栽培技術有不同的要求。2020年以來,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啟動全國高山高原蔬菜優質生態栽培協作組工作,組織科研單位、推廣部門和有關農業科技企業共同集成推廣高山高原優質生態栽培技術,已經取得了突出成效。但是目前仍然面臨品種和茬口相對單一、機械化率低、部分地區和品種連作障礙發生重等問題,需要繼續加強相關技術體系的研發集成推廣及示范推廣。
廣元市朝天區是四川省最大的高山露地蔬菜生產基地,其建立了全省首個高山蔬菜試驗站,現有萬畝蔬菜農業園區3個,建成蔬菜標準化生產基地20萬畝,蔬菜種植面積30萬畝,產量100萬噸,高山蔬菜已經成為當地農民增收的主導產業,實現年產值12億元,農民人均蔬菜收入達到6000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