錫箔紙一般的“手撕鎳”,厚度只有0.05毫米,用手即可輕輕撕開。
“手撕鎳”由電解鎳精深加工而成,是生產新能源電池、電子儀表零件、醫療器械等產品的關鍵材料之一。2023年,金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手撕鎳”實現量產,遠銷10多個國家和地區。
近年來,金川集團持續深化改革,持續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推動企業做強做優做大。
深化內部改革,激發員工積極性創造性
作為特大型采、選、冶、化、深加工聯合企業,金川集團一度面臨發展困局——經營機制不健全、內生動力不足、經營活力不強。
脫“困”,唯有深化改革。自2015年起,金川集團持續推動企業內部人事、勞動、分配制度等三項制度改革向縱深推進,實行市場化勞動用工,打破“鐵飯碗”,員工能進能出;實行經理層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管理人員能上能下;實行市場化薪酬分配,收入能增能減。
金川集團銅貴有限公司成立之初,內設機構達34個,機關職能人員占比較多,機構重疊、權責脫節導致效率低下,連年虧損。“我們的機構精簡比例達50%,實現產供銷一體化管理、高效運行。”公司總經理高俊興說,2023年公司營業收入771.06億元。
2020年,金川集團在6家子公司試行董事會選聘經理層成員機制,將薪酬水平與業績掛鉤。傳統“身份管理”轉向市場化“崗位管理”,如今這一機制已在69家子公司全面鋪開。
金川集團鎳鈷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府說,公司采取多項措施激發員工積極性創造性,參與從生產到銷售的各環節,“人人都是經營者,干勁十足。”
通過內部改革,金川集團發展活力不斷增強,今年上半年完成營業收入2064億元,同比增加226億元。
突破關鍵技術,以科技創新引領企業發展
進入金川集團龍首礦,記者坐車穿過“之”字形長廊,駛向長1300米、寬700米、深逾310米的礦脈腹地。
龍首礦富含鎳礦,伴生有銅、鉑、鈷等18種有色和稀有金屬。這座伴生礦山,面臨不小的開采和冶煉挑戰。以西二采區為例,超90%的礦石為貧礦或低品位礦石。
貧礦怎么采?
金川集團先后突破“高氧化鎂難處理鎳礦石高效選礦技術”“復雜鎳原料生產高品質鎳鹽技術”等關鍵技術難題,使金川鎳的最低可采工業品位由0.5%降至0.3%,實現廢礦資源化利用。
“集團已構建起‘專業化研究機構—生產經營單位—廣大一線員工’的三層級科技創新組織體系。”金川集團科技與數字化部副總經理陳大林說,2013年以來,集團純研發投入年均增長率達到32.6%。截至目前,金川集團產學研攻關合作單位數量達68個。
“4N5”高純無氧銅板材,是國產醫用重離子加速器的關鍵材料,長期依靠進口。“去年,我們聯合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蘭州大學等單位,合力攻克關鍵技術難題,實現國產替代進口。”金川集團精密銅材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艷風說。
攻克羰化冶金工藝系列核心技術與工程化難題,打破國外技術封鎖;獨家“智”造的銅鎳合金無縫白銅管,突破我國海洋裝備制造等領域的技術難點……10年來,金川集團累計取得800多項科技創新成果。
推進數智賦能,生產全過程降本增效
輕點按鍵發出指令,電機車自動完成放礦、拉運、卸礦等工序。在龍首礦智能車間,礦區電機車的運行實現了“人車分離”。
乘“數”而上。借助5G、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技術,金川集團深入推進數字技術與產業融合創新,加快數字化轉型。
走進選礦廠一選礦車間的“5G+”智能樣板間,值班員通過主控室語音交互機器人“小金”,可對磨礦、浮選指標生產區域進行檢查、監測,并根據大數據智能化研判現場生產情況,準確給予指令。
“‘5G+’智能樣板間是行業首套智能操控破碎系統。”金川集團鎳鈷有限公司選礦廠廠長謝杰說,這改變了以人工為主的傳統作業方式,避免作業人員與粉塵、噪聲的直接接觸。作業效率大幅度提升,每班作業人數由原來的17人減為現在的5人,實現生產全過程降本增效。
從地下礦井,到選礦廠房,再到成品包裝的生產線,在金川集團生產一線,數智化改造隨處可見。
金川集團鎳鹽有限公司利用“金川數智”平臺對生產線進行設計優化,實現全流程數字化生產;金川集團銅貴有限公司突破精礦倉卸料、倒料及上料的無人化智能作業技術,實現“有色金屬冶煉過程中智能行車自動抓取料”……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推動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增強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競爭力’,堅定了我們進一步深化改革的決心。目前,集團正通過推進數字孿生、人工智能、5G、虛擬現實等新技術在制造環節的深度應用,打造‘5G+工業互聯網’發展升級版,不斷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和競爭力。”金川集團主要負責人說。
原標題:深化內部改革、加強科技創新、推進數智賦能
金川集團聚焦主業提升競爭力(走企業,看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