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tv在线观看,精品国产污污免费网站Av,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五月天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人民論壇網·國家治理網> 人民智庫> 正文

灤平縣紅旗鎮橋頭村:村里的日子有了奔頭

了解鐵礦開采、與種植戶聊天,看望養老院老人,走訪村醫療室、超市、快遞站,與村里網格員李翠平大姐成為“親戚”······15天的駐村生活短暫而充實,這段日子里,治理小編切身感受到鄉村可喜的變化,難忘李姐那句“日子一天比一天有奔頭,生活一年比一年有收獲”。下面請跟隨鏡頭,一起來看橋頭村的新風貌吧。

鏡頭一

工廠-01

現如今,村里的就業機會多了,農民的錢包鼓了。據當地干部介紹,村里現有護林員、保潔員、巡河員、網格員等崗位32個,礦業企業吸納231人就業,綠色建材加工企業新增就業崗位35個……

此外,村集體通過將大片土地流轉給種植大戶,每年每畝地能收入500元,農民去種植戶那里除草、打藥、采摘,一天的工錢是100元,一年能增收2萬元左右。走進麒麟瓜種植大棚,正在忙碌的村民們笑著說,“在這兒好賴也能掙不少”。

“咱們村的人,都不愿在家閑著。”李姐舉例說,56歲的趙文玉在礦上幫忙,不僅照顧了一家老小,每個月還能掙4000元;58歲的陳花銀自己養的兩頭牛,生了2只牛犢,小牛犢賣了7000元;51歲的李桂芳是村里的兼職網格員,一年能額外增收3000元。現在,村里的就業渠道拓寬了,群眾在家門口增收的愿望也實現了。

鏡頭二

摘梨-01

在紅旗鎮林下經濟試驗示范基地,樹上的梨果和樹下的蒼術長勢喜人。“今年比往年好多了!”看著梨樹枝上擠著的果子,凱佳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楊士紅笑了。2016年楊士紅返鄉創業,因為缺乏農業管理技術,一直沒見到回頭錢,他調侃自己“得虧心大,心眼兒小鬧不成這些事”。后來,在市里、縣里的組織幫助下,楊士紅多次前往外地培訓,學習先進的農業技術。今年,中國農業大學李天忠教授團隊研發的中農酥梨、中農秋梨等新品種被種在了這片示范基地,楊士紅自豪地說,“新品種放在咱這試驗,主要還是相信咱的技術。”

去年,在國家大力發展林下經濟的政策支持下,楊士紅算起了梨樹下的經濟賬,前往全國最大的中藥材專業市場之一的安國中藥材專業市場實地考察和學習當地的蒼術套種技術。如今,紅旗鎮林下經濟試驗示范基地已種植梨樹3萬株,林下套種蒼術450畝。

鏡頭三

鄉村-01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也是鄉村振興的重點任務。今年以來,橋頭村在村“兩委”的帶動下,村民積極參與,共清理35處生活、建筑垃圾堆放點,2處旱河河道,6處亂堆亂放,共計清理252立方米垃圾。“村里弄干凈了,住著才舒坦。”橋頭村黨支部書記冀海洋說,我們將繼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治理,爭取讓橋頭村更美麗更宜居。

老戲臺子下的小廣場翻新了,裊裊炊煙升起,小廣場上滿是孩子的歡聲笑語;從主干道進村子的陡坡修平了,開車回村再也不用怕翻車了。村里的基礎設施完善了,相對應的風氣也和美了。漫步在村子中,隨處可見很多人家的門旁掛著“文明家庭”“美麗庭院”“星級文明戶”。比風氣,講文明,在這里已蔚然成風。

責任編輯:張宏莉
  • <dfn id="3kwm1"></dfn>
    <dfn id="3kwm1"><div id="3kwm1"><label id="3kwm1"></label></div></dfn>

      <abbr id="3kwm1"></abbr>

      1. <menu id="3kwm1"><nobr id="3kwm1"></nobr></menu>